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组建骑兵部队(1 / 1)

加入书签

将近历时一个月,林安这才回到了卫国。

有好些积压的事情需要处理。

最让林安意外的是,邹忌这家伙怎么跑到卫国来了?

他不是应该在齐国雄起,然后担任齐国丞相吗?

详细了解一下,这才知道,原来他把对付齐王的招数用到女王身上来了。

你这不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林安可以想象,当初邹忌提出他的办法,憨憨女王肯定是坚决反对的。

自己都还要想办法哄着她多多处理政事,你却想让她主动听取大家劝谏,真是太天真了。

对于这个家伙的任命,林安还真有点为难。

这个家伙本事是有的,就是比较小心眼,喜欢搞内斗。

历史上他当上齐国丞相之后,害怕田忌的地位超过自己。

想方设法地在齐王面前说坏话,把田忌排挤走了。

而相比较之下,蔺相如为人大度,根本不挑事儿。

就算廉颇主动挑衅,他也能为了大局避让廉颇。

最终上演将相和。

所以这两个人,明显是蔺相如更好。

但是这个邹忌也不能不用,这还是第一个主动从其他国家官场上跑来投奔的,于情于理,千金买马骨,也要用他。

至于他劝阻女王不能去邯郸的事情,林安倒是没觉得怎么样,毕竟这也算是尽臣子本分吧。

当然了,林安还不知道邹忌在打女王的主意。

要是让他知道了,肯定就不纠结了,给老子死!

所以林安决定给他个廷尉的官,属于九卿之一,地位仅在三公之下,也是高官了。

权责是掌管全国司法审判。

然后就是各国使者的来访,都是来示好的。

林安都逐一接见了一下,陪他们瞎聊,都是没什么营养的。

嘴上说的好,林安也不会信,现在说的好好的,到时候该打不还是要打。

只有像卫国和赵国这样,建立了盟约的,这才有约束力。

然后就是组建骑兵的事情,赵武灵王还是很厚道的,送的1万匹马都是良马,没有老马瘦马。

所以林安的打算就是组建5000骑兵,一人双骑,3000重骑兵,2000轻骑兵。

以卫国的国力,组建再多,就养不起了。

军事上的事情,还是要和臭妹妹商量一下的,毕竟她是太尉。

于是林安找来了卫素莹和赵云,提议组建骑兵的事情。

卫素莹也不反对扩军,她是觉得5000骑兵耗费太大,效果可能还不太好,不如组建车兵。

她这么想倒也没太大问题,因为这时候没有马鞍,没有马镫,更没有马蹄铁。

大多数士兵,仅仅是想要稳稳地骑在马上,就要练习好久,更别说还要有一手射术,训练周期很长。

当然了,论骑兵,赵云自然是非常好的骑兵将领。

然后骑兵装备的事情,正好林安可以解决。

所以在林安后来命人打造出几幅骑兵装备,演示之后,确实效果不错,卫素莹也赞同了。

赵云也获封将军,组建统领5000骑兵。

本来卫国就有3万常备军,濮阳保卫战之后又扩充了一万,总共有4万了。

现在再组建5000骑兵,就有4万5000大军了。

当然了,陷阵营是特殊部队,不能以常规军队数量去衡量。

尤其是重骑兵,林安更是期待。

这可是冷兵器时代男人的终极浪漫。

人马皆着重甲,冲锋起来,势不可挡。

在这个大多数骑兵连马鞍都没有的时代,相信卫国重骑兵一定能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军队的事情搞完,剩下的就是民生经济了。

如今高产粮种已经种植下去,还不到收获的时候,急不得。

各个城池的城墙修建得也差不多,路还在修。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卫纸已经风靡天下,不仅商队获利很多,其他国家都有派商队来采购。

目前来看是挺不错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如今战争的形势已经从春秋的排位赛,变成现在的淘汰赛。

打不过,国就没了。

所以还是要积累更多财富,有了钱才好吸引人口。

卫国其实不是很缺地盘,主要是缺人,没有足够的人,就难以扩军。

如今卫国90万人,将近5万军队,已经很吃力了。

军队人数再多,就要影响民生经济建设了。

现在的人口密度,远远比不上后世。

人口这么稀少,主要还是现在的粮食产量跟不上,养不活这么多人。

可是等到林安的高产粮种收获几次之后,完全可以养活更多人。

那就可以吸收更多人口了。

说起来也好久没见到自己的徒弟邹月了,师傅都回来了,她也不来看看,真是该打。

所以林安来到了科研院,看看邹月的玻璃研发进度如何。

顺便就是想要让她看看能不能联络一批墨家弟子。

林安觉得,像秦国那样,大搞军事主义建设也不太好。

你要么就在前线拼命打仗,要么就在后面拼命生产,国民全是工具人。

大家也是需要娱乐,需要放松的嘛。

所以林安打算在濮阳搞几个娱乐性的地标建筑,供大家放松一下。

这就需要专业人才设计了,墨家子弟就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