第11章 胡惟庸挑拨离间(1 / 1)
朱标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元璋,一字一顿道:“而是……有人蓄意谋害!”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凝滞。
朱元璋原本就紧绷的面容,此刻更是阴云密布。
他霍然起身,龙目圆睁,凌厉的目光如刀锋般扫向朱标,冷笑道:
“谋害?标儿,你贵为太子,谁敢谋害于你?莫不是你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以至于草木皆兵?”
朱标心中一凛,父皇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
看来今日之事,绝非表面上看起来这般简单。
“父皇明鉴,儿臣自幼受您教诲,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平日里更是谨言慎行,从不敢有丝毫逾越,又怎会做出亏心之事?”
朱标不卑不亢地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和不解。
“哼,你倒是会说!”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并不相信朱标的解释:
“你近来推行的那些新政,大肆笼络人心,真当朕老眼昏花,看不出来吗?”
朱标闻言,心头一震。
他明白,父皇这是怀疑他意图谋反。
他推行新政,改革弊政,为的是天下百姓,为的是大明江山稳固,从未想过要借此谋取私利。
“父皇,儿臣一片赤诚,天地可鉴!那些新政,皆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福祉,绝无半点私心!”
朱标急切地想要解释,却被朱元璋不耐烦地打断。
“够了!你休要再狡辩!朕今日便将话撂在这里,你若再敢……”朱元璋怒火冲冲,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朱标的鼻子,厉声喝道。
“够了!你休要再狡辩!朕今日便将话撂在这里,你若再敢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就别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朱元璋怒火冲冲,猛地拍案而起,指着朱标的鼻子,厉声喝道。
朱标身形一颤,父皇的震怒让他如坠冰窟。
他想要解释,想要辩解,可是看着父皇那双充满怒火和怀疑的眼睛,所有的话语都堵在喉咙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陛下息怒!”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胡惟庸站了出来,他先是朝朱元璋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缓缓开口道:
“太子殿下仁慈宽厚,心系百姓,这是我大明之福啊,只是……”
他故意拉长了尾音,目光在朱标和朱元璋之间来回打量,最后才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
“只是太子殿下推行新政,锐意改革,固然是好事,但也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起朝野动荡。”
“微臣以为,太子殿下还是应该以稳妥为主,循序渐进,方为上策啊。”
胡惟庸这番话看似是在劝解,实则句句诛心。
他将朱标遇刺一事归咎于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暗示朱标锋芒太露,行事过于激进,暗中挑拨着朱元璋本就对朱标心存不满的情绪。
果然,朱元璋听完胡惟庸的话后,脸色更加阴沉,看向朱标的眼神也愈发凌厉。
他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失望和警告:“胡相国的话,你听明白了吗?朕希望你能好好反省反省,不要再让朕失望!”
朱标心中一片苦涩,他知道,今日之事,无论他如何解释,都无法消除父皇心中的疑虑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满腹的委屈和愤懑强压下去,跪倒在地,沉声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痛改前非,不负父皇期望!”
朱元璋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朱标一眼,然后便拂袖而去,留下朱标和胡惟庸二人在空荡荡的御书房中。
“太子殿下,老臣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
胡惟庸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标一眼,然后转身离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朱标独自跪在地上,身影萧瑟,落寞。
他抬头望着空荡荡的龙椅,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一片赤诚,换来的却是父皇如此深的猜忌和怀疑。
常遇春站在一旁,从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但他那复杂的眼神,却让朱标感到阵阵心寒……
常遇春一言不发,如同御书房里的一尊雕像,只是那眉头紧锁,目光闪烁,显示着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朱标望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昔日并肩作战的画面仿佛还在眼前,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冰冷的沉默。
“常将军……”朱标试图开口,想要从这位昔日战友脸上找到一丝支持,然而常遇春只是微微侧身,避开了他的目光。
那无声的拒绝,如同利刃般刺痛了朱标的心。
“难道连你也认为,是我…自导自演了这场刺杀?”朱标的声音苦涩,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常遇春叹了口气,终于开口,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明显的保留和迟疑:
“殿下,陛下也是为了您好,您推行新政,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
“可我真的是被人陷害的!”朱标猛地站起身,语气激动,“若不是为了自保,我又怎会在大街上与刺客搏斗,置自己于险地?”
“那刺客是谁?可有留下什么线索?”常遇春追问道,语气中带了一丝探究。
“他…他临死前,说……”朱标犹豫了片刻,他知道接下来的话会更加难以取信于人,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说了什么?”朱元璋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知何时,他已经去而复返,站在御书房门口,将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朱标深吸一口气,像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缓缓说道:“他说……是…是胡惟庸指使他,目的是…嫁祸于我。”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朱标的脸,仿佛要将他看穿。
许久,朱元璋才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嘲讽:
“荒唐!胡相国乃三朝元老,忠心耿耿,又岂会做出这等事来?你编造谎言也要有个限度!”
朱标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这番话非但没有洗清嫌疑,反而加深了父皇对自己的怀疑。
他抬头望向朱元璋,眼中充满了悲伤和绝望,他知道,自己和父皇之间,隔着的已不仅仅是君臣之礼,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来人,”朱元璋突然转身,对着门外高声喝道,“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冰冷无情,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朱标的心头,让他感到窒息。
朱标失魂落魄地从御书房走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却驱不散他心头弥漫的寒意。
父亲的怀疑,常遇春的沉默,都像是一块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明白,自己陷入了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而这陷阱的背后,是朝堂之上汹涌的暗流。
“殿下……”身后传来一个小太监怯生生的声音,朱标回过头,看见一张稚嫩而担忧的脸。
“怎么了?”
“陛下…陛下他……”小太监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朱标心中一紧,他知道,父亲定然不会轻易放过此事,只是不知,他又会如何处置自己?
“说吧,父皇他怎么了?”朱标努力使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但那微微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
“陛下…陛下他下旨,将…将您禁足东宫,没有他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小太监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不敢去看朱标的脸色。
朱标苦笑一声,这结果,他不是没有预料到,只是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心中还是难免一阵苦涩。
禁足东宫,意味着他将彻底失去与外界联系的机会,那些支持他的人,也将失去他的庇护,任人宰割。
他抬头望向天边那最后一丝残阳,心中暗暗发誓,他绝不会坐以待毙!刺客临死前的指控,虽然难以取信于人,但却成了他唯一的线索。
他必须尽快查清真相,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夜幕降临,东宫被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守卫森严,气氛压抑。朱标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想要暗中调查,难如登天。
“殿下,”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声音低沉而熟悉。
朱标心中一动,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查到什么了?”
“回殿下,刺客来自城南的‘听风楼’……”黑影单膝跪地,语气恭敬。
“听风楼……”朱标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印象,那是……
“备马,我要去‘听风楼’。”朱标没有丝毫犹豫,语气坚定。
“殿下,不可啊!”黑影猛然抬头,语气急切,“陛下刚刚下旨将您禁足,您现在出去,万一被人发现……”
“顾不了那么多了!”朱标打断他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有些事情,我必须亲自去确认!”
他没有带太多人,只身一人,策马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句话在风中回荡:“如果我天亮之前没有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