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燕王与姚广孝(求花求票)(1 / 1)

加入书签

洪武十五年,北平。

燕王府邸。

朱棣在自己的书房里有些焦虑地来回走着。

“燕王殿下,何事如此烦忧?”

一个四十多岁的僧人刚好走进门,微笑着问他。

见他来了,朱棣赶忙迎了上去。

“道衍,你可算是来了!”

朱棣将自己手里的圣旨递给对方,急切道:

“你快看看,父皇他突然召本王入京,这事很不同寻常啊!”

他在洪武十三年时被封藩北平,此后除了过年贺寿以外,就没有再回过应天府。

现在,朝廷里没听说有什么大事发生,又没有蛮夷犯边,怎么突然就要让他回去一趟呢?

而且看圣旨措辞,朱元璋还想让他有多快就赶多快!

道衍,本名姚广孝,是他亲自带来北平的。虽是个僧人,但博闻强识,作为谋士也很有眼光。

“殿下,贫僧以为,此事的确有些蹊跷。”

姚广孝面色沉稳,道:

“可是不管如何蹊跷,您这一回入京也是跑不掉的。”

朱棣先是一愣。

随即,他长叹了口气,一下子坐回了椅子上。

是啊……

哪怕现下父皇喊他进京要砍他脑袋,他朱棣敢说半个不字吗?

现在商量进京后会发生什么,倒不如早些开始想,到时候要怎么应对朱元璋有可能提出的问题。

看着他有些颓然的模样,姚广孝微笑着轻声道:

“贫僧斗胆一问——”

“殿下,您可有想过去争这个皇位?”

朱棣腾地站起身来,难以置信地看着面前的僧人。

道衍,他怎么敢的啊?!

自己大哥朱标的太子之位,是自古至今以来从未有过的稳当。若不是还想替他扫清障碍,朱元璋现在就把皇位交给朱标也不是没可能!

在自己父皇心里,儿子分为两种。

一种叫朱标,另一种叫其他人。

“道衍,慎言!”

惊魂未定的朱棣压低音量,厉声呵斥道:

“此话不可胡说,若是传到了父皇耳中,整个燕王府都得为这句话陪葬!”

也不能怪他太谨慎。

实在是锦衣卫的名声太大了,他真怕自己脑袋顶上的房檐就趴着一个啊!

可道衍却只是摇了摇头。

“燕王殿下,贫僧并未胡言乱语。”

僧人双手合十:

“您也知道贫僧善观天象,对占卜相术也颇有涉猎。”

“前些年见过太子后,贫僧斗胆替他相过面,虽是人中之龙贵不可言,却命宫中落,并不长寿。”

“在贫僧看来……”

“当今陛下百年之后,您就是紫微星天命所归!”

朱棣被他的话吓得赶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就捂上姚广孝的嘴。

若此事是真的……

那比胡说还可怕啊!

他今年才二十二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被封地北平,也是因为朱元璋想让他镇守边关。

毕竟,北平离山海关极近,若有蛮夷犯边,朱棣作为燕地亲王,便可当即出兵快马加鞭赶去,兵贵神速。

可如果让朱元璋知道他日后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话……

那自己手里原本就不太安稳的兵权,恐怕就要被收回去了!

“你,跟着本王回应天府!”

朱棣看着面前的姚广孝,一字一顿,目露凶悍:

“别怪本王……若将你独自放在北平,本王怕你会将此事告诉旁人。”

旁人,指的不是别的。

他最担心的是,姚广孝会将这事儿告诉他的妻子,王妃徐氏!

王妃出身不凡,乃是开国大将徐达长女。

而徐达为臣十分谨慎,与其他开国将军大不相同,并不想着如何利用手中权力,不结党营私,只对朱元璋一人忠心耿耿,算得上是半个孤臣。

王妃知道,就等同于徐达知道。

届时会发生什么,朱棣想都不敢想!

可出乎意料的是。

姚广孝毫不愤怒惊讶,依旧笑着,冲他行了一礼。

“殿下这般谨慎,贫僧也更放心了。”

枯瘦的僧人眼中精光骤放:

“其实您不说,贫僧也会主动跟您进京的。”

“如您这样的帝王之才,若此时莫名其妙地折在北平,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圣旨上传令,不仅要您回去,您的妻儿也要一同带回,说是皇后身体不太爽利,想见见您一家子。”

“皇后身体不好已有数年。您可想过,若皇后宾天……”

“陛下会如何呢?”

听到这里。

朱棣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炸了起来!

母亲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影响,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她真的时日无多,寿数将尽。

那不仅朝臣,自己这个当儿子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贫僧也曾见过皇后,她病容憔悴,恐怕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

姚广孝意味深长道:

“殿下,要早做准备啊。”

………………

PS:小作者重新振作起来了!今天我就爆更!求花求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