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 / 1)
朱元璋一愣。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舒服呢?
不过他也顾不得多想,连忙又问道:
“那你的打算呢?”
朱允熥笑道:“朕打算全面改革大明朝,这一步,就是要从教育抓起。”
闻听此言,朱元璋的火气瞬间消了大半。
看来着小子不但不是疯了要葬送大明。
而是要改革?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不但能教化百姓,更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朱允熥的眼神也变了又变。
这小子的心机,依旧这么深沉。
还知道要推翻自己先从教育入手。
从根本上瓦解自己的民心所向?
朱元璋整了整自己的衣摆,问道:
“那你倒是跟咱说说,你准备怎么改革?”
朱允熥撇了撇嘴。
“朕为什么要告诉你?”
“朕已经说过了,你就不要再插手朝政了,安心做你的太上皇就好!”
听见这话,朱元璋立马不乐意了。
怒道:“这大明是咱创下的,皇位虽然交到了你手上,但是咱还没死呢!”
“咱能让你当皇帝,也能不让你当!”
朱元璋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自己的大明,自己怎么就不能插手政事,怎么就不能知道他发展的怎么样了?
他甚至觉得有点憋屈。
感觉这个孙子,好像从头到尾,从来就没有过危机感。
根本就不怕自己把皇位再夺回来。
看着朱元璋脸红脖子粗的样子。
朱允熥还真怕把他气出个好歹来。
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便宜爷爷,那些士子本来就说自己大逆不道,不尊孝道。
要是再把朱元璋气死,那不更说不清了?
于是,他只好先安慰道:
“说说说,朕跟你说,你先别气,这么大年纪了,再气出个好歹来。”
对于这位充满传奇,但是却命中孤苦的洪武大帝,朱允熥前世还是打心底里敬佩的。
之所以刚才不跟他解释,是因为自己做的事太大了。
解释起来太麻烦。
他狠狠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看朱元璋这架势,自己不解释清楚是没完了。
“朕之所以清空翰林院,其一,那些士子自命清高,不愿意为朕效忠,朕没有杀了他们,反而准许他们回家,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
“其二,这些人大多都是举子出身,虽然通读经典,但是却迂腐不堪。”
说着,朱允熥随意提起龙案上的一个奏折。
“你看,这只是向朕请求拨款赈灾的折子,先是对着朕一番歌功颂德,接着引经据典,洋洋洒洒近千字,总结起来不过一句话,陛下,打钱!”
看着朱允熥手中的奏折,还有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再听了朱允熥的话。
朱元璋抽了抽嘴角。
“话糙理不糙。”
“咱从当了皇帝以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改。”
朱允熥解释道:“这就得从最基本的教育抓起了。”
“从小学的就是经史子集,日后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个教书匠,多年积攒下来的毛病总是改不掉的。”
“朕取消私塾,就是为了改变这顽固的思想。”
朱元璋有些警惕地问道:
“你这意思,就是咱的八股也要被取消了?”
朱允熥点头道:
“没错,如今的私塾,大多都是世家大族开办的。”
“教育牢牢把控在他们手里,天下士子也大半都是他们的门生。”
“这很不利于大明的统治。”
“所以朕打算直接推倒重来。”
朱元璋瞬间警惕了起来。
“你这可是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根基,他们岂肯善罢甘休?”
朱允熥笑道:“谁说要跟他们正面硬刚了?”
“朕的打算是,私塾,愿意取消的,就取消,反正以后科举不会考那一套了。”
“不愿意取消那就算了。”
“朕会让各地官府,在各乡,县,州府,行省,设立学府。”
“将经史子集中的糟粕剔除,缩短篇幅,改为蒙学。”
“也会将各朝史书进行节选,进行教学。”
“各由官府新设的私塾,教授蒙学,术数,史学。”
“各乡,县,州府所设的学府,称之为小学。”
“待学子们学有所成之后,再进入行省设立的高等学府进行深造,朕将其命名为大学!”
朱元璋听着朱允熥的深远谋划。
忍不住怔怔出神。
他喃喃道:“小学,大学?”
“好啊!这名字好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大学的名字简直是神了!”
不过还没等朱元璋高兴多久,很快,他的眉间再次浮现一抹忧愁。
“可是允熥啊,你能教这些,那些世家大族的私塾也能教这些。”
“到时候那些士子不还是有很多会去世家那边读书吗?”
朱允熥笑着解释道:
“皇爷爷,这您就多虑了。”
“陛下的意思是,不管是小学还是大学,学费是原来那些世家大族制定的一半。”
“而且还可以适当的减免农税,这样一来,那些百姓本就给孩子读不起书的,不就读得起了?”
听见这个政策,朱元璋浑浊的眼睛猛然一亮。
他猛然一拍大腿,不由得赞叹道:
“好啊!这办法好啊!”
“就算是那些世家大族也不可能去强迫那些想要读书的孩子去他们的私塾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样一来,读书人就多了。”
“难不成每个人都入朝为官吗?”
朱允熥摇了摇头。
“自然不是。”
“朝廷对官员的需求,可没这么大。”
“而且‘大学’可没这么好进。”
“想要从小学升入大学,需要通过考试。”
“而且‘大学’毕业的学子,想要入朝为官还需要通过一次考试。”
“也就是现在科举的缩班,没有科举这么繁琐,也没有这么多讲究。”
“考过了,吏部来安排他们,或是下方地方,或是入翰林院。”
……
PS:批评收到,正在抓紧码字,每天万字保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