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斩杀旗主,巴图尔的怨念(1 / 1)
正犹豫的档口。
在后金的两侧忽然各杀出一支军队。
一支旌旗猎猎,上书“孙”字大旗。
另外一队看穿着是蒙古骑兵。
但多尔衮知道,此时出现的多半是敌非友。
“撤退。”
果断下达退军命令。
多尔衮立刻朝着中军奔去。
“大汗,撤吧!”
皇太极的脸色很是不好。
原本双方势均力敌。
结果对面增兵了。
典型的玩不起啊!
见皇太极不说话,豪格焦急的喊道:“父汗,撤吧!”
“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在联军的进攻下,八旗兵节节溃退。
明军驱赶着溃兵朝着自己中军席卷了过来。
“撤兵!”
“撤兵!”
皇太极令下。
八旗如遭大赦,恨不得背生双翅飞出去。
但明军怎么会让其轻易撤退?
三千营和护国卫紧紧咬在后面。
眨眼间几百正红旗军士被斩于马下。
见此场景,济尔哈朗怒火中烧。
“大汗快走,侄儿来掩护。”
“你…”
望着这个自己最喜欢的侄子,皇太极的眼睛湿润了。
但此次出征,镶蓝旗损失太大。
如果不处置济尔哈朗,自己恐难以服众。
到时候多尔衮、多铎极有可能取自己代之。
忍下心中的悲痛,皇太极下了命令。
“济尔哈朗,本汗给你五个牛录,掩护全军撤退。”
济尔哈朗笑了。
跪在地上给皇太极磕了个头。
“大汗珍重,侄儿这便去了。”
说罢,翻身上马。
皇太极从镶蓝旗、镶黄旗选了五个牛录交给了济尔哈朗。
“你的家人!本汗会照顾好的!”
没有在看皇太极,济尔哈朗仰天怒吼:“儿郎们,为了后金,随我冲啊!”
这五个牛录全都是八旗子弟。
从小在马背上长大。
听到号令悍不畏死的朝明军冲去。
皇太极最后看了一眼济尔哈朗,率军远遁。
满贵和张世泽并驾齐驱。
见有人敢冲过来,满贵眼睛一亮:“这是我的,老张你不能抢。”
张世泽呸了一声,吼道:“滚你个蛋,凭本事。”
“护国卫,冲啊!抓住济尔哈朗,本官为你们请功。”
“入他娘,兄弟们,济尔哈朗要是被护国卫抢走了,罚俸一个月。”
所有人都疯了。
几万人对一千多人。
下场不言而喻。
济尔哈朗自裁。
其下所有金兵全部战死。
战后清点。
是役,共歼敌1.2万余人。
其中。
汉八旗3千余人。
蒙古八旗3千余人。
女真八旗6千余人。
给后金造成了巨大打击,没两年是恢复不过来了。
另外。
缴获战马8万一千匹。
牛、羊30多万头。
粮草合计60多万石。
皇太极从察哈尔抢来的物资全部便宜了明军。
傍晚。
巴图尔的大帐内。
气氛有些不对劲。
明军袁崇焕、张世泽、满贵、倪元璐,以及增援而来的卢象升站在一侧。
蒙古军林丹汗、图丽泽、乌云其格站在一起。
“大汗,这是什么意思?”
袁崇焕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张世泽、满贵、卢象升全都紧握着弯刀。
巴图尔苦笑一声:“各位将军,对于此事本汗深感歉意。”
“但事情出了,总该有解决的办法。”
满贵脾气最为暴躁。
“老子的部下没死在建奴手中,反而被你们砍杀了十几个。”
“这就是你们蒙古的待客之道?”
听到质问,巴图尔无言以对。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
察哈尔部和三千营因为一群黄羊的归属权发生了冲突。
起初仅是口角。
后来察哈尔部上升到人身攻击,说三千营的蒙古兵是草原上的败类。
吃腐肉的秃鹰。
三千营的将士大怒,双方扭打了起来。
没想到打出了火气,上百察哈尔部将十几个三千营的骑兵剁吧了。
这无异于捅了马蜂窝。
明军和林丹汗部对峙了起来。
良久,倪元璐叹了口气。
“此事就此作罢。”
“大汗,你好自为之。”
说着给袁崇焕等人使了个颜色。
几人骂骂咧咧的离开。
等到几人出去后,林丹汗的脸上露出嘲弄的笑容。
虽然察哈尔部几乎被皇太极灭了,但这也给了林丹汗机会。
假以时日他将会在次成为草原上的雄鹰。
当天夜里,袁崇焕帐下。
几个大明将军正在密谋。
就听袁崇焕小声说道:“今夜三更,全军拔营。”
“张世泽负责左翼。”
“卢象升负责右翼。”
“满贵与本将军坐镇中军。”
“倪大人指挥宣府卫收拢战利品,所有战马、牛羊、物资全部带走。”
“敢有阻拦者,就地格杀!”
一声令下,几人轰然称是。
害怕在起冲突,巴图尔让手下将营帐扎在了五公里外。
三更天。
一群宣府卫小声驱赶着牛羊、战马。
三路精锐在左右护送。
偶尔有巡夜的察哈尔部发现,也被明军斥候迅速解决。
前文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
巴图尔的表现袁崇焕很不满意。
所以这些战利品就成了明军的补偿。
天亮时。
一个万夫长惊愕的发现,自己缴获的牛羊、战马都没了。
而且明军的几万精锐也全都消失不见。
急忙报告林丹汗。
“砰”
巴图尔气的将桌子掀翻。
挥舞着弯刀怒骂道:“贼!”
“汉人都是贼!”
万夫长有些怕怕。
撞着胆子说道:“大汗,要不要我派人去追?”
巴图尔冷笑。
“你打得过他们嘛?”
万夫长无语。
这次作战,明军给巴图尔的印象太深刻了。
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