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谋天下者,从不惜己身(1 / 1)
随着在全国各地取消活人祭祀、殉葬以及奴隶制。
越来越多的,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感受到了这项政治决定的好处。
从此,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权贵当成祭祀品。
也不会担心,在某些权贵死后,自己会沦落为殉葬者。
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有朝一日会沦落成为奴隶。
他们由衷的感谢着赵长青。
当然,大商境内的不少权贵,此刻都已将他恨之入骨。
徐州境内。
一处豪华的宅院里。
当地最有名望的一些世家商贾,齐聚于此。
正在商讨着近日局势,
“原本以为,待到我们这里推行所谓的土地国有化时,我们可以利用掌握的一切资源,去反抗朝廷。”
“但是时至如今,我才明白,这个想法有多么可笑,如今原本掌握在我们手里的资源,已经被朝廷瓜分了去。”
“朝廷,再也不需要我们这些商贾了。”
“这一切,都要怪那个赵长青,害得老子连玩弄奴隶的机会都没了!”
“那些寻常百姓,能吃饱饭,就已是我等施舍,赵长青却妄图要让他们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摆明了,就是要与我等作对啊!”
“...”
他们忍不住发出各种牢骚。
可时至如今。
朝廷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各种稀缺资源。
换句话说,他们对于朝廷,将不在构成任何威胁。
所以,朝廷自然也不用去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他们就只能在背地里,不止一遍的咒骂起赵长青。
但随着一系列政治举措的颁布。
使如今大商国运日益强盛。
连带着赵长青都被强大国运护体。
别说是他们的咒骂,即使是神明,如今都不敢向赵长青动起兵戈。
-
朝歌城。
闻仲返回此处。
子受亲自接见,并且在朝殿中摆了三日宴席款待闻仲。
事后。
一众老臣,例如比干、商容等,都来到了闻仲府上,聊起当前时事。
先是那些老臣们,向闻仲表示恭贺:
“太师,如今官制已经改革,您已贵为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今后少不了您对我等多多提携。”
“太师如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见,大王还是很重用太师的,不像我等,无玄术傍身,已是年老昏聩,注定成不了事了。”
“...”
他们大都是调侃。
不然,已位极人臣的他们,还何须闻仲提携?
听到这些声音,闻仲顿时抚须笑道:“说起来,老夫能成为丞相这事,还多亏了文侯。”
闻声,比干问道:“太师可去见过那位赵先生了?”
闻仲摇了摇头。
比干又问:“太师认为,赵先生此人如何?”
闻仲直言道:“再来朝歌路上,吾已听说了有关他的许多传闻。”
“扫黑反腐,取消活人祭等...算是开创了古今未有之壮举。”
“以老夫来看,此人可为当世之大贤也!”
听到他对赵长青的评价,这几位老臣,竟是没有丝毫意外。
比干点了点头,正色道:“太师所言不错,吾总有一种预感,这赵长青,会将我大商,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商容心怀忧虑道:“今日就咱老哥几个在,有些话,便就敞开了说了。”
“赵长青所说的一些政策,虽然是有利于我大商的发展。”
“可是,也为他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敌人以及威胁。”
“此子若在,则可保证我大商昌盛百年,此子若有失,不仅是我大商的损失,更是我人族的损失啊!”
想要改革,必不可免的,就会得罪一些人。
其实赵长青早就做好心里打算了。
但是,得罪人,总比死于封神量劫要强吧?
想要让现在的大商,扛过今后的封神量劫,只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停地将国力提升上去。
所以,赵长青也别无选择,宁肯得罪一些人,也得让老百姓过上富强的生活,让他们都没有心思去造反。
“商大人的意思,老夫明白,商大人是觉得,那赵长青做事不计后果,不惜己命?”
比干问道。
商容颔首道:“正是此意,如果我是赵先生,会选择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去改革。”
比干笑道:“所以你,包括我在内,永远都无法成为像是赵先生那样的人物。”
在他们眼里看来,赵长青的智慧,早已超越了他们。
比干继续说道:“吾曾在赵先生那里,听到身为谋士的五个境界。”
“分别为谋己、谋人、谋国、谋天下。”
“你们认为,赵先生是属于那种人?”
此话一出,几人相继陷入沉默。
过了半晌,闻仲率先开口道:“以老夫来看,那赵长青,当属谋天下。”
“因为无论是他改革的官制,还是创造的造纸术印刷术,亦或他近日建议大王所作任何事情。”
“能使我大商富强的同时,也会让后世人族子弟深受其惠。”
“换句话说,他的每一条计策,每一项发明,都能够使我人族发展,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如此看来,他当为谋天下!”
商容等人陆续赞同他所言:
“没错,赵先生当为谋天下!”
“...”
比干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老夫也是这个想法。”
“在充分了解赵先生的为人后,一直有一句话,萦绕在老夫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谋天下者,从不惜己身,亦或者说,以赵先生这样的人物,从不屑在乎自身安危如何。”
“他想要的,是天下安,人族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