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主公,亮有一计(1 / 1)

加入书签

诸葛亮之所以如此问。

乃是觉得,给李乘风黄金和粮食,让他驻守新野,抵抗曹操,对自己这边绝对有利无害。

“诸葛军师,五万黄金,十万斤粮食,数目可多?”

刘备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诸葛脸点头:“数目确实多了些,可……”

刘备摆了摆手,知道诸葛亮要说,数目多,可对比荆州而言,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军师,你可曾欠过债?”

刘备继续问道。

诸葛亮一笑:“我在隆中之时,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未曾欠过债。”

刘备闻言,缓缓点头:“那便是了。我之所以不一次性将黄金和粮食都给李乘风,便是这个意思。”

诸葛亮没有听懂:“请主公指点。”

刘备一笑:“我以前见过一个富商,人很聪明。但因为家道中落,便去向以前的朋友借钱做买卖翻身。”

“可惜天不遂人愿,遇见战乱,生意失败,连本金都没有保住,反而欠了很多债。他着急之下,便一病不起,连看大夫的钱都拿不出来。”

“你猜怎么着?借钱给他的那些朋友,听闻他病了,连忙自己掏钱,给富商请大夫看病,生怕他一命呜呼。”

“我分批次给李乘风黄金和粮食,也是这个道理。”

诸葛亮听刘备如此一说,顿时恍然大悟。

若是一次性将黄金和粮食给了,李乘风自然高兴,可抵抗曹操,却全凭李乘风自己的意思了。

若是分批次给,刘备就像欠债的哪个富商一般,他若是死了,这债,便要不到手了。

李乘风想要得到全部的黄金和粮食,必定花费心力抵抗曹操,让刘备占据的荆州不遭受攻打。

念想至此,诸葛亮深感佩服。

刘备见诸葛亮会意,却是叹息一声:“可惜,我没想到他李乘风如此强硬,不吃这一套。”

诸葛亮缓缓点头,随即问道:“那主公的意思是?”

刘备叹息道:“不给不行啊!徐庶说,李乘风一晚上有一百种办法将我赶出荆州。”

“不管是真是假,但只要一条,只要李乘风打开新野城门,让曹操大军过来,我便无法抵抗。所以,黄金和粮食,必须得给。”

“就怕李乘风贪得无厌,这次给了,他下次再要?我如何办?”

刘备愁的就是这个,今天按照要求给了。

他日李乘风再要黄金粮食,刘备给不给?

给嘛,下次再要,如此循环,谁受得了。

不给,他李乘风威胁开城门让曹操大军过来,到时候怎么办?

“主公,亮有一计。”

诸葛听到刘备的担忧,顿时计从心来。

刘备大喜,他找诸葛亮过来,便是要听解决的办法:“军师请说。”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道:“黄金和粮食,给他李乘风。但给的时候,让张飞将军带着五千人马送过去。”

“这一来,是警告李乘风,不可贪得无厌。”

“当初他被蔡瑁攻打后城门,就已经抵挡不住,若是贪得无厌,我们也会攻打他新野后城门。让他李乘风知道,他的半条命,握在我们手中。”

“这二来嘛,是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

警告李乘风不要贪得无厌,刘备倒是能够明白,这拖延时间,却是不懂。

诸葛亮笑道:“主公,张飞将军送粮过去之后,将新野后城门围住,但只围不打,那李乘风,必定要想应对之策。”

“而这个时候,我们联合东吴孙权一起抗曹。”

“只要将东吴孙权联合起来,便是没有新野的防守,我们也不会怕曹操。”

刘备听得连连点头,大赞不已:“军师高明,军师高明啊!”

“他曹操兵士都是北方人,不懂水性。”

“我刘备虽然也不会指挥水师,可荆州里面有水师人才。”

“加上东吴孙权善水,我们靠着汉水作为天险抵抗曹操,哪怕新野破了,我们也不怕!”

“如此一来,他李乘风,便没有了任何筹码,妙!妙啊!军师妙啊!”

高兴之下,刘备心情顿时畅快起来。

诸葛亮微微一笑:“那就请主公安排。”

“好。”

刘备应声,事不宜迟,两人将小舟划到岸边,返回城中,随即让人准备黄金粮食。

又让张飞率五千兵马等候。

接着才将徐庶叫来,说黄金和粮食已经在准备了,明日,便送往新野。

徐庶听此,也安心下来。

等到第二日。

张飞带着五千人,运送着黄金和粮车过来,徐庶见了,却是脸色一变,冲刘备问道:“你这是何意?五千人运送?你这是想要攻打新野吧?”

刘备笑道:“徐庶,话可不能这么说。黄金粮食数目之大,若是不多派遣人手保护,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你徐庶担责任吗?”

徐庶气道:“此去新野不远,便是派遣人保护钱粮,也无需五千人之众。”

刘备冷笑起来:“徐庶,我依照承诺,给你主公送钱送粮。怎么?不敢收?若是如此,可别怪我刘备不信守承诺了!”

徐庶一时无言可对。

不接受,刘备找借口。

接受,五千人运送钱粮过去,钱粮数目之多,运送进去,必定要开城门。

新野城里面有多少人,徐庶还是清楚的。

之所以一直能够防守下来,靠的是城池,靠的是机关术。

若是让张飞等人运送钱粮进了新野城,那可就防守不住了。

但徐庶做不了主,也无话可对刘备,只能先接受,到时候先行进城,询问李乘风的意思。

“走吧。”

徐庶决定下来,便不再啰嗦,领先在前,朝着新野出发。

(不求,完全没花没票啊!求一求,求一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