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陈凡教内史腾治国之策(1 / 1)
章台宫内的秦始皇帝嬴政,夜半难眠。
他的肩膀上,挑着的是万里大国,是整个华夏民族未来的方向!
“郡县制,一定要在大秦境内推行下去!”
大一统到底对不对?
在嬴政所处的这个时代,没有人敢肯定!
可是如果不去做,就永远都不知道对错!
对嬴政这个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的华夏第一帝来说,对与不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做与不做?
而且他是嬴政,他与常人不同!
他站在了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前所未有的制高点上,他是第一个皇帝,他隐约已经隐约能展望到未来的一角……
缓步走到自己的桌案前,嬴政小心冀冀的抽出了那份《灭六国书》。
当年就是凭此书,达成他生平所愿所想!
当李斯把这份《灭六国书》交到嬴政手上的时候,嬴政内心的前所未有的激动。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灭六国书》,透过《灭六国书》嬴政看到的是陈凡与自己的理念上的一般无二!
只可惜嬴政有其志,却不得法,酿成了二世而亡的惨剧……
嬴政一直在等陈凡来咸阳!
他在等陈凡把《灭六国书》的下部《治天下书》,口述给自己听。
然而他没有等到陈凡来咸阳的消息,却等到了陈凡被儒家赶出孔圣山的消息……
“先生,你为何还不愿来见寡人?”
嬴政放下不知看了多少遍的《灭六国书》,往向外面的滂沱大雨:“先生既已为我指路灭掉六国,一统诸夏,为何就不愿协助寡人开创千古未有之局面呢?”
“先生……”
此时此刻,咸阳城内,大雨滂沱如注。
此时此刻,治粟府内,陈凡句句惊天!
就仿佛天机乍现,老天爷故意用雨水来掩盖一般……
内史腾的声音在止不住颤抖:“如今天下一统,万民,是该修养生息。”
“自商鞅开始,大秦这座为战争而一路疾驰的战车,是该停一停了……”
“停?不能停,大秦的战车可以停,却绝对不可在这个时候停!”陈凡的话音在治粟府内再次响起:“大秦的战车可以停,但绝不能马上就停下来!”
“秦统一六国没死多少人,土地有限,人却越来越多,没有战争就没有消耗,没有战争就没有新的土地。”
“没有战争,底层就没有了升迁的途径!”
“没有了战争,大秦的权贵阶层就没有开拓征战的机会,就会极速的堕落下去!”
“在大秦没有打开一个可以让全民获益的红利之前,战争这辆马车绝对不能停下了来!”
内史腾一次次震耳欲聋,恍恍惚惚,他早已忘了眼前不过是一个醉酒的小吏。
“天下领土已经尽归秦,北方不毛之地,匈奴是大患!”
“陛下准备先派遣大军收复河套之地,再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起来……”
然而此话尚未说完,就遭到了陈凡的反驳:
“长城绝不能修。”
“匈奴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内史大人!匈奴之患实在不值一提,在下有一计,不费大秦一兵一卒,便可让匈奴就此覆灭……”
内史腾本来微醺,现在却已经那个无比的清醒!
他怔住,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醉后的肆意,听着那句句惊天的说辞,内心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汗流浃背,内史腾两股战栗,他被震惊到无以加复!
陈凡与他的对话还在继续,还在继续……
…………
天明,早霞铺满东方。
内史腾手持竹简,走出府邸。
“耳东还未醒,不要去打搅他。”
仆人低头称是,即便他们完全不能理解……
自家大人,位列九卿,何等尊贵?
昨天晚上却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那个醉汉,自己去了客房休息,实在是不可思议!
那个叫耳东的年轻人,他何德何能?
内史腾上了马车,往咸阳宫方向而去。
今天他就要在大朝会上,把陈凡所做的赋税统筹呈给秦始皇帝!
回想昨夜,醉酒前的陈凡不谈丝毫国事。
而醉酒的陈凡,在内史腾的刻意诱导下啊,足足说了将近一个时辰……
如何平定匈奴?
如何占领漠南,漠北那广袤的领土并进行有效的统治?
信息量之庞大,让内史腾甚至都一时间接受不过来。
昨夜内史腾一夜未眠!
