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属于文远的时代!(1 / 1)
其实文远并没有太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过是想让百姓过的好一点,华夏百姓能在百年之后不受北方胡虏的欺凌,为此文远也不过是有选择的在个别郡县施行屯田,兴建学馆、供寒门学子读书,不过仅仅是这么一些改变,文远知道自己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整个世家豪族站在对立面上,自古人心苦不足,没有人愿意自己独享的特权被别人抢走,文远既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就已经预见了世家豪族会为了私利对自己发动的反扑!
豪族的力量的强大文远能够预料,虽然他如今已经坐拥河北三州之地,麾下拥兵数十万众,不过仍然不能和整个大汉的豪族势力相抗衡。他需要权力,需要自主,而不是成为天子的死忠,为欺压百姓的大汉朝廷不折不扣的效命。
这一点,文远很坚定。
为了恭迎圣驾,几日内,冀并青三州的官员陆续向邺城集中,人数超过数百众,邺城三十万百姓张灯结彩,,欢天喜地、自发的将街道洒扫一番。每日都有临郡、甚至临州的人跋涉几十里数百里来邺城盼着争睹天子之容!
终于,在兴平三年春二月二十七这一天。献帝的车驾远远的出现在邺城城南的地平线上!
“擂鼓!奏乐!欢迎天子驾临、欢迎将士凯旋!”城南十里亭前,文远看见车驾北上,以手示意,身后鼓乐声立时响了起来!
鼓乐声中,文远的心无比激昂,来了!历尽千辛万苦,绵延数月,天子终于有惊无险的来到河北,天子的到来,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文远的时代!
兴平三年初,献帝驾临邺城,诏告天下,迁都邺城,改邺城为邺都,改年号建安,是为建安元年。封张辽为大将军,曲阳候,划下曲阳万户为张辽食邑。开府设帐,招募官属。
封沮授为前将军、领冀州刺史,武城亭侯、张眼为平北将军、阳城亭侯,并州刺史、孔融为安东将军、领青州刺史、都乡侯,张杨封安国将军、兼领河南尹、修城亭侯。其余文远麾下文武将佐二十余人,皆封列侯,冀并青三州文远官员皆有封赏。
这还只是地方官员方面的任命,朝堂之内,文远麾下文武也涌入各个机要部门之中。贾诩因护驾有功封尚书仆射。董昭为侍中、田丰为大鸿胪、崔琰为治书御史,辛毗为尚书。其余冀州治中李历、府库令甄逸、从事李孚、陈琳、阴夔、步骘等各有擢升。国丈董承获封车骑将军,其余一路追随献帝来到邺城的公卿大臣也各有封赏。
此外由于邺城没有宫城,只得暂时辟州牧府给天子暂住,以贾穆为羽林校尉,从冀州战兵中选拔五百精锐忠心之人交由贾穆统领,考虑到邺城人口密集,有口数十万众,已经不能开辟出地块修筑宫舍殿宇,扩建邺城已经势在必行。三月春耕农忙过后,文远立即下令扩建新城!
新城紧邻旧城之北,旧城城墙无需拆除,出入禁城需从旧城北门而入。
新城长五里,宽二里,里面的主要建筑便是便是位于新城中央的皇宫,四周便是密密麻麻的百官官署。
除了皇宫之外,新旧城接连之处还专门辟出一片土地,以修建大将军府。府外设一行营,新迁升的护军都尉王旁统领两千禁兵驻扎于此,一则可拱卫大将军府,一则专司负责新城防务。
文远在冀州素有威望,一道征召壮丁的布告发出,冀州百姓应者云集,旬月之间就有应募之人十余万口,老百姓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早就知道给文远服役吃不了亏,有的甚至不远数百里赶到邺城。
四月,扩建新城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开始动工,冀州百姓干的热火朝天,又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估摸着不出年末,新城就能大体竣工。
安顿献帝的繁琐事务进展顺利,对外的宣传也一刻没有放松。
三月,献帝颁下诏谕,将迁都邺城,封文远为大将军的诏令公布天下,附带着的还有大将军府的一纸告天下士民书。
公文曰:“汉大将军、曲阳侯张辽谨以信义布告天下,天下纷乱,盗寇汹汹,先有阉宦祸乱宫闱、后有国贼董卓、李郭等屠戮忠贤,把持朝政,以至天子蒙尘、朝纲败坏,豪强并起,百姓饱受战祸之苦。幸上天怜悯,祖宗庇佑,天子得脱李郭二贼掌控,历尽艰险,还于旧都。然洛阳残破,不宜驻跸,故迁都邺城,改年号为建安,大赦天下。
辽才疏德薄,却蒙天子垂爱,赐封大将军,辅佐天子处理朝政,辽感激涕零,惟思殚精竭虑以报明主,虽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圣上之恩于万一,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亦无憾焉!然辽深知兴复汉室非为一人之力,若能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则大事可成。故辽谨以此信告于天下,望四方贤达之士不吝来邺投效,但有才学,必得重用。
另今上年纪虽少,然睿智聪颖,日后必为我大汉中兴之主,望各州、郡牧守早日来朝,如听凭号令而行,则仍为汉室股肱,如若不然,则视同叛逆!我冀州带甲百万,良将千员,兵锋所向,必扫平叛逆!望公等以李郭二贼为鉴,慎之!戒之!”
天子诏谕和大将军府行文一出,天下震动!雄踞河北的张辽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权柄滔天的大将军,冀州兵也成了名副其实中央军。本来群雄就无不对张辽心存忌惮,如今他有接回了天子,占据正统大义的名分,天下间还有谁能与之抗衡?
一时之间,天下为之震动,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天下人才开始想邺城集中,如今文远占据了正统的名分,四方有才之士莫不望风来投,如涿郡卢毓、邯郸刘邵、获嘉杨俊等……邺都内外每日来自天下各地前来求官的士人络绎不断,这些人都由辛毗专司负责接待,安排在城中,后来人越来越多,弄得文远不得不在邺都南门外建了一座招贤馆,专门供这些有才学愿意效力的士人居住。
借着这个势头,各地所报之事皆要先报入大将军府,待大将军府有所决断之后才在朝堂上公布执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