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朱棣、朱允炆、曹正淳皆震惊!(1 / 1)
马皇后病重垂危,这可是天下头一号大事。
朱元璋的孝子贤孙们全都围在乾宁宫大殿外。
上至皇次子朱樉、下至末子朱楠。
可以说除却南巡未归的太子朱标以外,朱元璋的二十五个儿子全都在列。
朱标虽不在,但他的儿子朱允炆却守在大殿前。
朱允炆的父亲乃是太子,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因此,在一众叔叔辈面前,朱允炆表现得异常持重,不卑不亢。
燕王朱棣与朱允炆对视一眼,并未多作交流便相互错开。
马皇后乃是朱棣生母,母后病重他这个亲儿子如何不急?
朱棣当即就往殿外等候传召的太医们行去。
大殿外,一众太医等候传召。
他们这些医官进去一个抬走一个,连续三天,已经有一百余位同僚被砍了头。
太医馆的医官们,都不敢让小学徒跟从了。
不给皇后诊脉死罪,诊完脉也还是死罪。
横竖都是个死,那不让他们这些老家伙来。
那些年岁还小的学徒们,留着小命传承医术!
见燕王朱棣行至近前,众太医相继拱手行礼,恭敬说道:
“卑职参见燕王殿下。”
朱棣没有还礼,他开口小声问道:
“诸公,母后的身体究竟如何?”
众太医闻言相互对视,皆是无奈摇头。
太医馆资历最老的医官长叹口气,说道:
“皇后娘娘气脉断绝,体内寒气淤积若百年寒冰。除非仙人显圣,否则断无转还的可能!”
闻听这老太医所言,朱棣当即便怒了。
高抬手掌,说话间就要一掌拍死这老太一。
他的脾性真跟朱元璋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永昌侯蓝玉,带着一名锦袍少年来到大店门前。
在场众人皆是上下打量着朱沐英,心中满是狐疑。
这少年究竟是何来头?
缘何有资格进着乾宁宫?
要知道,此地可是后宫禁地。若非情况特殊,连皇子皇孙都不得擅入。
文武百官更是没有资格入内。
永昌侯蓝玉能够出入乾宁宫,是陛下传诏。
可眼前这少年是何身份?
他为何能进入乾宁宫?!
朱沐英的出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们全都好奇这锦袍少年的身份。
也不怪这些人不知晓。
十四年前,三岁的朱沐英被酒剑仙带离皇宫,这件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
为了防止有心之人去蜀山寻找皇长孙,朱元璋下令将所有知晓此事的一品以下官员处死。
宫奴老仆更是无一例外,全部砍杀了个干净。
就连当年负责接生朱沐英的接生婆,朱元璋也没有放过。
可以说,除却朱元璋、马皇后与太子朱标及朱沐英的生母常氏以外。
再无人知晓朱沐英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当大殿外等候的一众太医、皇子皇孙们看到朱沐英的时候,皆是皱眉好奇。
东厂督主兼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正淳立身殿外。
当朱沐英踏进乾宁宫大门的第一时间,曹正淳便注意到了这个神秘的少年。
身为半步陆地神仙的武道巅峰强者,曹正淳的感觉十分敏锐。
朱沐英的出现,让曹正淳的身体本能的警惕起来。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动物遇见了天敌一般,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压制。
望着朱沐英的身影,曹正淳眉头紧锁。
此子看着普通至极,为何会让我如此紧绷?
莫非他深藏不露?武道境界强于我不成?!
想到这,曹正淳不禁心中暗惊!
若论武道境界,这天下间能胜过他曹正淳的人屈指可数。
这些人在江湖上都是有头有脸的头一号人物。
不是名门大宗的长老便是掌门。
这些人的名号,曹正淳皆清楚。
可他还从未见过朱沐英这号人物。
看容貌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
即便面对如此多王公贵族的注视,也没有丝毫慌乱,足以见得少年心性之沉稳。
光是这一点,就能说明眼前少年非同寻常!
容貌年轻的武林高手曹正淳不是没见过。
缥缈峰灵鹫宫的宫主天山童姥便是这一号人物。
但眼前这少年与天山童姥不同。
天山童姥只是看起来年轻,但给人的感觉是行将就木的老不死。
而眼前这少年,虽说气质稳重老成,但眼神中那纯澈的少年气是不会骗人的。
这少年,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强者。
十七八岁武道境界便如此高深莫测。
眼前这少年,究竟是哪门哪派的人?
燕王朱棣仔细的打量着朱沐英。
普通。
肉眼可及的普通。
他在朱沐英的身上没有感受到丁点不同之处。
这少年和应天府里那些平民百姓根本毫无区别。
若说真有引人注目的点,也就是少年背后衣袍包裹着的神秘东西了。
朱棣的武道境界虽说不如曹正淳高,但他自幼习武,练至今日,武道境界也已有半步天象境了。
此等境界,对于神兵利器的感知十分敏锐。
虽说用衣袍包裹遮盖,但朱棣能够明显的感觉到。
里面藏着的,绝对是十分强大的宝物!
如此平法的少年居然身怀至宝,让真是暴殄天物。
朱棣当即便萌生了夺宝灭口的想法。
朱允炆同样也注意到了朱沐英。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自己与朱沐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而且,他还觉得,朱沐英很眼熟,十分眼熟。
但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可以说自打朱沐英进入乾宁宫以后,数十双各怀心思的目光便齐刷刷地落在他的身上。
若是换作其他人被如此多位高权重者共同审视,恐怕早已精神崩溃。
但朱沐英面对这些锐利的视线,他视若无睹,毫不在意。
不过,这些人当中也的确有那么几个引起了朱沐英的注意。
分别是曹正淳、朱棣与朱允炆。
朱沐英发现,曹正淳和朱棣是这些人当中实力最强者。
而朱允炆则是给自己一种血浓于水的亲切感。
是现在朱允炆身上停驻片刻后,朱沐英便不再关注。
在人们的注视之下,永昌侯蓝雨快步行至曹正淳面前。
他躬身行礼,拱手说道:
“末将蓝玉,已将朱沐英接回,幸不辱使命!”
朱沐英?!
这年轻人姓朱!
大明天下,除却他们朱氏一族,哪里还会有人敢姓朱?
就连百姓吃的“猪肉”,都要避讳改成“豚肉”。
否则,便会被锦衣卫抓进诏狱!
眼前这少年姓朱,那岂不是说,他也是皇亲国戚?!
可他究竟是谁家的子孙?
看年龄,比朱允炆大不了多少。
这究竟是何人的私生子?
朱允炆眉头紧锁,他想不明白。
燕王朱棣同样疑惑不已。
曹正淳更是心中哑然!
朱沐英?
皇族?!
能够让陛下如此重视,遣人骑快马千里接回。
这朱沐英究竟是何人的子嗣?!
曹正淳想不明白,但他不敢耽搁。
得了蓝玉的通禀,他立刻转身,向大殿内传诵:
“启禀陛下,永昌侯蓝玉、蜀山朱沐英,殿外求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