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解梦(二)(1 / 1)
寥寥数语,众人便都恍然。
“若是尧帝托梦于大王,并授大王以谤木……此天命归于吾主矣,实为大吉之兆啊,唯可虑者,尧帝或有言传于大王,只是神人相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迟迟未见动静,或有触怒神人之忧……”
这神神叨叨的,看的李破真想一刀砍过去,虽然这厮说的话都在按照他预设的剧本在走,但怎么瞧这厮怎么欠收拾,感觉就像看到当年那个施粥的圆润和尚一般。
可其他人都频频点头,觉着岑景仁通读经史,博闻强记,不愧为南人翘楚。
“这该是应在了大王还不曾称帝上面……”温彦博一锤定音,终于开始催促了起来,“还请大王赶紧选定国号,年号,臣等也好做其他准备。”
“是啊大王,称帝之后,大王坐拥西京,兵锋锐利,名正言顺,天下贤才必蜂拥而至,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杨恭仁终于开了口,他心情可不太好,回到阔别许久的西京长安,对于他们杨氏子弟而言本来是回到了家乡。
可关西众人对杨氏颇为仇视,有些人见到他时把吃惊都挂在了脸上,大概心里都在想,这厮怎么没死?竟然还给别人当了奴仆?
反正不管怎样一个说法,杨氏在关西都不受欢迎,可以说杨广把关西人给得罪惨了,凡弘农杨氏在京的人们,都缩起脑袋来很长一段时间了。
李渊下手可没怎么留情,不但杨侑退位之后暴毙于府中,很多杨氏中人在李渊为帝期间遭了戮害,不管是因为要讨好李渊,还是其他什么,杨氏中人都没落什么好果子。
等杨恭仁回来之后,在长安的杨氏成年男子,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
因杨侑无子,李渊还假模假样的给杨侑过继了一个族侄给杨侑当儿子,真真是把杨氏视作无物了。
好在也不全都是坏事,他的家眷在华阴老家,遂得保全,不然的话,杨恭仁非得跟陇西李氏拼一下,看看两家人最后哪个会断子绝孙。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杨氏如今在关西的名声是不用想了,杨广在位十几年,关西门阀子弟死的一摞一摞。
别说三征高句丽了,就说杨广出天山北巡的时候,大雪之中迷了路,关西子弟随侍在侧的可谓是死伤狼藉。
据说去了十几二十万人,回来的时候只有几千人,或有夸张,可也不算讹传。
所以说啊,不管杨恭仁做了多大的官,又怎样得汉王器重,短时间内都无法扭转杨氏在关西的名声。
王泽落在后面,看着挺稳重,“礼部早已准备周全,只等大王点头了。”
他入城之后首先要忙的就是这件事了,王氏在关西根基不深,可也不是没有友朋,像他们这样的大阀,只要耐心寻找,真的就能做到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不像苏亶那么没谱,呼朋引伴的来个衣锦还乡什么的戏码,王氏在他的带领之下是要在长安扎根的,而非是跟关西人炫耀什么。
而别的部衙也许会出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可礼部现在不会,因为只要稍微脑子有点数的人都晓得,汉王称帝就在眼前。
这种事情上一旦出了问题,不光自己脑袋保不住,怕是族人也要跟着遭殃,所以谁也不敢怠慢。
总的来说,和杨恭仁相反,王泽这个外来户的工作很顺利,唯一有点让王泽担忧的是,原礼部尚书是裴寂兼任。
裴寂这人深得李渊信任,同时也隐为太子李建成一党,在长安的政治斗争中掺和的极深,甚至和秦王李世民等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裴寂这人打仗那是真不成,其他也还稀松,只是他和李渊交情深厚,李渊常与左右说裴元真乃吾知己,汝等都不如裴元真知我。
这样的交情让裴寂几乎成了官场不倒翁,犯下多大的过错,也有皇帝给他撑着呢,那还害怕什么?
李渊对裴寂信任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李渊前两年要铸币,于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裴寂,任其自行铸造……宠信到如此地步,若非裴寂自己不争气,不然稍进一步,那一个权臣的位置总归逃不过。
当然了,已经发生了事情没有如果一说。
裴寂在李渊治下的官位是尚书右仆射,兼礼部尚书,封魏国公,几乎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边缘处,按照规矩,其实身上还应该加个大将军号,金紫光禄大夫什么的,那就齐活了。
可惜的是,汉王李定安攻入了长安,裴寂惶惶然闭门不出,等待命运的抉择。
王泽入主礼部不久,已经有几个人向他为裴寂求情,这说明什么?说明裴寂的人缘是真的不错。
可王泽绝对不会多嘴,裴寂何人也?河东裴氏子,搁十年前求到他王氏门前正对,裴王两家领晋地之风骚,守望相助,互为表里,那几乎就是一家人。
可李渊当了太原留守之后,一切就都变了,裴氏为在李渊面前邀功,把王氏算是给坑苦了,不然的话,王氏也不会那么坚决的投入到汉王李破的怀抱。
裴王两家至此结仇,几乎断了往来,而始作俑者,就是这位当年任职晋阳宫监的裴寂裴元真。
若非王氏方进西京,不欲多事,不然的话别说给裴元真求情了,王泽都能往死里按其一下。
而称帝大事在前,王泽更是全神贯注,不敢有一点怠慢,在之前已经和主掌太常寺的何稠商量了很多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