他在伏在案牍上,把陈凡所说的内容全都记录了下来,反复整理,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整理成册,起名为《平匈奴策》!
最终,这份《平匈奴策》被他小心翼翼的藏了起来。
内史腾是何等老谋深算的人,他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把这些东西送到嬴政的手里。
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一定要找准时机,否则会适得其反。
“陛下,臣得到了一个奇才……”
“或许此人比不上儒圣陈凡,但也算的上是惊才绝艳了。”
如何一步步培养耳东,循序渐进的将人引荐给嬴政,在内史腾心里已经有了一番筹划……
………
咸阳宫殿,百官朝会。
帝国中枢之所在,滚滚诸公,纷纷上朝!
秦始皇帝嬴政,头戴通天冠,持长剑虎步龙行,一身玄衣纁裳,不怒自威!
文臣武将分列两侧,尽着袍服,佩绶!
内史腾站立的位置较前,但并不是最前。
前方还有左相李斯,右相王琯,御史大夫冯去疾,三公九卿,这些人现如今位列三公。
内史腾也没什么好羡慕的,虽然他是九卿,但三公也不是没当过。
当初灭韩,可以说是惊天动地,毕竟第一次七国中有郭国家被灭掉了,开灭国先河!
那是内史腾罪风光的时候,嬴政曾让他做过一段时间大秦太尉。
另一边则是诸多武将,王家的王翦,王贲。
蒙家的蒙毅,蒙恬。
大秦国尉,尉缭。
嬴政亲卫军统领章邯,白马将军李信等等。
当然,此次大朝会,长公子扶苏他也在……
内史腾低着头,眸子深邃,耳东的统筹竹简,就在自己袖子里呢。
一会就要承给嬴政了。
自己是注定要提拔耳东的,只是他未来真的能否应付这满朝的文武……
想到这里,内史腾心中忍不住叹道:“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还是带在身边打磨一段时日吧。”
嬴政落座,百官拱手行礼。
“诸位爱卿,可有儒圣的消息了?”
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嬴政巍巍话音,从龙座高台上恍然飘落。
陈凡……
陛下对陈凡,可真是心心念念呐!
不过众人并没有表现出不悦,毕竟儒圣陈凡的名讳世人皆知。
那绝对不是一个皓首穷经的腐儒,而是智勇双全的英杰人物。
甘罗十二岁时为秦国出使山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城十几座,被嬴政授予了等同丞相的上卿之位。
这就是甘罗十二拜相的典故。
可甘罗毕竟有所依仗,背靠大秦,可以狐假虎威一番。
然当年陈凡十四岁入楚,可是孤身入虎穴,不仅全身而退,还救出了儒家弟子三千人!
一个是用计,为秦国诈了十几座城池。
一个是一人入险境,救下了整个儒家。
在世人眼中,陈凡之才是远超甘罗的。
毕竟甘罗早夭,陈凡却成长了起来,成了一代儒圣,闻名遐迩。
所有人都默然不语,他们确实没有陈凡的消息。
所有人都神情复杂,陈凡若入秦廷,似那等人物,只怕是要位列三公了……
而李斯,王翦,内史腾,王贲,李信等曾经看过《灭六国书》的人,对陈凡的估计远不止于此。
他们都认为:若陈凡入秦,只怕会又是另一个商君了……
大秦以右为尊,王馆辈分又老,所以即便李斯是大秦相国,左丞相,也只得屈居右丞相王琯之后。
此时此刻,李斯正躲在王琯身后,心中情绪很是复杂:“看陛下这劲头,怕是对陈凡势在必得了……”
“小师叔啊小师叔,你若来咸阳,让我如何自处?!”
“孔圣山那帮蠢货!!”
正当李斯心中思索的时候,秦始皇帝嬴政的目光望了过来:“李斯,朕听说那儒圣也是出自荀子门下,且……还是你的小师叔?”
“李斯,朕听说那儒圣也是出自荀子门下,且……还是你的小师叔?”...
声音落下,正在开小差的李斯不由得浑身一震……
什么叫你听说,你明明是一清二楚!
