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 饭票 第一更(1 / 1)

加入书签

张晓蔷小心的从上铺下来了,提起水壶和王子阳一起往外走。

李微对王子阳说:“嗨,你给我捎上,我就不去了。”王子阳点了点头,将李微的水壶也拎上了。

张靓颖拉起蒋婷婷说:“走吧,咱也去,说不定还偶遇一个帅哥,以后就有人天天帮咱打水了。”这两个说完,照了几下镜子,就一起出了宿舍门。

王丹摇了摇头,也拎着水壶出门了。

王子阳问张晓蔷:“你真的是农村的吗?”

张晓蔷点了点头说:“是的,一个很小的村子。”

王子阳疑惑的眼神看着张晓蔷说:“不像,你看宿舍那几个,都没有你漂亮,她们还是大城市的。”

张晓蔷笑了笑说:“人漂不漂亮,不能光看外表,内心要善良干净。”

王子阳说:“你哄我开心是吧?谁第一眼能看到内心里去啊!”

“日久见人心。”张晓蔷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打开水的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队着。真是越不想遇见的人越是在眼前,刘成一把抢过张晓蔷的水壶,拿到了最前边。最前面排的人他认识,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后面的人很多不满。刘成双手合十,露出帅帅的笑容说:“拜托大家,谢谢各位!”

张晓蔷又是一脸难堪的样子。

王子阳还在排着队,张晓蔷只能在一边等着舍友。她对刘成说:“你以后不要这个样子好吗?”

“哪个样子啊?你是学妺,我照顾你是应该的。”刘成一脸坏笑的说。

这时王子阳提着两个水壶出来了。张晓蔷对刘成说:“照顾学妺?”然后她对正在打开水的几个同学说:“大家谁需要帮忙的,这有个同学想做好事。”几个女同学都过来了,围着刘成。

张晓蔷对王子阳说:“走,咱回宿舍吧。”

王子阳看着刘成被一堆女孩子围着的样子,有些不解的表情,想听张晓蔷说几句,可是张晓蔷却一路走着没有说话。

王丹说:“今天大家的饭票还没发,晚饭得自己拿钱去买。”

李微说:“发不发没有关系,一会去看看,这大学食堂的伙食怎么样?”

“好吃了就多吃,不好吃了就少吃,下周来让我妈多做些好吃的带上。”张靓颖不愧是县长的女儿,处处觉得自己的优势性。

张晓蔷拿起饭盒,叫了王子阳一起去食堂,其他几个人也一起往食堂走了。女孩子在一起,就是热闹,不管是斗嘴还是拼家庭,一说起来就是没完没了的。

食堂到了,张晓蔷四周环顾了一下,最后买了一个馒头,打了一份白菜粉条炒豆芽。王子阳看了一圈,却愣在原地了。张晓蔷问道:“怎么了,快买呀!”

王子阳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光买一个馒头吧,明天就可以发饭票了。”

张晓蔷把自己饭盒的菜给王子阳倒了一些,说:“吃吧,别亏自己的身体。”

王子阳感激的看着张晓蔷,两个人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李微、张靓颖、蒋婷婷坐在这两个人的对面。她们三个饭盒里的菜是相当的丰富,丸子、肉片、米饭,边吃还边说着饭菜一般,比想像中的差远了什么的。

张晓蔷没有接话,只是闷头吃着饭。

整个食堂里,热闹非凡,坐满了人。

吃完饭,把饭盒在自来水管下洗了干净,和王子阳拿着空饭盒一路往宿舍走着。

这所大学,看来是有些历史了,高大的雪松一排一排,灌木高大。校园里的路全是红砖铺的,有些年代了。图书馆、大礼堂、教学楼全是苏式建筑。张晓蔷一点一点的看着,感受着这个大学浓烈的文化气息......

晚上,熄灯铃是十点响的,宿舍除了过道,全部漆黑一片。李微有些不高兴的说:“这还真熄灯了,黑乎乎的,这怎么这样呢。

就这样,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住一个屋子,张晓蔷沉沉睡过去了。

早上六点半起来,打水,洗漱,吃早饭,正规流程化的生活开启了。

八点钟,各系按指定的集合地点集合。操场上站满了新生,以系为单位。学校领导作了校训,然后是各系训话、班级划分等等。

最后,系主任让大家下午把介绍信等一些资料统一上交注册用。交完注册完,就可以领到国家补助的饭票了。

大家听了后,使劲的鼓起了掌。农村孩子上大学,最起码可以享受公费政策,毕业了还包分配,这对农村人来说就是鲤鱼跃龙门了。

中午饭,还是用钱有食堂买的。张晓蔷买了稀饭、咸菜、馒头,蒋婷婷惊讶的口气说:“你就吃这个吗?这咋吃呢?”

同宿舍的几个围上来了看着张晓蔷的饭。

张晓蔷大口大口的吃着,她说:“很好吃,我在家时有时还吃不到这些。”她说的是实话,除了在位面空兑换过一些细粮食物,在家时很少吃到这些的。

王丹作为大姐,她说:“我以前在工厂上班时,吃的也不如这个。每次吃饭都不敢多吃,家里有四个弟妺,得给他们省下一点。”

张靓颖好像不相信一样,嗤之以鼻。

吃完饭,回到宿舍休息了一会儿,张晓蔷悄悄的从位面戒指拿出了介绍信,去办理了注册登记,然后领了饭票。看着这一沓饭票,这个饭票被告知在学校是通用的,什么洗澡、买日常用品都可以用的。

王子阳乐呵呵的说:“有了这饭票,就可以吃上白面了。”这话被一起来的蒋婷婷听到了,她说:“哎呦,你就这么点出息呀?”

张靓颖也说:“看你这农村人,真是没见过啥一样。”

张晓蔷很是反感说是农村人怎么的话,她很想上去质问几句,一想到都是一个宿舍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下午三点,大家都到各自的教室去集合了。这宿舍的六个人竟然都在同一个班级,经济学三班。这个专业是去年新增加的,今年招的学生不少。

木质原色的桌椅,泛着亮亮的光泽,这个教室里不知道曾经坐过多少学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