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两江总督(1 / 1)

加入书签

朱宏三坐在龙椅上看着佟养甲和马济远互相抹黑,气的大声说道:“两位先生停一停吧,现在是御前会议,不是解决你们个人恩怨的,有什么事回去你们自己解决!”

佟养甲和马济远看到皇帝生气,都不在说话,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看着这两个老家伙不说话,朱宏三接着问道:“除了佟先生和马先生,其他人有什么意见?”

闽浙总督李植出列说道:“陛下,臣认为应该先打浙江。浙江全省现在只有几个府城还在满清手中,距离舟山不到五十里的宁波府城都在我们手中,只要大军登陆,必定能势如破竹。可是从长江直接攻打南京,虽然能省不少时间,但是太危险,如果满清真的在长江北岸埋伏大量兵力,那我们很有可能全军覆灭。反之在浙江登陆就没有这么些麻烦,所以臣建议在浙江登陆,打响第一枪!”

李植久在浙江,他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朱宏三听完点了点头。

“钱先生,你的建议呢?”

钱谦益作为南直隶常熟人,当然想早点解放自己的家乡,但是事实摆在面前,从长江直接攻打南京确实危险。再加上钱谦益和佟养甲现在是盟友,不替他说话有些不好。

“陛下,臣也认为佟大人说的对,还是从浙江开始为好!”

听自己手下人大部分都同意打浙江,朱宏三不再犹豫,说道:“好,既然如此朕意已决,今天是九月二十一日,九天后,十月初一大军开拔直接攻打杭州府!”

马济远看到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心有不甘,站起来说道:“陛下,南直隶作为京师重地,臣认为再设一个巡抚为好!”

朱宏三听马济远这么说也很有道理,毕竟南直隶十八个府,并且还是全中国的经济中心,这种地方还是设立多个首长为好。

“马先生,你有什么好人选吗?”朱宏三听马济远这么说就知道他有人选,毕竟马济远是自己岳父,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朱宏三也决定只要这个人选还不错就答应他。

“陛下,臣推荐弘光朝应天巡抚张国维担任此职,张大人多年担任地方官,行政经验十分丰富!”

张国维朱宏三见过,今天还来了。以前张国维担任应天十府巡抚,并且在满清占了南京后带领军队在苏州一带抵抗,不过张国维是个行政官员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几万军队被当年的李成栋打个稀里哗啦,没办法张国维只有流落到舟山,成了李植手下的一个幕僚。

张国维听马济远举荐自己心中一动,当年他可是拥护鲁王的,本以为到了神武皇帝这只能担任一个御史什么的闲差,没想到自己的同年马济远这么给力,举荐自己出任应天巡抚。

朱宏三刚要答应马济远,边上佟养甲站起来有话说。

“陛下,应天巡抚属于京畿重地,臣觉着还是用一个老实持重之人为好,臣举荐建设部侍郎陆士元为应天巡抚!”

陆士元正是佟养甲担任琼州知府时的同知,和佟养甲处的算是不错,这几年佟养甲也十分照顾他,在去年保举他升为建设部侍郎。陆士元是崇祯二年的进士,资历上没有天启二年的张国维强,但是好在陆士元登上朱宏三的船时间早,现在是从二品侍郎,升为正二品的巡抚倒也够格。

“佟养甲,你推荐的什么人?以前只是一个同知,怎能胜任应天巡抚这种重要岗位?是不是你佟养甲和陆士元有什么勾结?”

“马济远,我和陆士元倒没什么勾结,你和张国维是同年这个不假吧,你推荐同年算不算任人唯私?”

朱宏三听着马济远和佟养甲又开始打嘴仗就头疼,这可怎么办?朱宏三突然想起来为何不把应天一分为二呢?后世安徽和江苏二省不就是分开的吗?

明朝初年承接蒙元的行省制,但是实在不方便,蒙古人为了不使汉人造反,在行省划分上不按照山川地形设置,而是将全国打乱重分,当然这在维护国家统一上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和平时期交通就成了大麻烦事。所以到了明朝对元代的行省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两京十三使司制。也不知道朱元璋那个神经搭错了,在一个省里非要弄出三个互相不管辖的使司制,再加上中国人办什么事喜欢扯皮,弄得中央很多政务推进不下去。

这样在明中期为了更好的管辖地方,开始设立巡抚制。巡抚一开始并不是地方首长,而是和中央特派员一个性质,是为了具体什么事情而下派的中央官员,事情办完后要回到中央。但是随着各省的人口增多,再加上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各个省事务开始增多,朱元璋定下的那种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开始不合时宜,所以巡抚制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地方官。

但是这个明末的巡抚和清代的巡抚还不一样,明末巡抚制不一定一个省一个巡抚,可能一个府就设立一个巡抚,也可能十好几府才设立一个巡抚,张国维就是一个例子,他担任过十府巡抚。

可是清代巡抚就不是这个样子,在清朝中叶,巡抚成了定制,也就成为一省最高长官,掌管一省所有民政、财政、司法、军事大权,权力比后世的省长还要重,毕竟后世的省长没有兼任省军区司令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