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加害谋反罪名(1 / 1)

加入书签

夜深人静,太子东宫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朱标背对着房间,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出来吧,我知道你在。”

话音刚落,一个窈窕的身影从暗处闪出,正是何嫣。

她一身黑衣,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只是眉宇间带着一抹化不开的担忧,“殿下,发生什么事了?为何会被锦衣卫监视?”

朱标转过身,深邃的眸子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我被诬陷谋反,父皇已经派人抄了李善长的府邸,恐怕……”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何嫣闻言,心中一惊。

她虽然行走江湖多年,但也明白谋反是何等重罪,更何况牵扯到太子和开国元勋,这背后的水究竟有多深,难以想象。

“殿下可知是谁在背后陷害?”

朱标摇摇头,他这几天一直在回想,却始终想不出自己究竟得罪了谁。

“我毫无头绪,如今东宫被封锁,我如同瓮中之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何嫣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殿下放心,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江湖人脉尚有一些,可以替殿下打探消息,查清真相。”

朱标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了:“那就有劳你了,一切小心。”

次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慎就惹祸上身。

朱标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却感觉无数道目光像利剑一样刺向自己,其中有怀疑、有鄙夷,甚至还有幸灾乐祸。

“太子,你还有什么话说?”李文忠指着朱标,义愤填膺地喊道:

“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简直罪不容诛!”

李善长也站了出来,老谋深算的他虽然没有像李文忠那样情绪激动,但语气中也充满了痛心疾首。

“太子殿下,老臣追随皇上打天下时,你还在襁褓之中,如今你竟做出这等事,置皇上于何地,置我大明江山于何地啊!”

面对众人的指责,朱标心中虽然愤怒,但却保持着冷静。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诸位大人,我从未想过谋反,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

“陷害?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李文忠怒喝道。

朱标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现代学习的法律知识,开始用逻辑分析此事。

“证据?请问是什么证据?是谁提供的?这些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有没有经过核实?”

他一连串的反问,让李文忠一时语塞。

朱标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恳请您明察秋毫,还儿臣一个清白!”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看不出喜怒。

他虽然疼爱这个儿子,但事关皇位和江山社稷,他不得不谨慎对待:“标儿,你真的没有做过?”

“父皇,儿臣如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朱标跪倒在地,语气坚定。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刘伯温站了出来,“皇上……”

刘伯温向朱元璋躬身一拜,缓缓说道:“皇上,太子殿下素来仁厚,断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老臣以为,此事疑点颇多,还需仔细查证,切不可冤枉了好人啊。”

朱元璋眉头紧锁,他何尝不知此事蹊跷,但证据确凿,他又不得不怀疑。“刘爱卿,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皇上请看,”刘伯温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了上去,“这是锦衣卫搜查李善长府邸时找到的所谓‘谋反证据’,老臣仔细看过,发现其中有不少漏洞。”

他指着其中一处,说道:

“这封信据说是太子写给李善长的,信中言辞恳切,许诺事成之后封李善长为太师,但老臣仔细看过这字迹,虽与太子笔迹相似,却少了几分神韵,显然是有人刻意模仿。”

朱元璋接过奏折,仔细端详,越看脸色越难看。

他虽不识字,但多年来批阅奏折,对字迹的辨认也颇有心得,这封信的字迹的确有些问题。

“还有这枚玉佩,”刘伯温指着另一处,“说是太子送给李善长的信物,但老臣记得,这玉佩分明是皇上您多年前赏赐给太子的,太子一向珍爱,怎会轻易送人?”

朱元璋闻言,心中更加疑惑。

他看向朱标,沉声问道:“标儿,你可有话要说?”

朱标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于是强忍着激动,沉着应对:“父皇,儿臣冤枉!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请父皇明察!”

朱元璋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头答应:“好,朕就再给你一次机会,来人,重新彻查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躲在暗处的朱棣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慌乱起来。

他没想到朱标在如此绝境之下还能如此冷静,更没想到刘伯温会站出来替他说话。

“该死!”朱棣低声咒骂了一句,“来人,传令下去,继续给孤制造麻烦,决不能让朱标翻身!”

暗流涌动,朱标虽然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必须尽快找到幕后黑手,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此时,一直在暗中观察的蓝玉,看到朱标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心中暗暗佩服。

他本就对朱标的才能颇为欣赏,如今看到他身处困境,却依然不卑不亢,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