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皇爷爷一边看着就是(1 / 1)

加入书签

朱元璋对朱允熥的话深以为然。

他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了。

深刻知道这些世家大族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就算是要拔除这些世家大族,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更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

所以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辉祖,全都劝朱允熥要慎重。

朱元璋问道:“那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朱允熥反问道:“那些世家大族,最大的依仗是什么?”

朱元璋不假思索回答道:“无外乎钱财,土地,知识。”

朱允熥点头道:“没错。”

“朕之所以开海,就是让天下的百姓,都能挣到钱,这样,那些世家大族手中就算是还是有钱,又能如何?”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元璋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开海竟然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他此刻看向朱允熥的表情,完全可以用惊讶来形容了。

大智若妖!

这是朱元璋此刻想要对朱允熥说的话。

他原本以为,朱允熥开了海禁,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同时宣扬大明的国威,仅此而已。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层考虑。

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多年不见的孙子。

一通百通,朱元璋颤声问道:

“那你在设立小学大学,也是为了瓦解世家大族手中对教育的掌控?”

朱允熥点了点头。

“没错。”

“原本,朕是打算再从土地入手,最后才是这教育的。”

朱允熥看了一眼徐辉祖说道:“但是没想到,二哥先是去了翰林院,鼓动那些士子找徐叔叔造势,朕也就只好顺水推舟,改为了先改革教育。”

听完这些,朱元璋看向一脸懵逼的徐辉祖。

朱允炆鼓动士子这事,就连徐辉祖本人,都蒙在鼓里。

朱元璋阴沉着脸问道:“辉祖,可有此事?”

徐辉祖瞬间吓得汗流浃背,连忙跪在地上回答道:“回太上皇,这,此事,臣也不知!”

“那些翰林院的士子,确实是去臣府上找过臣。”

“但是臣真的不知道是琅琊王指使的啊!”

说到底,在徐辉祖心里,大明朝的当家人,仍旧是这位暮年的洪武大帝。

生杀予夺,仍旧大权在握!

朱允熥笑着替徐辉祖解围道:“皇爷爷,此事徐叔叔是不知道的。”

“而且徐叔叔的做法,朕也很满意。”

听到这,朱元璋这才脸色好转了几分。

朱允炆要夺皇位,朱元璋是不赞成不反对的。

他们拉拢这些官员,朱元璋也不会去管。

但是朱允炆竟然敢鼓动那些士子不去做官?

这可是会直接导致整个大明朝直接瘫痪的!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心中对朱允炆的厌弃又多了几分。

见到朱元璋消了气,徐辉祖这才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站起身,同时还向朱允熥投去了一道感激的目光。

朱元璋看向朱允熥问道:

“那你准备怎么改革土地?”

朱允熥正了正神色道:“改革土地,不同于改革教育和开海这般下一道圣旨就行了。”

“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

“没个一年半载,完不成。”

这段时间相处以来。

朱元璋对朱允熥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很少见到他如此严肃的神色。

于是赶忙问道:

“是啊,说到底,土地才是根基,其实教育,经济,相对这些世家大族来说,意义不大。”

“他们只要掌握了土地,就能拿捏那些佃户。”

“咱还记得当年,不少官员纵容家中族人大肆聚敛土地,搞得是一个民不聊生啊!”

朱允熥深以为然道:

“没错,这个道理,朕还是懂的。”

“他们手中有土地,就意味他们手中有粮食。”

“其实没有钱,没有教育,对百姓来说,意义不大。”

“但是没有粮食,真的是会饿死的!”

朱元璋点头道:“你明白就好。”

“允熥,皇爷爷不止一次跟你说过,你还太年轻,现在坐上这个位子,还太早。”

“这件事,你处理不来的,还是交给皇爷爷来吧。”

尽管朱元璋相信朱允熥说的,通过改革土地,将这些世家大族彻底瓦解。

但是朱元璋知道,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而且那些世家大族,可不会给朱允熥这个时间。

朱允熥却是摆了摆手说道:

“皇爷爷多虑了,朕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你看着就行了。”

其实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如何将土地从那些世家大族手中收回来。

而且他还准备效仿后世当年斗地主,将土地分给百姓,也就是后世所用的土地国有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