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县令(1 / 1)
二月间,从晋阳去往平遥的古道上,一支队伍迤逦而来。
此时北地的冬天还未彻底过去,北风依然在天空肆虐,吹的队伍中的旗帜烈烈作响,人们也都是缩手缩脚,尽量想让自己暖和些。
这支队伍很是臃肿,有着很长一串儿的驮车,驮马,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的牛羊,在队伍周遭,一队队的兵卒则护卫在队伍旁边,人喊马嘶,声音噪杂。
显然,这是一支运粮的队伍。
开春了,冰雪渐渐消融,天气虽还很冷,可比之深冬已经暖和了许多,从北边儿过来的粮队也一日多似一日。
从代州三郡,到绛郡的一路上,这样的队伍不知道有多少。
南边儿还在不停的打仗,北边儿却已经差不多彻底安定了下来,而这些粮队给沿路郡县村镇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青楼妓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酒楼,茶肆,粮铺等最基本的营生也逐步出现,让这些饱受战祸蹂躏的地方恢复了些许的活力。
这种繁荣到底有几分真实,几分虚假,没多少人去在意,普通百姓只知道安定的生活正在靠近他们而已。
平遥县从往来运送粮草辎重的队伍身上无疑受益良多,荒无人烟的景象很快就成为了过去。
平遥县如今可以说是并州境内府兵人家最多的一个县,数万唐军降卒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大部分都是晋人。
还有一些是吕梁山上的流民,有的听说战乱已过,便急急的回到了家乡,有的则是被官兵捉住,送到了平遥县。
另外一些人则来自晋阳,他们对土地山林的热情比其他各类人等都要高涨,他们一旦来到,便占据了许多的良田和山林,顺便也让穷的叮当响的县城库房有了一些积蓄,同时也稍微缓解了平遥县的粮食压力。
在去年,西河郡太守张云智到任后颁下了很多政令,重新记录户籍,分发田亩,并严令各县分发田亩后,立即翻耕土地,以便来年耕种。
同时也还要召集百姓修建村庄,房屋,修缮城池,沟渠等等,可以说,去年下半年整个西河郡上下都忙碌成了一团儿。
要说大业末年到如今,晋地哪里受创最重,那肯定是代州无疑,作为边地,内外交困之下,最终代州由鼎盛时的百多万人口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多些,之后幽州之民迁入,稍有缓解。
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邑,雁门等地,都不会改变男少女多的社会结构,而这里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除了代州三郡外,受到税赋,劳役,战争影响最大的就数西河郡了,位于并州侧后的它不是受创于外敌,而是内战。
大业年间的各种苛捐杂税和永无休止的劳役就不提了,李破和李唐的战争以及隋末匪患弄的西河郡几乎是十室九空,比代州三郡也没强到哪里去。
可能唯一比代州要强的多的地方在于,他有着许多肥沃的耕地,水源也不缺,山林资源更为丰富,所以也就让更多的流民得以存活了下来,而他要是恢复起来,比代州也要快的多。
以平遥县为例,只过去半载有余,人口便增加了不少。
流民们拖家带口来到这里,开始辛勤耕耘,被俘的唐军士卒渐渐也安下心来,在这里忙碌的建设新的家园,到了去岁秋末,很多人都送信给家中的妻儿老小,让他们来平遥安居。
到了这一年的二月,平遥县基本已经形成了以府兵人家为主,其他各色人等为辅的人口结构。
郡守张云智终于算是稍微松了口气下来,开始按照并代两州的路数儿,仔细的建起了他的郡守府。
要说西河郡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完善各级官吏组成,恢复官职体系以及律法约束等,其实并不算费劲儿。
接下来这一年张云智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就是春耕,接下来还要花大力气继续剿匪。
张云智很年轻,才干上也不无太多亮点。
可在西河郡太守的位置上,却表现的非常称职,显然,在娄烦任上的从政经历,让他得益良多,也非常清楚总管府的治政意图。
所以他的全部精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恢复民生这一件事情上面,而且在一片空白的纸面上作画,也很容易得出不错的政绩。
于是,年初的时候,他得到了总管府的赞赏,让张云智欣喜若狂的是,他能够隐约得出结论,当那位称王之时,他这个西河郡太守很可能会有爵位加身。
这会让他在晋阳张氏年轻子弟里面更为凸显出来,丰厚的回报让张云智写了很长一封书信给总管府回了过去,除了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外,还加上了一些他对西河郡的规划,雀跃之情可谓是跃然纸上。
………………………………
迎接这支运粮队伍的是新任平遥县令刘朝宗,这位县令上任没几天,蔫蔫巴巴的还远未恢复襄阳刘氏子弟的风采。
北方的天气让他也很不适应,都开春许久了,竟然还这么冷,令他很是怀疑在这里多呆上几年的话,还能不能看到故乡的山水。
带着一群县衙属吏,眼巴巴的瞅着远方慢慢行来,拖的老长的队伍,此时他正有气无力的跟主簿叨咕着,“县城里的屋子也都该修修了,按照……惯例,你给算算大致能征多少人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