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 兵力相差十倍,洛阳朝堂震惊 (三更 求鲜花,评论票)(1 / 1)

加入书签

张牛角传出命令的当天,李然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李然的斥候,自然不仅仅在平顶山。

在张牛角军营附近,也有隐藏的斥候。

截杀了一个张牛角的传令兵,李然一看书信,一目了然。

“公子,这张牛角是真看得起你啊,竟然让上党全境的黄巾军出动?”

“这是要一口吞下我们啊。”贾诩说道。

李然苦笑。

早知道就不打这么狠了啊。

没想到才杀了两千黄巾军就让张牛角吓成这样。

两万兵马,连进山都不敢了。

“上党郡总共有黄巾军差不多十万人左右,之前我们杀了万余人,现在还有九万黄巾军。”

“这九万黄巾军肯定不会全部出动,必须要留守兵马守住县城。”

“这样算起来,能调动的兵马,应该有五六万。”

“先生,兵马相差十倍,这仗怕是不好打啊。”

贾诩点头。

“是啊,公子,你对平顶山更熟悉,你有什么计划?”贾诩问道。

李然拿出平顶山的手绘平面图。

说道:“平顶山,总共只有两面能上山,东西两面。”

“另外南北两面,则是悬崖峭壁,没法登山。”

“上党郡的黄巾军,只能从西面进山,肯定不会绕到东面。”

“西面,这一侧,横向长度上千米。”

“我们不能在半山腰埋伏了,若是在半山腰打的话,我们的损失也会很惨重。”

“对方若是五六万大军一起进山,我们的伏击,最多就是拖延,尽可能杀伤。”

“想一口吞掉五六万大军,那是痴人说梦。”

“所以,我们只能依靠山顶的防御优势来打。”

“准备守城器械,再建造一堵简易的城墙,上千米的城墙。”

“先生,我们要跟黄巾军硬碰硬了啊,再想取巧,怕是够呛。”

贾诩点头说道:“公子分析的透彻。”

“该说的话,都让你说完了,我反倒是有些多余了。”

“哈哈,先生说笑了,接下来还要仰仗先生呢,毕竟这座山上,数你经验最多。”

贾诩拱拱手。

“公子,那我也说几句。”

“黄巾军既然从各个县城调动兵马,那就说明一时半会不会攻山。”

“我们还有四五天的准备时间。”

“就像是公子所说,建造简易的城墙,便于防御。”

“还有一个,公子要派人把山顶往下百米的树木,草丛,全部清理了。”

“必须要让黄巾军没有可以隐藏的角落,让我们的视野更好,才能更好的进行防御。”

“再一个,要在山腰处,多设置陷阱。”

“我们的青壮,可以边打边退,沿途阻击,拖延时间。”

“从山脚往山顶运送粮食十分麻烦,黄巾军只能用人工扛。”

“上千米的高山,若是全部人工扛,累死他们也没法供应几万人的粮食。”

“所以,大概率是每人带些粮食,只要我们能坚持两三天,黄巾军必定会退却一次。”

“我们还可以利用地洞,晚上下山去偷袭粮草。”

“公子,只要黄巾军没有粮食可吃,他们必然会退却。”

贾诩算是一语说出重点,那就是粮食。

黄巾军五六万人。

想全部杀干净,那确实不现实。

防御为主,没法主动进攻,就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但,只要想办法毁掉黄巾军粮草,就能赢。

黄巾军就会不战自退。

想要以少胜多,就要想点出其不意的招数。

……

而且李然知道,这帮黄巾军也蹦跶不了几天。

现在已经是九月份。

估摸着,张角已经死了。

等到广宗城破,张宝,张梁死后,皇甫嵩等人就会腾出手。

最多一两个月,这帮黄巾军就会跑。

坚持一两个月,李然有信心。

山顶三万担粮食,水源也有。

别说一两个月,就算是坚持到年底都不成问题。

当然,坚守一两个月是最差的情况。

李然跟贾诩两人,都不满足坚守,而是要想办法,如何去战胜张牛角,如何战胜这五六万黄巾军。

……

画面转到洛阳朝堂。

“陛下,我们的斥候,已经把上党郡平顶山的最新情报送回来了。”

刘宏十分感兴趣的问道:“赶紧说说,什么情况。”

“回禀陛下,四五日前,张牛角率领两万黄巾贼抵达平顶山山脚。”

“当天下午,出动两千人进山。”

“山腰处,大约有半个时辰的厮杀声。”

“两千黄巾贼,一个都没有下山,我们的斥候猜测,应该是全部死在平顶山。”

此话一说。

朝堂上的官员,不少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两千兵马,一个下山都没有?

竟然全死了?

刘宏也是一惊。

忙问道:“后续如何?”

“张牛角率领的两万黄巾贼并未再敢进山,而是让其他各路黄巾军前往支援。”

“大约有三四万黄巾军,正在从上党郡各个县城赶往平顶山。”

“估计是要等其他援军到了之后,再行攻山。”

刘宏充满不确定的问道:“你确定平顶山上总共只有五六千的青壮?再无其他青壮?”

“回禀陛下,这是高都县县令送来的消息,应该不假。”

“五六千的青壮,竟然让两万黄巾贼不敢异动,甚至要调动五六万兵马。”

“平顶山中的领军之人,绝对是个天才。”刘宏感叹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