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捷报入京师(1 / 1)
《西征记》
作者:血色珊瑚虫
第十一章捷报入京师
大汉建武三年,六月芒种,塞外西域仍旧风沙满天,但在大汉的都城长安,已是一片初夏景象。城外的农民忙着收麦种稻,城内的达官显贵,士人诸生,市民商贾也都换上了夏装,迎来帝都长安最繁忙美丽的季节。
长安未央宫,宣德殿
大汉天子刘朔的此时心情,实在是不错。
刘朔今年不到二十岁,嘴唇上方刚刚蓄起了短须。与他懦弱、苦命的祖父、父亲不同,乱世出身长大的刘朔是个充满活力的青年君主:从小刻苦练武使他骨骼粗壮,高大强健,举手投足顾盼生威;继承于祖父的聪颖,又受多位名师传授,让他年纪轻轻就在经学、政务、兵法、历史、音律等方面有了很高的造诣;十多岁就坐镇前线,亲冒砂石,更让他性格中多了中兴之主特有的刚毅和果断。亲政三年以来,朝廷一方面予民休息、轻徭薄税、恢复国力,另一方面强军尚武、威慑四夷、开疆拓土,使大汉真正有了中兴的气象——虽然这多是朝中一大批能臣良将的成果,但年轻的大汉天子在不断地努力下,也逐渐得到众人的认可,成了帝国真正的核心。
“启奏皇上,申时啦,请皇上用点心吧。”
刘朔好像没听见,继续省阅表章。过了一阵,跪在地上的宫女又说了一遍。他仍然没有抬头,一边拿着御笔在一封奏疏上批旨,一边大声说道:“准。”他在奏疏上的批语也是这同样的一个字,好像他不是在回答宫女,而是在无意中念出来他的批语。宫女便不再打扰他,行了一礼,从地上站起来,悄悄地退了出去。又过了一阵,御膳房的宦官送来了一碗燕窝汤,几盘精致糕点,由宫女捧到他的面前。刘朔这才放下奏章,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端起碗来,风卷残云般把几盘点心就着燕窝汤吃下去,随即离开御案,大步流星径直走出了宣德大殿。门口侯着的中常侍黄秋连忙跟出来说道;“皇上,承明殿外有几位御史台的大人还在等着,是否这就召见?”
“那几个乌鸦有什么好见的,说来说去还不都那一套,什么‘河北地动,此天欲止干戈也。江水横流,此政令失其德也’,嘿,尧有九年之涝,汤有七年之旱,孝武皇帝时,天下也曾地动,朕并不闻尧汤与孝武皇帝有何失德。不见!告诉他们,有事就写奏疏(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上来。”刘朔说完便不理黄秋,自顾自的看起了风景。未央宫的宣德大殿建在一片小丘陵的最高处,殿前可俯瞰长安全貌,视野极佳。过了一会儿,刘朔用手指着西南面说道:“从这边看,上林苑(西汉长安西郊外御苑群,建筑多毁于新末战火,于东汉废弃)那边景色还是这么美!值此初夏时节,碧水与蓝天争色,燕雀与黄莺齐来,朕真想马上到那去看看!”
黄秋赔笑道:“皇上说的是,司马相如上林赋有云,‘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上林苑旧时与未央宫隔衢相望,并有飞阁相连。前朝壮丽,老奴也是向往不已。前些日子,将作大匠尹大人不是上表要重修上林苑么?皇上以为……”
刘朔一拍护拦,正色道:“糊涂的东西!予民休息乃是国策,重修一事花费巨万,岂能为朕独乐而不顾众庶?况且山水之间,朕也可纵情得,何必要大兴土木?尹卿此举也只是闲不住罢了,此事不必再提!”
黄秋忙跪下谢罪,刘朔摆手示意他起来,问到:“皇后现在何处?朕等一会儿想去上林苑骑马,不如叫她同去。”
去年七月,天子终于得尝所望与李秀完成大婚,婚后夫妻感情“甚好”——李秀除了正式场合装出母仪天下的样子,私下里性子仍是飞扬跳脱,常与天子一起胡闹。天子每想到什么新鲜玩意去处,也总是捎上娇妻一份。
黄秋听了大惊,跪下头如捣蒜道:“皇上请三思!皇后陛下如今已身怀六甲,不宜轻动啊,皇上请三思。”
“哈哈,你慌什么,这种大事朕会没分寸么?只是说让皇后同去,又没说让她骑马。”刘朔转念一想,笑道“也罢,以皇后那性子,估计到时也忍不住。你起来吧,皇后现在何处?”
黄秋喘了口粗气,定了定神回答道:“回皇上的话,今日午后,茂乡侯夫人与府上诸人入宫求见,皇后陛下现在应该在桂宫(后妃寝宫,在未央宫北)朝阳殿召见。”
刘朔眉毛一挑,“马家的人来了?那倒是正好!来人,摆驾朝阳殿。”
桂宫,朝阳殿。
李秀穿了件白色锦织襦裙,外罩一件黑色锈金凤袍,头戴凤冠,随意地侧卧在榻上,与茂乡侯夫人董氏说着话。
董氏单名一个芙字,是镇西将军、领破羌中郎将、假节、茂乡侯马超的庶妻。马家自归顺朝廷以来,在镇守西凉、进兵益州、平定诸羌等多次战役中功勋卓著。中兴以后,为表彰马超功绩,天子不但令其镇守西疆,更特地把他封在右扶风郡茂乡,让扶波将军的后人重归故里居住(马家祖籍司隶右扶风郡茂乡)。马氏一族深感皇恩,人人用命,建立起一支令羌戎氐胡闻风丧胆的马家军,这些年将西凉之地守得直如铁桶一般。董氏与马超育有二子一女:长子马秋十六岁,已入其父军中效力;长女马飘絮将满十四,此次就是为了她及笄之事,入宫觐见皇后李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