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9章 万万没想到(1 / 1)

加入书签

丰城县,位于南昌府的南部,紧邻赣江东岸,距离南昌城不到二百里。丰城县因为地处要冲,物华天宝,自古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直到现代也是全国经济百强县,浙赣铁路、京九铁路、沪昆高速、赣粤高速等交通要道都从其境内经过。

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繁荣注定要被破坏,楚军进入江西后,谭泰就率大军驻守丰城县,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方圆百里内一片萧条,大白天走半晌,几乎碰不上一个百姓,放眼所及,除了大片大片抛荒的田地以外,只有星罗棋布的清军营垒,以及纵横交错的壕沟,像大地上突然出现了一道道深深的伤痕。

这天午后,一艘清军战船驶入丰城县码头,靠岸后绑住缆绳,搭好跳板,从船上下来了十几个人,为首的中年武将相貌堂堂,颇有几分威严气概,头上戴着二品武官的红顶子,正是清军水师副将夏建仁。

丰城县以南的清军水师都算夏建仁的下属,所以他在码头上很威风,随口下个命令,就有一大群水师官兵跟着忙活起来,诚惶诚恐,小心伺候,生怕他挑毛病,找麻烦……幸好夏建仁很快就离开了码头,似乎另有要事。

离开码头,夏建仁带着几名下属,直奔丰城县城,来到西门,才发现守门的清军都换成了八旗兵,出入检查也严格了许多,气氛显得很紧张。

验过堪合腰牌,顺利进入城门,来到谭泰的营廨求见,等了一会,里面出来一名八旗低级军官,把他们领到偏厅。

“你们在这里候着,大将军正在议事,很快就会出来。”

那个军官板着脸,好像谁欠了他两吊钱一样,简单解释了一句,就转身自顾走了,连水都没倒一杯。

在水师里是大爷,到了这里是孙子,夏建仁早就习惯了这种角色转变,向那八旗军官的背影抱拳叫道:“多谢,多谢这位将军,您老慢着点儿啊!”

等那八旗军官走远,他转过身,得意地一仰下巴,对手下人问道:“怎么样,我这两句京腔还地道么?——‘您老慢着点儿啊’,注意,尾音要往上挑,得卷着舌头才能说出来,我练了好几天呢。”

“您老?您老还真有闲心!”

师爷邓五哭笑不得,皱着眉头说道:“谭泰大将军急招您来丰城县,还在文书里责问,为何在丰城县以南留下了二百多条船,不知将军何以作答?若是追究的话,这可是违抗军令的大罪,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呢!”

夏建仁收了李成栋的厚礼,在丰城县以南留下了一半水师,谭泰知道后非常奇怪,按照原定计划,水师应该立刻返回南昌,所以命令他立刻赶来,询问原因。

“嗨!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件事我心里有数。”夏建仁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当初收下李成栋银子的时候,他早就想好了托词,后来又碰巧赶上两件事,都是老天帮忙的好事巧事,夏建仁有绝对的把握,不会受到谭泰的惩处……

同一时间,谭泰也正在询问这件事。

“黄先生,你当年在左良玉军中效力,打仗的事情也不是外行,你说说看,刮风下雪的时候船就不能走了,有这个道理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点着桌子上的一封信,那是夏建仁给他的回信,信里解释因为天降暴风雪,船只损毁严重,所以才留下一半水师。

坐在他对面的,是消失了很久的黄澍。

黄澍本来是湖广巡按御史,和左良玉同属于东林党阵营,因为和马士英在金殿上大打出手,成了弘光朝风云一时的政治人物,后来跟随左梦庚投降满清,却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混的很不如意。

官场有官场的规则,满清官场也是一样,黄澍和当朝首辅撕破脸动手,已经违反了官场上的潜规则,投降满清之后,没有人敢重用他,只给他一个四品地方官,一干就是三年。这次谭泰南下,黄澍觉得机会来了,到处钻营打点,毛遂自荐,终于得到一个参赞军务的任命,打算捞些军功,再往上爬一爬。

参赞军务,实际上就是当参谋,肚子里总要有点货色,黄澍这段时间专门恶补,把几本兵书背得滚瓜烂熟,如果问些大而化之的战略问题,肯定能够引经据典,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听谭泰问起具体的水战问题,却感到很有些怵头。

不懂啊!

水师的勾当,只有那些粗鄙武将才知道,斯文人谁关心这个?但是大将军既然问起,又不能不答,而且要回答得干脆利落,语气上不能有半点犹豫。

“此事确有可能!南方少雪,战船若是疏于保养,骤然遭遇风雪,很容易损坏,不要说桅杆折断,就是船帆甲板有些破损,都不宜继续行驶,应当暂避几日,夏将军所为并无不妥。”

“噢,原来是这个样子。”谭泰顿了顿,又说道:“我就是有些奇怪,坏上几条船说得过去,哪有二百多条船一起坏掉的道理?”

“这个……,倒也不奇怪。”黄澍一副内行人的模样,分析道:“我大清原来并无水师,如今的水师都出自前明,船旧兵惰,沉疴已深,前几日的风雪又那么大,才捅个这么大的篓子。”

“有道理!”谭泰点点头,笑道:“倒也是巧了,这两天战事吃紧,夏建仁留下两百条船,正好派上用场,既然他不是有心抗令,就不用责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