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离奇案件(求收藏!求鲜花!求评分!)(1 / 1)
赵自林一边上楼梯,一边对身后的李承解释道:
“这就是我们的单位,从上到下,一共六层,都是办公场所。”
似乎是注意到了李承的表情,赵自林顺着李承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那个角落里的牌子。
他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工作特殊性嘛,有些东西也不能那么张扬。”
李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很多正规单位就是这样,生怕别人找得到,躲在犄角旮旯里。
赵自林带着李承上了三楼,然后就在一扇门前停了下来。
这里倒还好,是一扇防盗门,李承见之前还以为是木头门,毕竟外面筒子楼看起来那么破。
敲了敲门,在听到里面传出进来的声音之后,赵自林才冲李承打了招呼,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这间房间。
房间里只有一个人,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清瘦的男人。
周围一片杂乱,到处都是文件,散落的哪里都是,墙壁上挂满了照片,李承大致扫了一眼,都很模糊,看不真切。
跟刚才在刘校长办公室里,赵自林展示给自己的那些照片,是同一个性质。
见到两人进来,戴着眼镜的男人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继续低下头,似乎在认真的看着什么东西。
“你们先找地方坐一下,我把这个东西看完。”他头也不抬说道。
赵自林歉意的看了看李承,解释道:“这是我们信息部的老李,这个案子比较急,所以他在整理出一些信息。”
“等会儿我们拿到这些信息之后,再去分析这个案子。”
李承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不快。
因为自己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
跟赵自林他们不一样,李承的侧重点在于,去现场。
只有去了现场,他才能获得感知。
而不是在这里对着一张张纸,一张张照片,这不是李承所擅长的,对他来说根本没有意义。
想到这里,李承就小声把自己的想法跟赵自林说了一下。
没想到赵自林只是笑了笑,解释道:“放心吧,老李只是整理,这是程序,一会儿我们还会再去找个同事。”
“然后我们三个一起去现场。”
果然,没过多久,戴着眼镜的老李就把一沓厚厚的资料递了过来。
赵自林接到手里,还没说话,就听老李说道:“这个人,今天中午又出事儿了。”
李承眼皮一跳。
赵自林更是睁大了眼睛,大声道:“他的案子还没结,怎么不把人控制一下?”
老李叹了口气,无奈道:“他又没开车,每次都是受害者,做了笔录之后就完了,你能拿人家怎么办?”
“人家总要上班吧?”
赵自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是老李说的确实也在理。
沉默了一会儿,赵自林沉声问道:“还是在那个地方?”
老李点了点头:“没错,长平路与朝阳路十字路口。”
“唔......算起来,已经是第五次了吧.....”
从老李的办公室里出来,赵自林开始跟李承解释整件事情的经过。
“这个人,很特别,头回见到这种事情。”赵自林一边继续往上爬楼梯,一边说道。
“我们第一次接到案子的时候,或者说第一次发现事情不对劲,是在他第三次出事儿的时候。”
似乎在回忆细节,赵自林先是顿了顿,然后才继续道:
“第一次是他妻子开车,在经过长平路与朝阳路十字路口的时候,车子忽然不受控制,冲向了对面等红绿灯的左转车道。”
“当时是按照常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案子并没有走到我们这边。”
“然后是第二次,他打车去工作单位,相同的地方,车子再次失控,好在没有什么伤亡,损失也比较小。”
“上个星期是第三次,他乘坐公共汽车去上班,然后同样发生了事故,这次比较严重,因为当时正值早高峰,差点死了人。”
赵自林爬到了五楼,李承就一直跟在后面听着。
其实听到这里的时候,李承已经在心里判定,这里面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赵自林站在了门口,一边推门,一边继续说道:
“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了上报申请,开始着手调查。”
“但是还没等调查清楚,这个人,第四次发生了意外。”
李承皱了皱眉头,这种频率,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两个人走进房间,李承发现里面没有人,不过比起刚才老李的办公室,这里就好了太多太多。
整齐的办公用品,洁净的地板,在窗台的位置,李承甚至还看到了一盆花。
赵自林自顾自的坐下,示意李承稍微等一会儿,而他缓了缓,给李承倒了杯水,再次陷入了回忆。
“我们刚开始的入手点是那个十字路口,因为根据协同单位的常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出租车司机,或者说是公交车司机,以及第四次意外中,是他的朋友。”
“这四个人,全都没有任何精神和身体上的问题,都很健康。”
“甚至那名公交车司机,还是拥有30年驾龄的老手。”
“但最后,你也知道结果是什么了,我们没有在十字路口的影像中,获取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李承静静的听着,皱紧了眉头。
这件事,不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