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长远的生意(1 / 1)

加入书签

这算是他重生后获得的第一笔真正的收入。

原本前天就该有这笔收入,但是被该死的张中平抢去了。

张中平个死王八,你还欠老子三百块钱呢!

杨帆一边往客运站走一边咬牙切齿诅咒张中平吃饭噎死,出门摔倒摔死,某物件站不起来他老婆给他戴绿帽子...

正胡思乱想呢,就看见一个四五十岁的人骑着一辆倒骑驴三轮车从他后面追了上来。

杨帆大喜过望,就喊住了对方给了对方。

“大叔!给你一块钱给我送到客运站行不行?”

从杨帆所在的位置到客运站也就四五百米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当捎脚赚一块钱,傻瓜才会拒绝。

“上车!”车主是一个骑着三轮车到处捡破烂卖钱的残疾人,一点没犹豫就让杨帆上了车。

在三轮车上杨帆和这俩三轮车的拥有者东拉西扯,等到了客运站的时候双方就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

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车主到客运站来给杨帆接站,负责把杨帆的货送城里几个饭店,杨帆会给对方两块钱的报酬。

对方满口答应。

充其量就一里地的距离,前后十几分钟就能白捡两块钱,关键是还风雨不误,天天都有。

这样这个活计的收入就可观了,还不耽误他干其他的,他没拒绝的理由。

有了交通运输工具,杨帆的带货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利润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天天花两块钱运费算什么。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杨帆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这个时间点上山采蘑菇的人应该开始往回走了,他也就没有去山上,而是在村西头看着那一溜小推车蜿蜒而来。

经过一天的适应,第二天采蘑菇队的收获比昨天又有了质的提高,他们今天平均每人采了大约四百斤蘑菇回来。

小寡妇辛腊梅也没少采,拉着一车蘑菇回来了,小脸红扑扑地精神状态相当的好。

看的杨帆都想在她脸蛋上咬一口。

她家在村最北头住,杨帆看她拉着车费劲的样子,就帮她把小车推回家。

“腊梅姐!少有哥已经走了,你这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也不是个事儿呀!这还有最少五十年的人生,你总不能一个人往下走吧,就没想再找一个?”一边拉车杨帆一边有目的的闲扯。

“哪有那么容易找的,根本就没合适的。”

这一时期是典型的男少女多,那些姑娘都不一定敢保证把自己嫁出去,她一个小寡妇就更不容易了。

“就没有追求你的?”

“没...没有。”辛腊梅的回答有些吞吞吐吐。

“就凭你的模样会没人追求?姐你说话太不诚实了。”

这回辛腊梅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这证明那封假借葛国辉名义的情书她是收到了。

不过想凭这封信就把两人联系到一起这不太容易。

葛国辉的老子就不会同意儿子娶一个寡妇。

这就要他们之间平等才能显得门当户对。

杨帆准备给葛国辉制造一个他和辛腊梅门当户对的机会。

昨天采蘑菇队采回的蘑菇经过昨天白天今天白天以及晚上的阴干已经晾晒好了,杨帆帮助辛腊梅把小车送到她家回到自己家后就开始收这些晾晒好的蘑菇。

昨天进山的十个人每人送来了大概三十多斤的干蘑菇。

杨帆用家里的小称一称一称地过完称,然后当初付钱。

每个人都领到了三块五六毛钱的现金。

他一共收了三百一十斤蘑菇,用了四个麻袋装好。

这些蘑菇如果顺利出手可以给他带回四十多块钱的利润。

拿到钱的人喜气洋洋的,虽然三块五六毛钱并不算多。

“以后你们只要跟着我好好干,我保证你们能发家致富。”杨帆发出了自己的宣言。

将来他需要很多帮手,这些发小就是自己未来的核心团队。

“你收这么多蘑菇要卖给谁呀?”待发小们走了以后,杨帆老子杨成杰问。

对这个儿子他感觉有点看不懂了,好像最近这十多天这个儿子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我在县城联系了几家饭店,一共订了两千斤左右的蘑菇。”

“那这些蘑菇能挣多少钱呀?”

“一斤蘑菇挣一毛三。”

杨成杰算了一下,两千斤蘑菇能挣二百六十块钱。

这个数目还在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

“那你今天倒鱼挣了多少钱呀?”

“减去来回路费差三毛十块。”

杨成杰点点头,他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很有前途。

以后应该多吹嘘一下这个儿子打小就聪明的话题了。

吃完晚饭,杨帆闲着没事儿到球场去看打球。

在看打球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间就看到了场院里垛在西边墙边盖着苫布的化肥垛。

这些化肥还在外面垛着呀!

看到这些化肥,杨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杨帆!明天早晨还要鱼吗?”杨帆正在想心事,耳边响起马长河的声音。

这货不在自己队待着,老往西队跑干什么?

“当然要了,我不是都说过,以后你们家的鱼我包了,除了太小的和破肚子的不要,其余都要,你觉得我是忽悠你们?”

杨帆都想好了,等开学的时候自己不干了,就让老子来干。

一天挣十几块钱,一年下来也还四五千元呢,这在当地绝对是高收入了。

他没记错的话,八五年江沿公社的首富是承包江沿公社到县城班车的王庆攀,年收入九千元。

排在这个致富榜第二位的是一个叫张林的木耳种植户,他种植了五万段木耳,年收入四千五百元。

除这两家外,榜单余下的年收入都在三千元左右。

如果他老子天天倒鱼,一年能划拉出四五千块钱,足以进入这个致富榜单的三甲了。

这样货源就是个主要问题了,当然要和打鱼专业户维持紧密的关系。

“你要我就放心了,省得要是卖不出去我还得下屯子吆喝,一想下屯子卖鱼我头比拖拉机都大。”

看来马长河是没少下屯子卖鱼,这都卖出心理阴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