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章 一百一十五、盐商满庭(1 / 1)

加入书签

侯家这个时候却是十分乖觉,早就到了,饶是如此,薛蟠还是不满,“哦?怎么又是侯公子出面?侯景呢?腿脚断了不成?须知道两淮盐商前来林府举哀,所有的人都来了,可就缺了他这么一位家主。”

“侯老爷昨日辞别百花厅,就已经晕过去了,”薛蟠身边有人小声的说道,“今日就起不来床了。”

“这若是真的,我也当然不会计较了,只不要装病推脱就好了。”薛蟠冷冷的说道,“今日大家伙都来,林大人必然是承大家的情,不过这几日还不是正经日子,既然都来了,日后就不用天天来报道,搞的好像来御史府点卯一般。”

大家暗暗腹诽,这不是你叫大家伙来吗?这会子又嫌弃人多挤的慌了,于是刘炳德等人安排商议一番,大家伙分成几天一轮,大家伙不用每日来凑热闹,只是到了点焰口出殡的大日子时候再一起来给贾夫人送行。

薛蟠这么一来倒是自己落了个清闲,寻常人家,都由几个盐商之中有头有脸的人接待,稍微高一些,或者是官面上的人,比如江都知县这些都由薛蟠接待,再高级别的人来,那么就请林如海出面。

到了晚间的时候,杨贝伦又来林家,薛蟠很是恭顺的把他迎了进去,可不过是掌灯的时候,扬州城就已经传开了,杨贝伦压根就没见到林如海,只是和薛蟠说了一会话,又拿了一本册子给薛蟠看过就起驾回府了。看来,早上薛蟠怒鞭盐运使的事儿,绝不是无稽之谈。

大家对着薛蟠,这么一来,寻常的庶务薛蟠都脱开了,只是让外头这些盐商代劳,他只管家里头的事情,盐商们来吊唁可不是空手来的,礼金这一收又是三五十万两白银,有了银子做底气,薛蟠是肆意挥洒,不求省钱,只求场面浩大,务必要办好这事儿。

丧事基本上不怎么需要操心,到了晚间,百花厅那里的银子都已经算出来了,盐引改派竞拍的款项,就算是薛蟠,见到了不免也是心惊肉跳,他连忙和贾雨村一起见了林如海,把账本交给林如海看,“世伯,这一次不辱使命,银子终于筹到了。”

饶是林如海在预备着如何写折子上奏皇帝,禀告这一次的好成绩,但是他见到了最终的数目,也不免喜出望外,大吃一惊,“居然有这样的数目?”

“一万万七千八百九十六万两!”

“是这个数,”薛蟠沉稳的说道,“一共五万的盐引,拍卖到了均价三千多两一张的数目,算起来,不是太高。”

这还不高,这已经是吓死人的高价了!须知道大越朝从洋务开放运动之后,赋税历年激增,从长毛之乱前的四五千万两,到如今百业兴盛,每年的赋税可以收到二万万两白银,这已经是要支撑各种财政支出了,但如今两淮盐引一下子就给掏出了一万万七千八百九十六万两!这个价格是如今的银元,而不是以前的白银,按理来说,白银的价格更高些,银元的价格不是很高,但饶是如此,这个价格,足以支付一场灭国之战,别说是什么狗屁香格里拉汗国可以弹指之间轻易平定,就算今日再和扶桑开战,这一万万多的银子,也可以熬到让扶桑国彻底覆灭。

林如海深深吸了一口气,双眼紧闭,“这个数目,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老夫都有些难以置信了。”

“盐商原本就有钱,只是平时都拿来乱花了罢了,”薛蟠笑道,“今个咱们把他们的家底敲一些出来,一来帮着他们节约,二来就是给朝廷找银子,一举两得了。”

“这事儿办的好极了,”林如海点点头,丝毫不吝啬对于薛蟠的溢美之词,“能想出这个竞拍的法子,把盐引的银钱,只怕是十倍收上来都不止,此外,昨日如此危难时刻,还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顶住压力,不然今日之事,都是泡影了。”

“我这折子一定要写清楚,大功归属于你,”林如海直白的说道,“你和我一起署名上折。”

薛蟠坚推不就,“这事儿请世伯自己上折子就是了,我何德何能,能够上折子到御前呢?这是不相宜的,再者我虽然有一些功劳,可这到底不是自己的本行,若是越过内务府和户部,和大人一起上,这日后怕被人说闲话,我虽然不怕被人说闲话,可有些时候,这些闲话能少则少。”

你若是怕被人说闲话,就不会今日如此鞭笞杨贝伦为贾夫人出气了,贾雨村心里如此默默想着,这一位东主,时而高调,时而又想默默无闻,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若是真的要算起来,大约也就是随心所欲四个字可以解释了。

林如海见到薛蟠如此坚决,也就罢了,“不过折子里该怎么说,我自然还是怎么说,这一件事儿办好了,西南战事再也无忧了!”

什么犒赏封功的事儿,如今还是太远了些,毕竟林如海乃是永和皇帝的嫡系,什么被抢功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大家伙就等着升官就好,但是银子在这里,怎么样送到京中去,还是要仔细谋划一番的,薛蟠说道,“漕运总督那里今日来了一个书记官,他虽然没有明说什么,可我也知道,总督想在这盐引改派的事儿上分润一些功劳,我想着他根本就没出力,倒也不能给他太大的功劳,免得叫人眼红,说咱们欺软怕硬,所以,思来想去,也只能是让他们负责运银子到都中去,这个运输的责任给他们是了。”

“此法不错,”林如海点点头,“一万万七千八百九十六万两里头,再拿一些作为损耗补贴给漕运的船只倒也可以。”

“损耗不用太多,”薛蟠这时候倒是小家子气极了,“给了他们功劳,银子不能太多,几万两开销一番就是了,若是给多了,他们倒是会生别的心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