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种善因,得善果(1 / 1)

加入书签

“报!寨门外有数百人前来,他们说是履行之前的诺言,前来投靠我们瓦岗军。”

翟让正在和一众将领商议事务的时候,一个守门的小头目进来报告。

“履行诺言?履行什么诺言?”

翟让等人都是一头的雾水,对于那个小头目的报告,他们十分的疑惑。

“算了,与其在这里瞎猜,还不如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说完后的翟让,一摆长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他才带着众人,出了大厅后往着寨门走了出去。

来到城墙上,黄欣对着下面一看,果然那个小头目说得一点都没错。

寨门前面,密密麻麻的站着有几百号人。

这些人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他们的神色都透露出疲惫不堪。

“王小二!”

黄欣突然惊奇的大喊,他认出了寨门外边的领头人物了来。

“谁是王小二?王小二又是什么人?”翟让奇怪的望着黄欣,对着他问。

黄欣露出笑容,反问:“二叔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劫掠隋朝船队的事情。”

翟让仔细的想了一会后,才一拍脑门的说:“我想起来了,原来是他!”

这个王小二,就是当初劫掠的船队的纤夫的头。

当初这个王小二因为牵挂家中的老母幼子,所以没有投降瓦岗军。

王小二在离开的时候,因为被瓦岗军发放路费的事情感动,誓言安顿好家人后会前来瓦岗听命。

见到王小二的到来,翟让是十分的开心。他觉得瓦岗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总算没有白费。

如今王小二等人的前来投靠,正是瓦岗军施行仁义政策的结果。

“去去打开大门,放他们进来!”翟让满心欢喜的,对着手下下令。

徐世勣还是有些担忧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徐世勣警慎的说:“这个王小二前来投靠,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万一他们是诈降的话,我们不就中计了吗。”

黄欣笑了,他安慰徐世勣说:“王小二他们只有数百人,携带的也不过锄头镰刀而已。再说了我军的探子广布各方,也没有发现其他还有人马前来。”

徐世勣看了看寨门外的几百号人,再仔细的想了想以后,觉得也是这么一回事。

徐世勣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寨门被缓缓的打开,瓦岗的一众将领,都出门前去迎接王小二他们的到来。

“王小二我,前来实现当日的约定来了。”站在人群前面的王小二,对着瓦岗将领们弯腰拱手。

翟让笑着对黄欣点头,意思是让他作为瓦岗的代表,上去对王小二表示欢迎。

黄欣向前踏出几步,扶起了王小二。他说:“大丈夫一诺千金。今日,我等算是体会了!”

王小二憨厚的笑了笑。说:“我回去把瓦岗军的义举对着河工兄弟们一说,大家都被折服。所以,才有了我们这些人的前来。”

河工们望向瓦岗军的眼神都很炙热。

隋朝开凿大运河后,这些河工们承担起来拉船运输的重任。

只是运河往来的繁荣景象,却和河工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河工们每日都要被官吏们盘剥,虽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可是依然不能让家人吃饱穿暖。

“今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有瓦岗军一口吃的,就不会河工兄弟们饿肚子!”黄欣算是对前来投奔的河工们许下了承诺……

对于王小二的到来,瓦岗寨上下都是欢呼雀跃,自然也少不了酒宴助兴。

“如今,我瓦岗越来越强大,恐怕会兴起官府的注意。”已经喝得有些大了的翟让,有些担心的说。

翟让以前是东郡县衙里面的法曹,作为吃公家饭的,他对于官府的处事方式还是知道的。

单雄信倒是豪气十足的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自从举事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要和官军们较量了。”

单雄信作为绿林的总瓢把子,本是就是目无王法的人。他的话语,到也是十分的符合他的身份。

黄欣综合了翟让和单雄信的意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官军没有得到朝廷的命令,是不可能轻举妄动的。从朝廷下令到官军出动,往来很费时间。这期间,我们应该抓紧训练士卒,加强物资补给的积累。”

“瓦岗附近终究物产贫瘠,无法支撑大军的用度。眼下还需要另外寻找的方向,作为大军未来的发展。”徐世勣也说话了。

翟让见到部下齐心协力,心里感到十分的满意。这种大头大哥的待遇,也让翟让感到很是受用。

翟让大手一挥,说:“瓦岗可以作为据点和根基,但是我们不能困守这一隅之地。你们都说说看,接下来我们打哪里。”

徐世勣对于瓦岗军接下来的方向,早就已经是谋划多时了。

“瓦岗附近是我们义军的家乡,士卒亲友也多在此地。我们瓦岗是除暴安良,自然不能对乡里乡亲们侵扰。宋、郑两州靠近大运河,往来的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足可以支撑大军衣食。”

对于徐世勣的话,瓦岗众人都是点头称善。

黄欣对于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徐世勣,也不由高看一眼。

历史上的徐世勣,两次出击薛延陀,平定了碛,后来又大破东突厥和高句丽。

可以说,徐世勣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如今徐世勣虽然尚未弱冠,不过他的言谈举止都已经显露出了端倪。

黄欣虽然很同意徐世勣的建议,不过他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瓦岗军不能只以瓦岗为据点,还应该占据附近的东郡和韦城等地。正是因为我们的家人亲友在这里,所以我们收到老百姓的支持会更大。”

黄欣的话,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反对。

赞同的,认为应该把家乡从隋朝的暴政中解救出来,同时也认可在家乡发现获得的支持更多。

反对的也认为,在家乡打仗多多少少都会让亲友们遭受战火。

翟让听着双方的意见,一时间也是心中无法定下决议。

看着翟让的犹豫不绝,黄欣只是一句话就说服了他。

“东郡牢狱之苦,县令张环的陷害之仇,难道就这这样的忘记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