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全民教育推行的好处(1 / 1)
“国师朕不是很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必然联系?联系在哪里?”
陈珂继续说道:“自古以来,文字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交流。”
“但是自从文字诞生以后,统治阶层都文字当做了控制百姓、愚弄百姓的工具,识字率永远集中在最顶层的那一部分人手里,百姓们根本就看不懂文字。”
祖龙点头。
这个现象在春秋战国也好,还是在往前推,夏商周这些时代也好。
文字的传播永远都集中在头部那些人手里面。
下面的底层百姓根本就没有接触这种文字的渠道。
祖龙闻言:“这不是挺好吗?百姓知道的越多,他们就越容易造反?”
“造反跟识字率没有必然的联系。”
“百姓吃不上饭,才是滋生造反的根本原因。”
“一句话,陛下你难道不希望自己的百姓聪明一点?”
一句话让祖龙皱起了眉头。
他很忌讳这句话。
因为他所接受的教育。
他所看到的。
他上一辈人的统治手段,都告诉祖龙。
下面的百姓越愚蠢越好。
要是聪明了,他们就会胡思乱想。
看到祖龙脸上的不悦,陈珂就知道,祖龙不高兴了。
但是他没有因为祖龙的不高兴就不说话。
“陛下,本座之所以会说现在的朝廷,特别是京城王气黯淡,除了说明您身体之前不好,您会驾崩这些,最大的原因是您现在的统治方法出了问题。”
陈珂必须先让祖龙的思想改过来。
果然一提到王气黯淡,立即是认真了起来。
“国师,难道王气黯淡,还与百姓识字与否有关?”
“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有间接的关系。”
陈珂摇摇头。
“陛下,我记得您上次提到那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说过,那是没本事的皇帝,才会把其他的思想摒弃,那本座倒是要问了。”
“您天天统治的是一群弱智,那怎么能显示得出您英明睿智呢?”
一听这话。
祖龙语塞。
这个……
这个……
祖龙一下就尴尬了。
“陛下,本座这里再给您举个例子,给您说一个小故事。”
祖龙点头:“行,国师讲来!”
“话说在某一个小国,他们的百姓以种田为生,有一天两个百姓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皇帝。”
“其中甲就说了,你说皇帝老儿在皇宫里面会过着什么样的奢侈生活?”
“乙就说了,皇帝一定是天天吃面条吃馍,吃到饱。”
祖龙听了之后嘴直咧。
啥呀,哪有那么没有出息。
天天吃面条天天吃馍的。
陈珂继续讲:“那个甲又说了,不止不止,皇帝一定用金锄头锄地呢。”
故事很简短,情节很简单。
陈珂问:“陛下听了这简短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祖龙哈哈大笑:“见识浅薄,胡思乱想。”
陈珂一拍桌子:“对呀,陛下,造成这些人见识浅薄,胡思乱想的根源在哪里?”
祖龙一时讲不出来。
陈珂继续说道:“思维,坐井观天的思维。”
“他们脑子里没其他的东西,就只知道吃喝。连干活都想着,皇帝一定是用金子打造的锄头干活。”
“这样的百姓为什么容易造反?”
祖龙摇头。
“百姓关注的东西太少,只关注吃和穿,一旦这两样东西缺失了,他们就起来造反。”
“这些百姓很天真,他们以为自己吃不上饭,只要造反就有饭吃。”
“这种思想又是谁给灌输的,就是那些有意想通过混乱让百姓起来造反,使自己得到最大利益的人。”
“而那些人往往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文字,懂得蛊惑的人。”
“这些人少,但危害性非常大。”
祖龙闻言。
大感吃惊。
陈珂慢慢解释。
而且一旦知识全部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面。
这种危害性就越大。
百姓们见识浅薄呀。
一旦天下有变,有学识的那帮人跟他们讲,只要你们站起来造反,杀掉了皇帝,你就有能天天吃面,天天吃馍,就能用金子做的锄头锄地,他们就会站起来造反。
“所以,陛下您从这个例子里面推测出了什么?”
祖龙捋着胡须深深的思考着。
“天下的百姓容易被煽动蛊惑,只要有人给他们编造美梦,这些人就容易冲动。”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识字率。
识字率提高之后,让他们看书,让他们明白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怎么思考,让他们不要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
虽然他们一时间会聪明一些。
但是聪明人往往而更懂得考虑利与弊,更懂得权衡,更不容易造反。
反而是什么都不考虑的人,容易被人牵着鼻子去造反。
“而且陛下,您要知道全民教育之后,所有百姓有知识有学养,这中间就会不断的涌现出治国人才。”
“这些人才不用您千辛万苦去寻找,他们会自己主动的站出来。”
有能力的主动的站出来,用于治国,则天下会更加的繁荣。
而且这样的人越多,那些集权的人就越少。
那些豪强贵族的权威就会被削弱。
他们的高贵性,独特性就会泯然于众人矣。
讲了上面的那一通。
祖龙的眼睛已经发亮了。
陈珂道:“有这些好处,陛下您还不愿意去做吗?”
祖龙站了起来,在听完了陈珂的这一番话之后,很是震惊。
一时间也很迷茫。
走来走去都下不了决定。
接着陈珂又说了:“陛下,咱们是要让秦大秦的黑龙旗,插遍全天下。”
“到时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来管理土地。”
“依照咱们大秦的的局面,就算是咱们打下了全天下,都没有合适的人才去管理,到时候您又该怎么办呢?”
“国师所言甚是!”听到陈珂的话,祖龙沉默。
接着陈珂再次说道:“陛下您乃千古一帝,纵然大秦的百姓个个都是有学识有涵养,难道您还能驾驭不住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