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您是什么身份?(求鲜花评价)(1 / 1)
这么多手下看着,王曦的脸也挂不住。
从怀里摸出一叠大明宝钞就放在了布包里。
嘴上乐呵呵道:“小小心意,比不得蓝大将军和皇孙,金爷海涵!”
金皖也懒得再计较,吩咐良辰将布包收起来。
良辰将王曦给的宝钞拿出来,放在了自己的贴身口袋里。
王曦并未在意良辰的举动。
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金皖身上。
“金爷,咱这镇抚司的血还没洗干净,味道正冲。
您来这儿,有何贵干?”
明知故问。
金皖回道:“西平侯府的晚辈进了您镇抚司的衙门,我来接人的。”
王曦的笑容慢慢收敛。
接人?
说的轻巧!
镇抚司你家开的吗?
想来想来,说走就走?
真以为叫你一声金爷,你就是爷了?
朱元璋连个身份都没给金皖。
最大可能就是金皖的身份根本见不得人。
这样的人,即便真的身份尊贵。
手握权力的人,也能想办法让他生不如死!
就比如朱允熥,正儿八经的嫡皇孙!
还不是活在朱允炆母子的阴影里?
提心吊胆,担心受怕,就怕有一日朱允炆即位,会将他囚禁或杀害!
而金皖,不过是仗着有朱元璋撑腰。
但老爷子六十多了,还有几天好活?
所以金皖这么嚣张的话,让王曦很不爽。
“金爷,锦衣卫做事是讲国法的!
咱们抓人自有抓人的道理,案子没审完,怎能轻易放人?
再者说,金爷您究竟用什么身份来管锦衣卫的事。
本官还有点迷糊,不然金爷给指个明路?”
……
蒋瓛离开西平侯府,转身就去了镇抚司的案册库房。
所有洪武二十三年的案册都被他翻找了出来。
从头开始,一件件一桩桩的翻看。
越看越心惊肉跳!
自洪武二十三年开始,锦衣卫共计办案七百二十一桩!
平均每天就有一个案子在侦办。
大明有这么多作奸犯科之人吗?
胡惟庸和李善长案虽然牵连甚广,死了几万人。
但大多是受主要人物牵连被夷三族,诛九族。
这些人当然不会单独成案。
就胡、李案来说,能单独成册的两三百人就顶天了!
这多出来的几百,办的是什么东西?
蒋瓛感觉脑袋一阵眩晕。
指挥使这个位置,主要还是对朱元璋负责。
除了大案要案,其他的细枝末节蒋瓛不会多管。
否则,累死他也玩不转!
脑海里浮现出金皖提醒他的话。
“过犹不及。”
锦衣卫如今的举动,太过了!
蒋瓛思绪混乱,有些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锦衣卫本是皇爷手上的一把利剑。
如今这利剑开始胡乱伤人,朱元璋会怎么做?
断剑求稳?
想到这里,蒋瓛手上的案册哗啦一声掉在了地上。
因为他知道,自己猜对了!
朱元璋应该准备对锦衣卫动手。
亲手毁了这个他一手创办的特务机构!
这要放在以前,蒋瓛根本不会朝这儿想。
因为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注定了他从不为别人妥协。
但如今形势变了!
朱元璋已经六十四,下一任帝国的统治者会渐渐上位。
帝国需要稳定,需要长治久安。
像锦衣卫这样,既有巡捕稽查权,又有办案权的机构。
权利太大了!
无论是勋贵还是官员,又或者百姓,都不能长久的生活在恐惧之下。
所以,裁撤锦衣卫,应该是朱元璋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
想通一切的蒋瓛,有种大祸临头之感。
裁撤锦衣卫,那他又该何去何从?
更别说这些堆积如山的案册,里面有多少血淋漓的冤家错案。
都是锦衣卫为了向朱元璋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而生办出来的案子!
如果朱元璋开始清算,那他能逃得过吗?
帮助皇爷办案这么多年,谁手上是干净的?
卸磨杀驴这种事,老朱干的一向得心应手,毫无负罪感!
所以,蒋瓛有些迷茫。
大势所趋下,他该如何做,才能保住这顶官帽和性命?
恐怕最终的落脚点还在金皖身上。
这个人,是蒋瓛的一线生机!
想通了的蒋瓛,准备再去一趟西平侯府。
却突然听说金皖来镇抚司要人。
王曦的手下,抓了西平侯府的后辈!
蒋瓛听完,一掌就拍在了桌子上。
“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