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1 / 1)

加入书签

新一日到来,顶着满天红霞,群臣站在议政大殿中,待皇帝坐于龙椅,众人拜过,早朝开始。

先兵部右侍郎站出,由一旁内侍送上奏报,垂头看着手中玉制笏板,报道,“恭喜陛下!前线战报昨夜发回,我军大胜,共歼敌……”其后就是一连串数据报表了。

皇帝点了下头,道,“赏。”

兵部右侍郎仍垂着头,“此一战乃太子殿下的功劳,殿下自负责战事以来,连日操劳,夜不能寐,与群臣……”

皇帝向立于下方的太子刘望看去。青年面色平静,不急不躁,兵部上书为他请功,他未见得不喜,却也不见喜。皇帝点了点头,暗自满意。这才是为君者该有的气度……虽太子近年许多动作让他不满意,但大方向不出错,皇帝就不会追究。

他欣悦道,“太子辛苦了。”

刘望这才上前,听陛下封赏。太子得利,兵部几位臣子暗中交换个眼色,总体很满意。

朝政便由此向着一个和谐的方向发展。

却有一位臣子站出,众臣一看,又是兵部那边的人,心中啧啧称奇。连皇帝都皱了一皱眉,一早上,兵部还没完没了了?但向太子看去一眼,皇帝敏感地察觉太子目中有与众臣一致的好奇之意。皇帝不觉生了兴趣,发问,“何事?”

“微臣所奏,是为弹劾。”青年臣子抬头,清俊的面孔,正直的目光,落在众人眼中。

他正是徐重宴,之前还在五军都督府,过年后官府开印不久,他就被调入兵部任职。他在兵部只是个小人物,要事轮不到他;弹劾群臣又本是御史的职责,还是轮不到他。大家都很好奇,徐重宴能弹劾些什么?

徐重宴执笏长立,躬了躬身,声音清朗,“臣要弹劾两件事。”

“其一,邺京名门陆家家中佣工告发,陆铭山父子与江州广平王私下贩卖甲胄等兵器,征兵买马,并研制新型武器,意图谋反。”

贩卖甲胄,征兵买马,研制武器。都有可以解释的理由。但“谋反”之罪一压,与所告之人联系甚密的大臣心头都沉了沉:不管陆家和广平王府是否真的“谋反”,这层层查下去,清白之名,是绝对不可能有了。

皇帝的神情淡淡,想到了什么,只沉吟,而不说话。

却有朝中陆家人着急了,被徐重宴的“谋反”之罪吓着,又不满于徐重宴的越俎代庖。当即,陆家的一位御史大臣便站了出来,“胡说八道!我陆家满门忠烈,门风清正,徐大人怎能随意污我清白?!”

徐重宴却早有准备,由旁边等候的内侍交上去一封书信,“陆家三子陆铭山与广平王私下通信,有片语可得,其先前贩卖甲胄之事。另言有新兵器,乃关乎马具。我大魏草原甚少,马战不精。但夷古国乃马上之国,此马具一出,可另他们如虎添翼。此时正值我双方交战之时,敢问这不是‘谋反’,是要做什么?!”

“竖子敢尔!”另一陆家人气得站出列,正待辩,却另有大臣站出。

一看,又是徐家人。

开朝大改,皇帝大力扶持新贵,但名门世家百年之风,短期内,是不可能彻底压下去的。因为,当朝,陆家人多,徐家人也不少。两位陆家臣子与徐重宴相辩,徐家却也不是没人了。且陆家和徐家向来都是互看不顺眼,他们两家掐起来,旁的臣子都是敛袖围观,觉得这太正常了。

当然,此次涉及“谋反”之罪,能站在议政大殿中的臣子,每一个背后都有一圈算计。当即边看,边在心中快速分析此案。

徐家臣子正沉声道,“陆家谋反与否暂且不提。但陆家有转手甲胄之事,此时陆家府宅还有广平王府传来的书信,却是证据确凿。陆家私下购买兵器,却决计不清白!”

“放屁!”陆家人气得口不择言,脸红差点跳脚。买卖兵器这一说,明面上当然是不允许的,但他们这些世族大家,哪家私下里没有些兵器,没有些死士,没有些军队?放在前朝,他们家中养私兵,是完全合法的!

百家郡望,天下氏族。

世家曾经的辉煌,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当然新朝建立后,皇帝说不许养私兵。接下来就是长达两代之久的皇帝与世家的撕逼站。世家的底子是很足的,撕到现在,虽然元气大伤,但皇家也做出了让路。现在大家就处于心知肚明的状态,你不问,我不纠。明面上当然不应该,但皇帝不会问,也没人会自己往上撞。

且此任皇帝行事宽和,与先帝的铁血手腕完全不同。世家们有了喘气之力,也尽量配合皇帝。双方都知道,这是个少于一百年都停不了的磨合期,谁先急,谁就输。世家们的地位不像前朝那样高高在上,他们开始寻找别的契机,陆家如是……

但真要说“谋反”,大殿上站着的大部分臣子,都认为不太可能。

若是世家与新贵的集体战,大家还能站队。可这是世家自己跟自己撕,徐家跟陆家撕……

有人暗笑,有人担忧,有人幸灾乐祸……

而太子刘望面沉如水,诧异地看向朝中好几位徐家臣子,他们的脸色平静,看不出什么来。但太子望去时,他们的目光自然移开。太子心中沉下:自己与陆家合作,也与徐家合作……此时,徐家却不接受他的暗示,这本身,便预兆着不寻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