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们练武我修仙?(1 / 1)
永昌侯蓝玉?
接我回京?
朱沐英闻言眉头轻皱,他不明白。
大明的永昌侯为什么会来蜀山接自己回京?
其实不怪朱沐英不清楚缘由。
他来蜀山的时候,年仅三岁。
在蜀山一住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间,从未有一人提及他的出身。
朱沐英一直以为自己和一些师兄弟一样,都是被长老们捡回来的呢。
闻听外门弟子的通禀,朱沐英当即开口否决:
“我不去,一与那永昌侯不熟,二来我还没学透蜀山绝学呢。”
听着朱沐英的话,几位长老的胡子都是一阵抽动。
他们连忙开口说道:
“沐英啊,你天赋异禀,避世修行多年已经足够,该是下山历练的时候了。”
“是啊沐英,出世是修行,入世也是一种修行。”
“沐英,你天资如此过人,竟然不愿下山,莫不是怕了那凡尘修行?”
几位长老又是夸赞又是激将。
生怕朱沐英不愿下山。
这小祖宗在蜀山上这些年,没有一天是消停的。
修行起来闹出的动静叫人根本无法安然入定清修。
这些蜀山长老们苦于朱沐英良久。
眼下有人来接,他们自然是送瘟神一样的想要赶紧送朱沐英下山。
长老们的劝说,朱沐英充耳不闻。
在整个蜀山,他只听两个人的话。
一个是师父酒剑仙的,一个就是掌门。
因为,整个蜀山内,只有他们两个对自己是发自真心的好。
见朱沐英对长老们的劝说没有反应。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掌门轻抚胡须,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沐英,诸位长老说得有道理。以你的天资,在蜀山修行十四年已经足够。再待下去,心境、修为也不会有多少提升。你该下山入红尘,渡红尘劫了。”
闻听掌门所言,朱沐英偏头看向自己的师父。
大明皇帝为了马皇后的事情,没少派人来蜀山请掌门出山。
现今,永昌侯来蜀山接朱沐英回京。
这说明,马皇后恐怕已经病入膏肓,只等着看朱沐英一眼了。
这些事情,酒剑仙心中明了。
若这最后一面没有见到,不仅是马皇后临终憾事,同样也会是朱沐英一生的心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结就会演变成心魔,对朱沐英的修行造成极大影响
更何况,长老们与掌门说得很对。
在蜀山修行十四年对于朱沐英来说已经足够。
再留在蜀山,也不会多少精进。
只有下山入红尘,对朱沐英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此,酒剑仙并没有阻拦。
他冲朱沐英点了点头。
见师尊都点头有应允,朱沐英这才答应:
“既如此,那我便随那永昌侯一道回去,看一看这红尘!”
说着,朱沐英冲掌门与酒剑仙恭敬行礼,致谢道:
“弟子朱沐英,感谢蜀山十四年来的栽培!”
“弟子去也!”
说完,朱沐英深深鞠了一躬,随后转身跨出大殿,往山下走去。
酒剑仙冲掌门躬身行礼,转身跟着朱沐英一同往山下走去。
亲传弟子下山历练,做师父的当然要送上一程。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大殿内一众长老皆是长出了口气。
朱沐英这个小祖宗,可算是下山了。
“沐英这个月头下山,该是会遇上不少红尘宗门外出历练的年轻弟子。只盼着沐英下手能轻些,少做杀孽。”
“你怎就知晓沐英一定能比红尘宗门的年轻弟子强呢?”
“我等求仙问道之人,难道还比不过红尘那些习武之人?”
“此间事情,不敢妄断,还请掌门解惑。”
众长老纷纷偏头看向蜀山掌门。
掌门清微闻言轻抚胡须,说道:
“当年我下山历练时便与不少红尘宗门的弟子交好。从他们口中得知,习武之人所求,与你我并不相同。”
“我们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道之极,习武之人乃是追求的人兵合一的体之极!也正因如此,红尘宗门的境界与我们大不相同。”
“红尘中,习武之人由低到高者,境界分别为锻体境、破甲境、金刚境、天象境和陆地神仙。”
“这五个境界之极致,陆地神仙,也不过我等筑基境界而已。”
闻听此言,众长老相互对望,皆是说道:
“照如此说,那红尘中习武之人也不过如此。”
掌门清微摇了摇头,说道:
“不可妄言,我等求仙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敛天地灵气为己用,自然要比红尘中没有觉悟道门的习武者强大。”
“但不能因强大就骄狂,我等求的是脱离六道轮回,求的是长生,而非与凡人争强弱,尔等可记住了?”
众长老闻言皆是颔首说道:
“掌门教训的是。”
不过也有长老好奇询问:
“掌门,您可知红尘中,都有哪些称得上号的宗门?”
掌门清微眉头轻皱,他稍加回忆,开口说道:
“红尘武宗分正邪两派,正道有七大宗门,分别是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华山、丐帮、移花宫。”
“邪道我了解的倒是不多,还记得清的只有星宿派、血刀门、日月神教、明教和灵鹫宫。”
“除却这些,还有类似桃花岛、慕容山庄等等不是宗门胜似宗门的存在。”
“当年红尘历练时,我历劫早,并未在红尘中多留。只到华山看过论剑。本以为会很精彩,可看完才知道,所谓华山论剑,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
敢说华山论剑是小孩子过家家,恐怕这天底下,也就蜀山够这个资格了。
………………
蜀山山门,永昌侯蓝玉站在山门前。
他焦急地来回踱着步子,不时抬头往山上看。
从打传令的蜀山弟子上山以后,已经过去了足足半个时辰的功夫。
心急如焚的蓝玉早已等的不耐烦了。
若非山门前有蜀山弟子拦路,他早冲上去亲自去接了。
对于朱沐英的身份,蓝玉有过好奇。
能让陛下如此急切找寻的人,出身必定不简单。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要接回京的人名叫朱沐英。
姓朱!
普天之下,除了皇亲国戚,试问哪里还有人敢姓朱。
这朱沐英,定然是皇族无疑。
只是不知,朱沐英究竟是哪一支的贵公子。
等待许久,蓝玉终于是等不住了。
他转身冲着山上快步走去。
行至山门,两名蜀山的外门的弟子登时伸手,拦住了蓝玉的前路。
“门后乃是蜀山重地,闲人不得入内。”
“哪一位是永昌侯?”
就在此时,山门之内的石阶上,一名白色锦袍的蜀山弟子居高临下地问着。
循声望去,两名守山门的外门弟子紧忙躬身行礼,恭敬说道:
“拜见沐英师兄!”
“拜见司徒长老!”
沐英师兄?
这锦袍少年就是陛下要接回宫中的朱沐英?!
蓝玉抬眼仔细打量着锦袍少年。
他发现,少年容貌俊郎,与太子殿下有几分神似。
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十分普通。
普通到扔到人堆里,仔细寻找也根本发现不了的程度。
永昌侯不禁心里纳闷。
陛下让自己千里迢迢疾驰蜀山,接的居然是这样一个普通到了极点的少年。
这少年难道是有什么特别之处不成?
偏头看向一旁的酒剑仙,蓝玉瞳孔皱缩。
虽说那人有些狼狈,但透过外表能够明显感受到此人的非同寻常。
那一副看似不怎么健硕的身躯下,定然有着恐怖的力量。
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敏锐的直觉!
蓝玉眼睛微眯,他心中暗道:
“这蜀山还真是卧虎藏龙!”
“哪一个是永昌侯?”
见无人回应,朱沐英又是呼喊一声。
永昌侯蓝玉闻言紧忙说道:
“是我!我就是永昌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