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带领梁山好汉种地(1 / 1)
梁山上。
不知道外界把他们说成妖魔的人。
正忙的热火朝天。
肖自在咋咋呼呼指挥工匠。
“这个点将台修建的大一些,高一些。”
“还有,那个灯笼挂高点。”
“哎呦,这大佛塑的不错,哪位工匠负责此事,是你吧,赏!”
梁山八百人,加上前后的俘虏,现在梁山已经有两千多人。
扩建梁山的速度飞快。
肖自在带着冯宝宝到处检查。
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工匠干活就更卖力几分。
不是感恩他,是害怕他。
他们记得之前有几个工匠不小心弄坏了佛像。
被他抽出脊梁骨笑问:“你感受到了吗?”
这个大王是说杀人就杀人的存在。
特别享受一个生命死去的那种绝望,痛苦的味道。
行走在山峰上。
肖自在看着山田。
那是以前王伦在的时候,组织大伙开垦的山田,种些小麦,已做到自给自足。
此刻小麦枯黄,已被收割。
麦田还荒废着。
肖自在从系统中提出玉米、土豆、红薯苗。
“那个谁,杜迁,你来。”
“大王你找我。”
杜迁戴着草帽跑来。
他负责监督俘虏盖房子。
肖自在将三袋种子交给他。
“这些都是好东西,你亲自种到地里。”
“吩咐下去,让喽啰们保护好了。”
肖自在说着培育之法。
杜迁认真听着。
不听着的后果会被抽脊梁骨。
可以说现在梁山上所有人最恐惧的,就是大王肖自在。
也最盲目崇拜的也是肖自在。
带领他们五百人战胜五千人。
能不厉害吗。
杜迁打开大王给的种子。
玉米?土豆?红薯苗?
听都没听过。
咱也不敢问。
大王说啥就是啥。
大王还说,这三样东西,成熟周期短,产量极高。
肖自在说完后,还不放心。
亲自监督他将三样种子种下去。
“叮,梁山的田地里种下玉米、红薯、土豆,是否开启加速生长?”
肖自在脑海里出现系统的声音。
“加速?”
他打开一块只有自己能看到的面板。
一万积分加速一个月。
一个月内粮食成熟。
“我靠!这么好吗?”
“开启加速。”
肖自在立即下达指令。
“叮,扣除一万积分开始加速。”
“叮,加速中,阳光补充,水补充。”
于是,杜迁看到震惊的一幕。
“叮,玉米发芽中……”
“叮,玉米苗长大了!”
“叮,土豆发芽中……”
“叮,土豆苗长大了!”
“叮,红薯发芽中……”
“叮,红薯苗长大了!”
“大大大,大王!”
杜迁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指着刚种下的种籽,“这这这……”
“呵呵。”
肖自在莞尔一笑:“杜迁,你务必看好,要是这些苗出了问题,我找你算账。”
心里嘀咕:“系统不愧是系统,系统出品必是精品。”
杜迁惶恐应下。
他晚上不走了。
亲自守在地里照看。
眼前的三种苗,肉眼可见的长大。
那个叫玉米的长的越来越高。
绿油油一片,也不知道怎么吃。
叫红薯和土豆的还正常一些。
全是绿叶子爬满了地面。
这是人吃的吗?
杜迁相当怀疑。
难道?
是给牛马羊准备的食物?
杜迁看着地里的红薯叶,土豆叶陷入沉思。
第二天。
又变大了。
肖自在来到地里。
用系统一扫。
“叮,玉米成长12%。”
“叮,红薯成长12%。”
“叮,土豆成长12%。”
“叮,系统加速中,完全成熟还需要29天。”
“是否消耗一万积分,开启双倍加速。”
“双倍加速?”
肖自在看着三万积分。
他两次剿灭官军,抛出建设梁山的开销,还剩下三万积分。
不加速!
“杜迁,照顾的不错,等一个月就是他们成熟的时候,到时候你功不可没。”
肖自在笑道。
“叮,任务发布,石碣庄经过官兵掠夺,百姓们苦不堪言。”
“请宿主送五百斤粮草前去支援。”
“任务完成,奖励积分20000。”
这么多积分。
肖自在瞪大眼睛。
领取任务。
肖自在鼓励一番杜迁。
带着冯宝宝找到阮家三兄弟。
“阮小二,阮小三,阮小七。”
“大王!”
三人跟农夫似的,头戴草帽,裤腿卷起。
正在监工俘虏建造房屋。
肖自在笑道:“我知道你们是石碣庄的人。”
“这次官兵把石碣庄糟蹋的不轻,我听说很多人都没余粮下锅了。”
“你们三兄弟带领五百斤粮草下山救援。”
“是,大王!”
阮家三兄弟感动啊。
这才是好老大。
.....................................
石碣庄。
晁盖摆下宴席。
宋江,雷横,朱仝都在。
晁盖道:“如今梁山威名赫赫。恐怕,短时间内,济州府都不敢再出兵。”
宋江点头,怕是这阵子,济州府都不能安宁了。
“咱们给梁山一笔钱,结交一下。”
“嗯?宋押司……”雷横皱眉。
晁盖,朱仝不语。
宋江道:“为了石碣庄的安危,还是送些钱吧,结交一番有何不妥。”
晁盖附和,“些许钱财,能结交一位绿林豪杰,也是值了。”
他们在屋子里大碗吃酒吃肉。
石碣庄外。
两百官兵正在收敛尸体。
这么多尸体要是不处理掉。
时间长了,是会引发瘟疫的。
“不好!河面上来了好多船。”
“快看,上面旗帜上有字。”
“替天行道?”
“大慈大悲?”
“是梁山的人,梁山魔头来了,大家快跑啊!”
有人高喊一声,仍下收敛的尸体就跑。
而不明所以的两百人一听是梁山魔头来了。
瞬间四散奔逃。
生怕跑的慢了,小命就没了。
河面上驾驶船只来的正是阮家三兄弟。
带着二十艘船,五百斤粮食到来。
看到收敛尸体的官兵。
见到他们落荒而逃。
一个个哈哈大笑。
往常都是山贼见了官兵逃。
哪有官兵见了山贼逃的。
不由得觉得扬眉吐气。
.............................................................
和其它书相比,数据依旧惨淡,难道大家都不喜欢水浒传里的好汉吗?来点鲜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