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3章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1 / 1)

加入书签

渡过一个缠绵的新婚之夜,汪克凡早上一起来,就听说黄宗羲跑了。

肯定不能再去追,黄宗羲的身份在那搁着,如果他就在跟前,偶尔来横的可以,他既然已经跑了,就不能明目张胆派兵去追,否则传出去会被人骂死。

这件事李玉石肯定有责任,小伙子臊眉耷眼的向汪克凡请罪,汪克凡绷着脸,把他狠狠骂了一通,但是转过身后,却忍不住觉得好笑。

也是被气得笑了。

黄宗羲到底学过兵法,竟然在自己成亲的日子逃跑,真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偏偏他还跑去桂林,还会和自己见面。

等到了桂林,一定要当面质问他,堂堂的黄梨洲,怎么连基本的礼节都不讲了。

说走就走,汪克凡辞别家人,带着篆姬和随从一起动身,前往桂林,和他一起走的,还有顾炎武和王辅臣。

临走这天,王辅臣差点迟到。

他实在舍不得走,汪克凡送了他一所富丽堂皇的大宅子,里面还有两个大美女,在这所宅子里睡了一晚后,王辅臣简直再不想离开长沙。

不过他到底是当兵的出身,最后关头还是及时赶到,没有耽误航船出发的时间,不过到了船上后,却失魂落魄的打不起精神,一颗心早就飞回了长沙。

这次前往桂林,汪克凡没有在途中多做停留,航船顺着湘江一直驶到永州府,然后从陆路进入广西,到全州再次乘船,离桂林就不远了。

这一路上,汪克凡和顾炎武的交流变多了,已经跑掉一个黄宗羲,剩下的顾炎武当然要看紧。

“黄梨洲么?他会回来的。”顾炎武和黄宗羲之间有过一次深谈,所以自信满满。

“哦,何以见得?”汪克凡突然直起了身子。

“不过是欲擒故纵之计罢了,黄梨洲对军门多有推崇,若能在湖广寻到晋身之机,他是不会错过的。”

“晋身之机么?湖广最不缺的就是机会,黄梨洲只要愿意,我给他这个机会!”汪克凡欣喜之下,声音猛的拔高。

黄宗羲这个人,在政治理论上很有一套,而且有强烈的“虚君”思想,将来可能有大用处。

作为东林党骨干,黄宗羲的屁股一直坐的很歪,但却是个反清复明的实干家。

历史上在顺治年间,他一直都是个被满清悬赏捉拿的通缉犯,屡次参与反清斗争,只是因为名气太大,有人保护,才屡屡逃脱。直到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政权覆亡,郑成功东渡台湾,黄宗羲感到恢复事业已经无望,于是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半生致力于讲学、著述事业。

但也必须指出,黄宗羲这个人晚节不保,对康熙屡次献媚,以“圣天子”歌功颂德,甚至在悼念亡父的祭文里都不忘拍上一记马屁,绝不是所谓的虚与委蛇。不要忘了,封建士大夫以孝悌为重,悼念亡父的祭文必然是真心话,晚年的黄宗羲,已经和满清妥协,真把康熙当成了“圣天子”。

人都是矛盾的,一个人学问越大,性格就越复杂。

不过话说回来了,到了康熙中期,反清复明已经没有可能,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已经变了。作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妥协以求自保,从刚烈变成懦弱,虽然让人不齿,但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过程肯定是非常痛苦的,黄宗羲的内心受到过何种煎熬,不得而知……

汪克凡出神片刻,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对着顾炎武笑道:“抗清大业,千头万绪,本镇思贤若渴,一时忘形了。”

“无妨!军门正当少年,却整日里不苟言笑,今天能这样露出真性情,我倒觉得更亲切些。”顾炎武应了一句,突然收起笑容,正色说道:“黄梨洲临走之际,托学生问一句话,还请军门诚恳回答,千万莫要欺心。”

“你说。”汪克凡点点头。

“黄梨洲所问的,就是军门所图,究竟为何?”顾炎武有些为难地开口,接着说道:“其实我也想知道,军门是在做什么?学生与军门相识于萍末,有些话交浅言深,倒不该说的,但眼下山河沦陷,神州陆沉在即,等不得再躲躲藏藏。在江西和湖广走了这一遭,所见所闻让我大开眼界,楚军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军门所作所为于国家有大功,任谁都要承认的。”

他顿了顿,又说道:“但看得多了,学生却有些疑虑,军门与士绅豪门为敌,不尊朝廷号令,蓄养十余万大军,若在太平年月,这是作乱之道,当此乱世,则为枭雄之路……汪军门,你到底要做什么?”

书生气!

汪克凡身边的人,看到的,听到的,都比顾炎武多得多,但是从来没人敢问出这句话。只有一身书生气的顾炎武,包括已经溜号的黄宗羲,才会直言不讳。

周围突然静了下来,只有江水打在船帮上,发出轻微而不断的响声,汪克凡看着顾炎武,脸上突然露出了微笑。

愿意问出这句话,就是说明,他和黄宗羲愿意和自己交心了,这两个人都有强烈的轻君虚君思想,绝不是对皇帝愚忠的文人士大夫……换句话说,顾炎武此时虽然唇枪舌剑,面色冷峻,其实却不是兴师问罪,也不是祢衡骂曹,其实却是……

是一种试探!

“我所求的,就是黄梨洲昨天说的那句话,要是我没有记错,这话其实出自亭林先生吧——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