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此人竟有萧何之才【新书求一切】(1 / 1)
听到这话,朱标再也不隐藏身形。大踏步的转过了书架,向这两人走去。
看到有一个陌生的年轻官员走了过来,窦澈和张老道下意识的止住了话头。站起身,警惕的看向来人。
甚至于窦澈还把刚才吃饭的筷子反握在了手中,警惕的看着朱标。
生怕刚才,朱标听到了什么不该听到的东西。
感觉到了两人的排外和警惕之后,朱标呵呵一笑,站在几步远的位置,冲着两人拱手。
“两位请了。”
“在下太子府府丞朱然,听闻两位大人正在高谈阔论,一时心情激动。前来拜会一下高足。”
“还请两位恕罪。”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看到朱标这样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窦澈和张老道脸上的警惕之色也悄然消散。
两人暗自里交换了一个眼神,窦澈会意,脸上突然绽放了一个笑容,上前几步,亲切的拉住朱标的手臂问道:
“哈哈,朱大人客气了,我们只不过是闲谈而已。大言不惭评论朝政,倒是让朱大人见笑了。”
“在下一时言语无状,还请朱兄多多宽容。”
一边介绍着自己和张老道,窦澈一边观察着朱标的脸色。
对于刚才他们褒贬时政的事情,窦澈实际上并不在意。
他和张老道本身就不是什么正经官员。
但是他们刚才说的那一句话捅到朱元璋那里,老朱也不过是一笑过之。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面前的指标,到底有没有听到他们想要逃离金陵的这件事。
而窦澈的这一番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打量,自然没有逃得过朱标的法眼。
这也正合他的心意,于是朱标笑了笑,主动拉着窦澈的手臂来到了他们刚才的位置,就地坐下之后,大手一挥说道:
“不瞒两位,刚才窦兄所言,在下引以为真理!”
“现如今的朝堂之上,前元风气弥漫,实在是为祸之端!”
“长此以往下去,大明之乱不远矣。”
朱标说出这番话来,窦澈和张老道的脸色立马好看了很多。
至少现在大家都是对大明现状不满的人,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去举报谁。
一时间,几人之间的关系,肉眼可见的融洽了起来,而这正是朱标想要的。
寒暄了几句之后,朱标趁热打铁的开口问道:
“窦兄,你刚才所说有关户籍制度的事情,在下不才,有几点疑问。”
“现在大明的户籍并不禁止匠户军户读书科举,为什么你刚才会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样的话?”
“只要一家当中有一个立志科举的,照样可以读书入仕,不至于被户籍所影响啊?”
当朱标问出这句话来之后,窦澈和张老道对视一眼,却是呵呵笑了起来。
朱标一脸不明所以,正想继续追问,便听到窦澈乐呵呵地反问道:
“朱兄家境一定不错吧?”
朱标尴尬的挠了挠额头:
“呃……是,家父当年虽说也苦过,但是我生下之后,家境已经改善了。”
窦澈笑着点点头:“这就对了,朱兄家境殷实,自然不知道现如今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朱兄啊,读书科举,不是仅仅嘴上一说那么简单。”
“就用最典型的军户来举例,朱兄觉得现在我大明士兵,每月的军饷如何?”
“足够一家五口之用,就连我大名的一些官员,收入都不及我大明军士!”
朱标回答的斩钉截铁,现如今的大明,还不是明朝晚期军备废弃的疲态。
说是虎狼之军,一点都不过分。
窦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既然朱兄知道的如此清楚,自然知道我大明的军户制度,每一户必须提供一个成年男子从军作战,其余子女可自行就业,是也不是?”
朱标疑惑的答道:“自是如此,但即使是这样,军士们吃住都在军营,把军饷寄回家中,怎么可能供不出来一个读书人呢?”
“哈哈——哈哈哈——”
朱标此言一问出口,旁边的张老道顿时笑着趴在了地上。
窦澈无语的看了一眼,旁边一抽一抽硬憋着笑的张老道,转头看一下脸色已经漆黑如锅底的朱标。
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说的只不过是理想状态,也是现如今朝堂上兖兖诸公的想法,但是政策实际落地,却和你们所想的是天差地别。”
说着,窦澈脸色一肃,看向朱标说道:
“现如今我大明四处征战,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发军饷的时候自己再哪,对吧?”
“对。”
朱标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而窦澈则是如同连珠炮般的继续说道:
“既然不知道在哪,那么也不存在找固定的人帮忙托运军饷,到时候天南海北,寄军饷回家没有损耗吗?”
“何况大明现在四处为战,假设一个军户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征战,根据政策,家里必须预留出来一人,随时顶替,可能阵亡的儿子进入军队。”
“那么这个老军户的儿子是不是需要进行训练?总不可能让一个老人把手无缚鸡之力,从来没有经过训练的儿子送上战场等死吧?”
“到时候一旦恶讯传来,当地的官员可不会管你的儿子有没有受过训练,当时便要上战场,哪个当父亲的会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就这样上去送死?”
“我大明可不是府兵制,没有口分田一说。就算这一家有十几二十亩薄田,再需要供给至少一个儿子训练战场厮杀能力的前提下,又怎么可能有余力,再供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出来?”
看着,为自己这番话说的呆若木鸡,呆愣愣坐在原地的朱标。
窦澈举起旁边早已经凉透了的茶水,慢悠悠地补充道:
“这还只是理想状态,军队内部清明,路上驿站通达的情况。”
“怎么谁又敢说一个士兵的军饷能够足额的发放下来,谁又敢说他们每个月的粮饷,真的能够送到家人手里,哪怕八成?”
“喝兵血,可不仅仅是前元的专利。”
【新书发布,小作者撒泼打滚求鲜花评价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