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 轻取西河!(1 / 1)

加入书签

杨广的亲卫校尉高德儒,是怎么靠一个胡说八道当的西河郡郡丞?

高德儒有一天在皇宫里站岗,看见两只小鸟,特别的漂亮、美丽,是从没见过的种类。

他就报告给他的直属领导了。

领导来看鸟,鸟飞了,没看着......

对啊,鸟有翅膀啊,能等你看嘛?

你再是领导也不行啊!

这个领导不太高兴,就顺嘴忽悠高德儒。

说那两只鸟是鸾凤,乃天降祥瑞。

你高德儒是有缘之人,才有机会看见,我没有这个机缘。

原本就是开个玩笑,结果高德儒信了。

有一回站岗位置离杨广近,把这事说给杨广听了!

皇帝身边那些大臣是什么人?

个顶个的人中龙凤!

没有理由都能奉迎皇上两句,捡到这么个事,那激烈的马屁可就拍起来了......

诸如“古有凤鸣岐山,开周八百年之基业。今天子功业远迈周汉,方有鸾凤来仪,此乃天降祥瑞于大隋也!”

这种话,那是张嘴就来......

杨广听了马屁很高兴,受用之极。

在两鸟落地那块,建了个鸾仪阁,给高德儒也升官了!

这个亲卫校尉就这么来到了西河郡任职。

今天,高郡丞就准备在这,为隋炀帝尽忠了!

.........................................

大唐一万前军在西河郡外集结完毕,列好了军阵,做好攻城准备。

世民派人到城墙之下劝降。

“城里的守军听真,现杨广昏庸,败坏天理人伦。唐王李渊,顺应天理人心......大军所至,所向披靡!”

“然秦王殿下仁厚,不愿大动干戈,无谓伤亡。望尔等明余旦旦之言,速速开城纳降。”

高德儒不愧是亲卫出身,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呸,李渊不过一乱臣贼子耳!食君之禄,不为忠君之事,何敢大言不惭!”

劝降之人再言:“此乃取死之道!”

咻!

一根羽箭差点要了劝降之人的姓命!

“再不滚你先死!”

世民见此情形,只能吩咐攻城。

“全军听令!”

世民转向队伍大喊道:

“杨广无德,天下困苦,今唐王举事,欲救民于水火。”

“将士们,为了天下苍生!”

“破城!”

世民一挥佩剑,一万前军齐声喊杀,拉开队形,分批次开始冲锋!

云梯、冲车混在士兵中间,向西河郡的城门冲去。

城上气氛紧张起来,高德儒呼喊道:“弓箭准备!”

千余名守军搭弓引箭,随着唐军士兵进入射程,高德儒大喊一声:“放!”

城头上箭落如雨,铺天盖地。

唐军举盾防护,继续奋力向前奔跑。

守军的箭阵虽然射倒一些唐军,但唐军人数优势过大,云梯和冲车还是被送到了城墙之下。

云梯架起,唐军蜂拥而上。

轰隆声作响,撞木也开始撞击城门。

上下同步作战,守军人数的劣势暴露无遗!

仅依靠血性的抗争就不起什么作用了。

战局一边倒!

唐军攀上城头,开始与守军短兵相接。

城门处也传来一声巨响,城门告破!

唐军从城门处涌入,前后上下夹击,片刻间,守城方溃不成军!

这种单方面的杀戮很快就结束了。

高德儒力战不敌被擒后,其他守军也没有了抵抗的欲望,放下武器投降了......

世民和元霸进入河西郡,世民开始安排各营约束队伍,不得侵扰百姓。

高德儒五花大绑押到了世民和元霸面前。

甲胄破损,脸上、身上多处伤口。

世民嘘声道:“高郡丞何苦来哉!”

高德儒扭转头不看世民,也不搭话。

“高郡丞,事已至此,不如降唐。我父宽仁,必以礼相待。”

“呸!我生是大隋的人,死是大隋的鬼。让我做乱贼贼子?做梦!”

“高德儒,我好言相劝,你却不知顺逆,来人啊!拉下去斩了!”

世民见高德儒嘴硬得很,不能立为投降的标杆。

也不再劝,命人将他枭首示众!

前军在此修整,等待中军到来。

唐王李渊的中军到后,留下部分人手对西河郡进行接管。

世民进行了战略物资和人员的补充后,率领前军向长安继续行军。

中军、后军继续按照部署和前军间隔行军。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面对李渊起兵,大隋也在行动。

杨广虽然被困扬州,但他的孙子杨侑作为代王,留守在长安。

对于李渊攻克西河郡,要进军长安一事,代王杨侑和朝堂上的臣子们定下对策。

派出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两万,进驻霍邑,死守霍邑这一重镇。

同时派屈突通带领骁果军进河东,从侧面牵制李渊部队。

霍邑是太原通往长安必经之路,若唐军绕行,则先机尽失。

大隋就可以继续调集兵力,拱卫长安。

到时候,李渊大本营太原附近的其他势力,很可能趁虚而入,攻打太原。

李渊前进不能,后方不稳,自然退军。

唐军一路行军,向宋老生坚守的霍邑前进。

元霸这个副先锋官混在前军里,什么事也不用操心,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毕竟第一回经历什么是行军打仗,还是冷兵器时代的......

行军的路上,元霸发现了一件事。

他本以为这种时代的部队,纪律松弛。

会对百姓态度恶劣,强取豪夺,还准备路见不平,展示一波......

结果唐军秋毫无犯,世民对部队的命令里,包含不买不食,乱民者斩等等。

居然是有军纪的!

这和我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大方针不谋而合啊......

果然,成功的君主对民心要求比较高。

智慧啊!

历史上总有蠢笨的势力,破城之后侵扰百姓,杀人抢钱,凌辱女性。

仗着有刀有枪,不把老百姓当人。

那城里的百姓还不万众一心,合起伙来抵抗?

部队对百姓怀柔,得了民心,有了名望。

百姓自然抵抗之心就弱,甚至不抵抗。

朝代更替而已。

只要你不烧杀抢掠,龙椅上的人姓杨还是姓李,跟我有什么关系?

老百姓就图一个安稳点的生活。

不日,前军触霍邑十里。

...........................................................................................

秣兵历马,征战沙场!新书期间,您的每次点击,每个收藏,每一朵花,每一个评价票,每一点打赏,都是对小弟莫大的鼓励。感恩读者大老爷,望多多支持小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