虽然许多年没见,但毕竟是师侄弟,那份《灭六国书》,陈凡是先托人交到李斯手上的,李斯反复研读之后才交给嬴政的。
这时候嬴政说这话,已经摆明了想让李斯用自己的渠道把陈凡给请过来。
嗯,就是像当初韩非那样……
“臣对陛下不敢有任何欺瞒!”李斯慌忙出列:“李斯下山的时候,陈凡不过还是八九岁的稚子,至如今已有十多年未曾见过了。”
“师叔被赶出儒家,李斯亦为其悲愤,只是杳无音信,寻不到小师叔丝毫讯息啊!”
场中寂然。
诸多臣子看向李斯的目光,都有些奇特……
陈凡就是有音讯,他也不能让你知道啊!
李斯你对韩非都下得了手,何况是师叔陈凡?
内史腾嘴角也不由得勾起意味深长的笑意,心道:“儒圣怕是躲你尚且不及!”
嬴政此时脸色不是太好看:“早知就会如此,满朝公卿却不能为朕请来一人,真是可笑!”
诸宫拱手:“臣等惶恐!”
“罢了。”嬴政一挥大手,深吸了口气:“儒圣陈凡之事,先暂且不提。”
“诸位爱卿,如今山东六国已灭,天下已平!”
“山东六国当如何治理,此时已拖不得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诸卿,有何高论?”
嬴政说出了此次大朝会的重点!
山东六国,当如何治理?
“臣以为,当效仿周制!”
右丞相王倌踏步走出,他实际上是整个朝堂之内,除去嬴政之外最有地位的人了。
“陛下已成千古未有之业,为大秦后世绵延,当大行分封,将灭六国有功之臣与诸多皇子分封至各地!”
“当然,陛下也可复六国宗庙,然只可许之以咫尺之地,存其香火即可,以彰陛下仁德,断不能让六国有再次崛起的机会……”
这话一说出来,朝堂上气氛顿时紧绷。
嬴政有心将郡县制推行至大秦的每一处地域,即便没有明说国,可自爱朝堂上也算是世人皆知了。
李斯就是嬴政的肚子里的蛔虫,李斯一旦自爱朝堂上主张什么,不用说这就是始皇帝陛下的意思……
“陛下!”
“不可!”
李斯冷冷望着王琯:“周以分封而亡!”
“秦以郡县而兴!”
“是非厉害还要有多清楚?!”
“焉能舍弃生途,而去求死路!!”
“父皇,儿臣以为李相国所言有失偏颇。”声音温润如玉,是扶苏走了出来。
“大周天下共主八百年,若不推行郡县,如何能有八百年之国祚?”
“郡县制推行不过百年,从前秦仅据有天下一角,自然治理的过来。可如今的大秦疆土之广阔,前所未有,郡县制如何还能行得通呢?”
“况且与郡县制并行的秦法实在严苛,山东六国之民难以承受……”
“昔年商君变法,所为不是治天下,而是灭六国!”
“父皇,如今六国已灭,是时候分封天下,与民休息了……”
嬴政神情冷漠的望着朝堂下的诸多臣子,最让他不爽的还是长公子扶苏,这个他最看重的儿子!
今日居然在朝堂之上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想让自己的开历史倒车……
恢复分封制度,恢复奴隶制度?
让一切回到八百年前?
让整个华夏文明的历程倒退回去,那这八百年算什么?
一点教训都不吸取??
分封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八百年前可以,可八百年前的环境和如今的环境能相提并论吗?
人心不古只是虚言?
在如今,分封制已经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在历史上不断得到了证明,秦灭之后项羽分封,如何了呢?
刘邦半郡县半分封,如何了呢?七国之乱!
司马家晋室如何了呢?八王之乱,致使异族趁虚而入,神州陆沉!
朱元璋也搞分封,结果燕王夺了皇位……
人心不古,一旦有掌握权势的机会,人就会越来越不安分的。
唯有用一套制度把权力集中起来,中央集权,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嬴政的眼神冰冷的可怕,直勾勾的盯着扶苏:“这些话都是谁教你的?”
“我,父皇,我……”扶苏背后发寒,不敢直视。
作为嬴政的肚子里的蛔虫,李斯马上道:“定是那些无用儒生,整日在长公子面前摇唇鼓舌!”
“李丞相不曾也是儒生吗?”一名宽袍的老儒生走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