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尽忠死节刘伯温(1 / 1)

加入书签

【劝君买善】

吴元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

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

天气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

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便问是什么原因,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

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

三日之后,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重立华夏正脉,即皇帝位,定都应天,国号大明。

明王朝正式建立,刘基被授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严明法纪】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军卫法。当初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朱元璋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

朱元璋巡幸汴梁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

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朱元璋,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

因为这件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朱元璋返京后,李善长便向朱元璋告状,说刘基在坛土遗下杀人,是不敬之举。

那些平时怨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诬陷刘基。

当时正逢天旱,太祖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上奏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

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十天过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好刘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刘基请求告辞还乡。

朱元璋正在营造中都,又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

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从那时起一直成为边患。

同年冬天,太祖亲自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进爵,刘基都固辞不受。

【不徇私情】

朱元璋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

朱元璋说:“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

刘基叩首说道:“这怎么行呢?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是刘基的得意门生,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搀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吏部尚书汪广洋如何。

刘基回答道:“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朱元璋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朱元璋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刘基连忙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果然如刘基所料一般都因事获罪。

【位列伯爵】

洪武三年,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

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颂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

正月中旬时,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洪武八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

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

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回家后,刘基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时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书册,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

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

“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

“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

刘基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

最后,刘基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