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关城门(1 / 1)
韩洋转头看向说话之人,发现是一壮汉,其身着一身褐色的囚服。
披散着头发,满脸的络腮胡子,看样貌似乎不像是什么好人,此人正盘腿坐在地上,单手托着下巴盯着自己看。
韩洋端详完此人,见他的样貌特别符合凶神恶煞这四个字的描述,便心里认怂,尴尬的笑着问道。
“哎呀,这位大哥,听你说话的意思似乎对这盔甲十分了解,你是曾经穿过吗?”
穿囚服之人听后,想了片刻,尴尬的一笑,说道。
“额,那倒没有,我曾被穿这种盔甲的人抓过,并且还一不小心将其中一人捅伤了。”
什么?没穿过这种盔甲,还将穿这种盔甲的人捅伤了?说明这盔甲完全就是摆设啊。
但韩洋又一想,能捅伤穿盔甲的军士,那这哥们儿肯定是有故事线啊,一颗沉寂许久的八卦之心被勾了起来。
韩洋大着胆子,谄笑着推了推那身穿囚服的大胡子,问道。
“哎,你叫什么名字?故事里你是因为什么被抓的?”
穿囚服之人虽然不明白故事是什么意思,但大概猜到韩洋的意思了,不就是想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抓吗?
“我姓刘,叫刘本分,看样子我比你年长一些,你就叫我刘大哥吧。”
“说起我被抓啊,那是相当没有道理啊,你听我跟你慢慢说啊。”
穿囚服之人看了眼韩洋,又看向空中,似乎是在想台词,又似乎是在追忆过去,片刻之后,才缓缓的开口说道。
“我和我的几个兄弟本来住在山里,都是些本本分分打劫过往商队的老实人,而且从不伤人性命,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将我们这些老实人给告官了。”
“后来,官府发兵来抓我们,对了,他们就是穿的这种盔甲,我还用尖刀扎伤了其中一人。”
穿囚服之人想起之前的幸福生活,又想到幸福生活被人打破了,便恨恨的说道。
韩洋一听他说的话,心说,这名字起的也太有戏剧性了,就这还本分?而且还理直气壮的打劫?
这编剧脑子进水了吧?虽然剧情很狗血,但韩洋还是听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盔甲不够结实。
被一把尖刀就轻松的刺穿了?可这也不合理啊,就算刺穿了,他又是如何知道这身盔甲质地的呢?
韩洋想起心中的疑惑,开口询问道。
“刘大哥,那你是—”
刘大哥打断韩洋的话,瞪了韩洋一眼,开口教训道。
“你别说话,我还没讲完呢,我讲完你再讲,要有礼数,懂吗?”
韩洋知道自己理亏,但是,就你也配讲礼数吗?打劫的山贼难道还会给被抢的人道歉吗?
虽是如此想,但韩洋还是十分识相的闭了嘴,毕竟对方的相貌还是极其凶狠的。
刘大哥望向天空,又陷入了回忆,缓缓的开口道。
“扎伤那人之后,我趁其虚弱并且离其他军士有些距离,便将他的盔甲脱下来穿在自己身上,并飞快的逃了。”
“没想到,追兵很快就追上来了,他们发射的弓箭根本就射不穿这身盔甲,后来,我因为体力不支,被他们捉到了。”
“我问他们这盔甲是用什么做的,他们告诉我是兽皮缝制的。”
“但你说,还有没有好人的活路了?我们也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又没杀人,只是随便抢点钱而已,怎么就进监牢了呢?”
韩洋心说,你这是什么歪理?不杀人便是行善或者不属于作恶吗?打劫难道就这么理所当然吗?
还有,这盔甲也太差劲了,尖刀就刺穿了?不过,弓箭射不穿,还算有些防御。
诶?不对啊,拍影视剧而已,我担心这些做什么?也太入戏了。
韩洋不想破坏剧情,看向那刘大哥,问道。
“刘大哥,那你上城墙御敌,是县令许了你什么好处吗?”
“啊,有,县令说了,守住城池,少坐十年牢。”
“击退蛮人,再少坐五年,当然了,如果罪责不够十五年,多出的年份一年可换百两银子。”
刘大哥点点头,笑着拍了拍韩洋的肩膀,显然是韩洋的问话问到他的心坎里了。
韩洋一听,这是下了血本了啊,连这种人都可能随时刑满释放,这编剧你就不能编的靠谱点吗?
韩洋八卦的心又被勾起来了,笑着问道。
“这么丰厚的奖励啊,那打退蛮人之后,刘大哥你打算怎么过?”
刘大哥叹口气,抿着嘴,抬头望天,缓缓的说道。
“还能怎么过?打退蛮人之后接着在牢里过呗。”
韩洋一听,眼前之人是这种结局自己就放心了,像这种善恶不分并且恶事做尽的人,能不放出来就别放出来霍霍人了。
正在这时,城墙上的鼓声大作,韩洋记得之前安排自己的军士曾交代听鼓声行事。
韩洋急忙起身,扶着城墙向城外望去,只见无数百姓携家带口,背着大包小裹跑向这座城,他们的身后有身穿衙役着装的人,也有穿韩洋这种盔甲的军士。
韩洋大概数了数,人数足有千人之多,这电影或者电视剧是大手笔大制作啊。
韩洋忽然想起来,百姓入城,那之后的剧情应该是御敌了。
对了,我还没穿盔甲呢,就算做一名群演我也要做一名有责任心的群演。
想到这里,韩洋急忙转身,匆匆穿上地上的盔甲。
韩洋穿好盔甲重新站在城头之时,憧憬的大军围城并未上演,只有百姓还在向城内涌来。
韩洋失望的坐了下来,没多久,第二次鼓声响起。
韩洋激动的再次站立起来,并向城外望去。
城外空无一人,远处只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而已,并未看见任何一个人的身影。
韩洋心中疑惑,这两通鼓敲的有何意义?
韩洋正疑惑间,第三通鼓敲了起来,韩洋听见城门被拉动,木头与木头之间发出‘吱吱呀呀’摩擦的巨大声响。
其实,是韩洋不知道。
第一通鼓,是提醒守城门的军士,进城的人多,小心踩踏事故。
第二通鼓,是通知军士留意,百姓大部分已经入城,留意敌情。
第三通鼓,是通知守城门的军士可以关闭城门了。
韩洋从期待看见刺激的攻城大场面到什么也没看见的失望,只是经历了一个下午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