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章 踏上黄泉路(1 / 1)

加入书签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城隍地保一方平安。

一个人的出生和死亡都要经过当地的城隍庙。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求拜、焚化,都离不开城隍。

城隍庙内,古色古香的装饰,中间一张棕红案桌。

桌上放了一本册子,记载着本地的山川河流、人口和牲畜多少。

正当这一大一小伫立观望之时,迎面走来了一位熟人...

走近一看,原来是安来镇的城隍老者。

老者上前一礼,打量了一眼王言身边的小孩。

“田三是吧,安来镇人。因为被李家冤枉偷了鹅,横死街头。”

虽说在一起待了这么久。姓什么王言还真不知道。

城隍一边说着。一边在手中的册子上对证。

转念一想,居然亲自送一个孩子轮回。

王言本就不是鬼差,在安来镇展现出的实力老者也都亲眼所见。

“别因为一个对证再得罪了他,我可惹不起。何不送他个顺水人情。”老者犹豫了片刻。轻挑一笔,抹掉了田三实为横死。

也可能因为王言领过来的,没排队,而且不一会信息就对完了。

“第一次引魂吧,这一路可不好走,小老儿愿陪你走上一路。”城隍对王言说着。

“这一路凄苦,我也略有耳闻,老者愿一同前往自然再好不过。”

对于亡魂入地府要遭的罪王言也是知道一些,这一路上凄风苦雨,惨不忍睹的景象确实不好走。

说完,老者便在前引路“过了这城隍庙,便踏上了黄泉路。俗话说黄泉路上不好走,黄泉路上无老少。说的正是这条路了。”

老者引路,王言和三儿紧随其后。

踏上了黄泉路,就不再像之前城隍庙那样秩序井然。

向上看,看不到日月星辰,向下看,看不到土地尘埃。

向前看,看不到阳关大路,向后看,看不到亲朋四邻。

身边不停有孤魂野鬼来回穿梭,这些孤魂野鬼都是那些阳寿未尽就死了的,又没有人引魂。

他们即不能投胎,更不能进入地府,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之后才能去地府报到。

除了这些野鬼,整条路上都是带满枷锁,由阴兵押送的亡魂。

“这黄泉路呐,最让人心酸了。谁没有妻儿父母,没有不留恋阳间的。

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满嘴花言巧语讨好阴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老者叹息了一声。

人的求生意识是最强的,可是上了这黄泉路又有几人能够还魂。

王言看着身边过往的亡魂,连拉带拽,有的直接拖着走、有的不断哀求、有的想尽各种办法逃跑。

无论怎么样都挣不开阴兵手里枷锁,一路归去。

任凭这些亡魂走的多累,鬼差都不允许休息片刻,必须要尽快走出这黄泉路。

“阳间有再多的钱财又如何,在黄泉路上也一样白搭,人人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地方-酆都城。”老者一句话道出了人间真理。

就这样一路颠沛流离,不知日夜的走着...

“大哥哥,那是什么?”田三扯了一下王言的手。

抬头望去。

不远处看见一座高台,台面极宽,下面却很窄。

巍峨宏伟,耸立云端。

“前面便是望乡台。在台上可以瞭望阳间的妻儿父母,

登了这望乡台,自此便生死永隔,不能回头了。”老者说道。

王言看了看身旁的三儿。“走吧三儿,再回头看看你的母亲和哥哥。”拉着他的小手就登了上去。

望乡台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两侧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

看着家中老少,至此阴阳永隔。不免心生悲怨。

整个望乡台的亡灵哀嚎冲天,哭成一片。

三儿虽然没说话。但站在望乡台向母亲的方向眺望,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可能这一路上他也明白了,这就是以后他自己的路。

王言也向酒馆望了一眼,真真切切。心里打趣着。“从进关开始算,今天阳间应该已经过去三天了。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我。”

他都不知道,如果周怀海知道他进了地府。非得气个半死。

从台子上下来。随着众多亡魂继续往前走,没走多久,看见了一块巨大的青石。

青石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

巨石下面开满了如血一样绚烂鲜红的彼岸花。有花无叶,象征永隔。

是冥界唯一的花。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老者指着前方的青石说道:“这便是三生石,上面清清楚楚的记载着每一个人的前世今生。

芸芸众生的苦与乐,该还的情,欠下的债。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