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我自横刀向天笑(1 / 1)
袁世凯和谭嗣同都是大人物,
面对一个六岁小孩,自然不能屈尊先打招呼。
“袁大人好。”
“谭伯父好。”
白景陆愣了一会儿,猛然醒悟过来,赶紧一一作揖。
袁世凯这才回应道:
“小小年纪就成为四九城有名的神医,袁某真是惭愧啊。”
“袁大人客气。”
“百草厅白家在江北人尽皆知,白家有你这样的后生,可以大展宏图。
跟着你师父多学学刀法,
前途无量!”
谭嗣同就随和多了,
他上前一步,摸着白景陆的头,笑容和蔼的说着。
他视王五为亲兄弟,
亲兄弟的徒弟也算他半个徒弟。
谭嗣同越是如此亲切,
白景陆越是怅然若失。
谭嗣同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三岁,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诗后,
在菜市口被砍掉了脑袋。
他属于保皇党,
白景陆对他的信仰并不赞同。
能够拯救华夏的有且只有一个,其他任何道路都走不通的。
白景陆也感慨自己穿越到了华夏身上。
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
两宫听政,
甲午战争,
辛酉政变,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北洋军阀,
民国混战,
抗日战争,
......
只有华夏这种有着五千年文明和底蕴的国家才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随便换一个,早就亡国了。
随着谭嗣同的牺牲,
王五为了劫法场救他,也跟着去了。
而刽子手就是身旁的这位袁世凯。
世事难料,如此神奇。
袁世凯要称帝,
谭嗣同要砍头,
白景陆改变不了。
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改变王五的命运,不让他死在清廷的刀下。
白景陆定了定神,礼貌的回道:
“多谢谭伯父厚爱,景陆受宠若惊。”
寒暄完毕,
王五让景陆陪座,感受一下大人物的气场,做派和行事方法,有助于他早日长大。
景陆主动端茶倒水,从不插嘴一句。
“王兄,此行的目的您已经知晓,不知道给不给袁某人这个面子?”
王五面无表情,显然没有答应。
谭嗣同见状,附和道:
“我大清已经摇摇欲坠,袁大人的北洋六镇新军是唯一的希望。
还望五哥为朝廷分忧,为黎民着想,应了这门差事。”
谭嗣同情真意切,
王五看了他一眼,更加为难。
桌子上放着一个箱子,
箱子里整齐划一的堆放着龙洋,也就是光绪元宝。
这些银元用红绸包裹,50个一包。
足有两千块。
为了凸显改革之意,
北洋新军的军饷一律用银元,也就是光绪元宝。
至于更加有名的袁大头,则是1914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些银元的币值等同于一两纹银,后期价值更高。
不用问,这些钱肯定是袁世凯用来收买王五的敲门砖。
景陆虽然不说话,两只眼睛却警觉的盯着三位看。
不放过任何一个动作和表情。
看王五的神态,他知道王五不想接受这个差事。
碍于谭嗣同的请托,不方便拒绝而已。
景陆对袁世凯没有好感,
见师父为难,
趁着倒水的功夫,故意拿起一包银元。
哗啦,
50个银元洒落一地。
“哎呀,实在对不住,怎么就掉了呢。
师父,这就是朝廷新发行的银元吧?
看起来比银子漂亮多了,嘿嘿嘿。”
王五趁势起身,帮景陆捡钱。
袁世凯见景陆如此鲁莽,
心中大为不悦。
“小孩子好奇是件好事,
但是手脚不利落,恐难吃武行这碗饭呐。”
袁世凯趁机讥讽起景陆来。
景陆顺着他的意思,笑答:
“袁大人果然慧眼识珠,景陆本就对武术没甚兴趣,练来玩玩而已。
我更加喜欢治病救人。”
袁世凯白了他一眼,
本来要劝王五的话被他一打岔,竟不好开口了。
谭嗣同见白景陆竟然当着王五的面说对武术不感兴趣,不禁有些恼了。
“贤侄,五哥乃大清第一高手,能成为他的徒弟,你应该感到荣幸。
千万别浪费了这么好的机缘。
五哥既然肯收你为徒,
看中的一定是你的慧根和天赋,
我希望你不要浪费了老天爷给你的根骨,
否则五哥要伤心了。”
王五知道景陆为什么如此“鲁莽”,心里乐开了花。
见谭嗣同如此苦口婆心,
本欲解释两句,
谁料谭嗣同直接起身,
喊来外面的随从,将他的佩刀拿过来。
谭嗣同拿起佩刀,
递给白景陆:
“此刀名为冬雪,与五哥的佩刀春雷是一对,见刀如见人,还望贤侄以武为根,日日练习,强壮筋骨,
他日阵前杀敌,
拯救华夏与水火。”
景陆本欲拒绝,王五给了他一个眼色,
景陆只好勉为其难收下。
“多谢伯父教诲,景陆铭记于心。”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吐槽:
“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都1885年了,还在当保皇党。
大清救不了中华!”
谭嗣同信仰如此,改变不了。
但是他能为了信仰甘心赴死,这份壮举着实让白景陆佩服。
白景陆接过冬雪,
唰!
抽了出来,寒光四射,
是一把好刀!
“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景陆有感而发,竟不自觉的吟唱出来。
他把谭嗣同的词改了一下,
原汁原味的还是留给这位为了国家富强而献身的壮士吧。
听到白景陆这么说,
袁世凯,谭嗣同和王五心头同时一镇。
他们想不到,这样壮阔的诗句竟然出自一个六岁娃娃之口。
“贤侄再唱一遍!”
谭嗣同激动非常,拉着白景陆的胳膊,满含期待的看着他。
“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景陆用苍凉的语调再次吟唱一次。
“好诗!”
“好曲!”
“好汉子!”
袁世凯为刚才小看了白景陆懊悔,激动的鼓起掌来。
难怪王五会收他为徒,
此子日后无可限量!
“宝刀赠英雄,这是我这些年干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谭嗣同拍着白景陆的肩膀,满脸的自豪。
更加自豪的是王五。
他没有说话,
心里却笃定这个孩子日后一定会将他的刀法发扬光大,传承百世。
三个大人围着白景陆问东问西一番,
各自落座。
袁世凯对此行和看重,
不能因为白景陆打岔就放弃。
他放下大人的架子,
继续开口问道:
“国事举步维艰,袁某愿将一世身价寄托在北洋新军上,还请五哥不吝赐教,让谭兄和我看到黑暗中的一丝光亮。”
王五听罢,赶紧谦虚的回应道:
“王五是个粗人,担不起袁军门的重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