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邹忌:你们不对劲(1 / 1)
在任何时代,一国君王到别人的地盘去都是极其危险的。
就像文王姬昌到朝歌,立马就被纣王关押,九死一生才逃跑成功。
而真实历史上的卫国,就是因为卫王去魏国朝拜,结果被魏国杀害,魏国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立了一个卫王。
然后卫国就变成了魏国的附庸国。
当濮阳城中传出卫王将要轻车简从到邯郸去的消息的时候,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应该去,实在是太危险了。
更别说邯郸现在还有一个态度不明的林相。
虽然大家都很爱戴林相,但是赵王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
所有人都扪心自问,换了自己也拒绝不了这个条件。
大小官员们纷纷上奏折劝阻女王。
可是女王显然不会听他们的,在准备好了之后,当即就坐上自己专用的豪华马车,带上几十个侍女护卫,在赵云和燕云十八骑的护送下,向着城外而去。
闻讯而来的百姓官员们纷纷赶到了城门口拦住了卫王的车架,劝阻她不要涉险。
毕竟大家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如今带领大家变法的林相可能不会回来了。
要是卫王也出了意外,卫国必将引发巨大的震动。
安定的日子肯定又要被打破了。
这其中最着急的就是邹忌了,我眼巴巴地从齐国辞了官跑来卫国。
官还没捞到呢,结果卫王要赶着去送死,这不是坑人吗?
邹忌和一大群平民,拦住了马车。
邹忌更是声嘶力竭地喊道:“大王,你不能去啊!”
“赵国强大而卫国弱小,与卫国结盟对赵国来说毫无好处,他们怎么可能真心结盟?”
“更别说还要送卫国1万匹战马,就是三岁小孩都不会信!”
“再者赵国要是有心结盟,怎么可能派大军进驻两国边境?”
“这肯定有阴谋,说不定就是林相已经投靠赵国,图谋卫国基业,这才骗大王去邯郸!”
“大王千万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以身涉险啊!”
其他百姓一听,纷纷都觉得说的好有道理啊。
都纷纷出声劝阻女王。
女王也是第一次单独面对这种情况,心里紧张不已,不断在心里安慰自己。
我能行的,我能说服大家的,卫素玲,加油!
女王给自己打了好一会儿气,这才出了马车。
看到卫王出来,大家都纷纷闭了嘴,想听卫王的看法。
“林相在濮阳生活了20年,你们当中很多人也在濮阳生活了20年!”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你们也应该很清楚才对!”
“亲和友善,心地善良,救困扶危,不贪财不贪色。”
“就算是他投奔了赵国,她也绝对不会危害卫国,更不会设计害本王!”
“别忘了当初就是他带领大家防住了五国联军的进攻!”
“别忘了当初他曾经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别忘了在国庆节那天他在演讲的时候说过的,他要带领卫国崛起!”
“你们都答应过,要听丞相的话!”
“本王也亲自承诺过,我也要听丞相的话!”
“所以,虽然本王也不太清楚林相到底是怎么说服赵国和我们结盟的!”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我们相信他就够了!”
“所以,大家该相信林相,相信本王,这次邯郸之行没有什么危险的!”
“大家就此散了吧,让开道路,本王早去早回!”
看着卫王面色冷静,语气平淡地说着林相曾经为大家做的一切。
大家仔细想想,似乎林相也确实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啊。
一个人若有所思地让开了道路,然后慢慢地有更多的人让开了道路。
最终,只有邹忌一人还在前面拦路。
你们都是傻子吧?这个卫国不对劲,很不对劲。
卫王不对劲,子民也不对劲。
我分析得这么有道理,你们还听不懂吗?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真的?肯定有阴谋。
孤木难支的邹忌只能站到了一边,一个人,他也拦不住马车啊。
女王回到了马车车厢,本来严肃的脸立刻绷不住了。
取而代之的是开心得想要蹦起来的喜悦。
嘻嘻,我真是太棒了,见到林安哥哥,一定要给他讲讲我有多厉害。
我也很聪明的好不好。
而在远处窥视的卫素莹也是错愕不已,这是我那个笨蛋姐姐吗?
她能说得出这么一番话?
没有人阻拦,女王的队伍出了濮阳城,向着邯郸而去。
一直关注着这边情况的赵武灵王收到了消息,也知道自己已经输了。
当即下令赵奢带军护送卫王到邯郸来。
然后吩咐人尽快准备好一万匹马。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赵武灵王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皱眉不解,寡人到底输在哪里了?
想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我的计策一环套一环,怎么她就是不中计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