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斩杀万余黄巾军,筑京观 (一更 求鲜花,评论票)(1 / 1)

加入书签

李大目真要哭了。

他怀疑自己就是霉逼转世。

被自己那傻逼副将给害惨了。

因为之前领兵出城的事情,他压根就不知情,是副将领兵出城。

李大目到现在都没明白过来。

自己麾下这万余人的兵马,是怎么没滴。

但他明白,自己不跑,是绝对不会有命的。

一万余人的黄巾军,不到三个时辰,土崩瓦解。

犹如在梦中。

李大目跑了,但他麾下的黄巾军可没几个能跑的。

高都县是小,但小也有小的好处。

那就是只有一道城门。

什么叫关门打狗?

李然给亲自示范了一遍。

除了李大目少数人跑了之外,其余黄巾军全部被杀。

“公子,都已经解决了,城内连一个黄巾军都没了。”典韦呲着一口大白牙说道。

除了那一口小白牙之外。

典韦浑身是血。

如同从地狱走出的魔鬼。

李然也强不到哪里去,衣脚都在滴答滴答的往下流血。

当然,这都不是自己的,而是敌人的。

李然笑着问道:“这次杀过瘾了?”

“过瘾了,过瘾了,公子,原来上战场这么爽啊。”典韦大笑着说道。

典韦,就是那个为战场而生的狠人。

“告诉兄弟们,把所有黄巾军的脑袋割下来,都扔到城外去。”

“把粮食运走,然后回山。”

两万担粮食,不仅没有少,还多了上万担。

这都是黄巾军不知道从哪里搜刮来的,现在倒是便宜了李然。

……

众人出城。

城门大开,城内一片萧瑟,早就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因为,整座县城,现在连一个人都没有。

县城所有百姓都在平顶山,黄巾军全部被剿灭。

高都县,已经成了一座彻彻底底的空城。

而城外。

一万多颗人头,随意堆成了一座小山。

哪怕是刚刚上过战场的青壮,看见这一座人头小山,也会不寒而栗。

是李然狠么?

并不是。

只是因为他知道。

在如今这个年代,在上党郡整个郡都被攻陷的情况下。

不狠一点,就绝对不会站稳。

他就是要让黄巾军怕。

怕到不敢于他为敌,怕到看见就离得远远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上党郡立足,才能在平顶山立足。

……

画面转到另外一边。

河内郡太守,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

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上党郡全境被攻陷,所有县城,都被黄巾军攻占。

而河内郡,就在上党郡旁边。

所以河内郡太守很慌,生怕黄巾军一路南下,把河内郡也攻陷。

每天一封奏折上报洛阳,催着赶紧出兵。

还派遣了斥候,每天打探黄巾军最新动向。

……

“太守大人,太守大人,上党郡有变,高都县有变。”斥候急忙说道。

“啊?怎么了?是不是高都县的黄巾军打过来了?”

“不,不是。”

“我跟兄弟几个,昨天傍晚抵达高都县,发现城门大开。”

“城内一个人都没有,城外有一万多颗人头。”斥候忙说道。

河内太守一惊。

“这,这是把高都县的百姓都杀了?这帮该死的……”

“不是,您理解错了,不是百姓被杀,而是万余人黄巾军被杀?”

河内太守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嗯???你说什么?”

“太守大人,是万余黄巾军被杀,人头就被堆在高都县城外。”

“那高都县的百姓呢?”

“不知道,城内空无一人,没有官员,也没有百姓,城外的黄巾军也不知道是谁杀的。”

“快,再去查探,只有有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斥候走后。

河内太守还是有点懵。

上党郡太守都已经死了,郡兵也已经战败。

整个上党郡谁还有能力杀死一万多黄巾军?

不行,这事必须上报朝廷。

随即写奏折一封,快马送往洛阳。

……

两日后。

洛阳皇宫。

刘宏跟百官正在上早朝。

“大将军,把最近黄巾贼的事情说一说,冀州战况如何了?”刘宏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回禀陛下,董卓领北军五校,在冀州并没有太大进展,还在广宗城外跟黄巾贼对峙。”

“皇甫嵩将军已经把冀州其他州县全部扫荡干净。”

“现如今,冀州仅剩下广宗一城,还有黄巾贼。”

“这都多长时间了?那董卓一个月前就在广宗城了吧?”

“现如今,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刘宏有些生气的说道。

“陛下,那董卓丝毫没有为陛下分忧之心,那么一个城池的黄巾贼都剿灭不干净,已经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不如把董卓打入大牢,让皇甫嵩将军领北军无校,让他尽快解决冀州黄巾贼。”何进建议道。

“就依大将军的意思。”

刘宏又接着问道:“那其他州郡的情况如何了?”

“回禀陛下,近日在上党郡高都县发生一件奇事。”

“之前占据高都县的万余黄巾军尽数被杀,人头堆放在城外,但却找不到是何人所为。”

何进一开口。

朝堂众人全都精神一震。

同时也在奇怪,上党郡被全境攻陷,也就几天时间。

朝廷又没有派遣兵马,上党郡也没有军队。

怎么可能万余黄巾军被杀?

刘宏也来了兴趣。

连忙问道:“大将军,这是何意?找不到何人所为?”

“是的,高都县的百姓包括县令,全部失踪,不知去向,高都县已经成了一座空城。”

而这时候,另外一个官员赶忙回道。

“陛下,我知道高都县的百姓在哪,高都县的县令,前些日子送过一份奏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