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 瑜儿姑娘(1 / 1)

加入书签

老太君这次一不做二不休,当场做主让我尽快独立出去。

我的世界,瞬间就变得天地清明,太平无事。

我能在一夜之间,从提心吊胆,到彻底放飞自己,内心要感谢的人很多。

老太君首当其冲。

她定是跟史丞相之间,有过某种默契。亦或是为了平衡利害关系,也许是她老人家真的心存善念,保持着初心?我不得而知。

我必须要感谢余妈妈,住在余府的这段日子里,余妈妈看似跟我拉家常,却润物无声的教导我如何在侯门深海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老太君赐给我一座陌生的宅子,听起来似乎是不小的地儿,舅姥爷或者是小霜、小雪可能不敢去住,但是对于我来说,不正是如鱼得水么?

老太君不止一次提到的位置,在净慈寺附近,那应该就在西湖边的南山脚下,余妈妈也不止一次提到过那里。因为净慈寺里,还有一位王爷出家修行中。

多少人挤破头皮要往皇亲国戚堆里扎,而这位王爷却看破红尘,放下王位,皈依佛门,他又作何念想?

算了,懒得去揣摩这位出家的王爷,我现在需要一个稳定又安全的地方,来熟悉这个陌生的世界,并且凭借自己的脑子活出一个人样,而不是缩在这座府邸里随时担心被人弄死...

其实,与莒还没入府,老太君早就有意要将他单独安置出府,今天趁此机会,一锤定音,明确跟福晋交代了出府的日子,外赐的宅子,不管闺女心里有多别扭,总比放在府里硬钢强。

老太君浸淫宫斗这么多年,什么样的风浪没经过,什么人等没见过?

别看与莒只是个田舍郎,又是沂王补,圣上不点头,随时会打回原形,但是这孩子不仅心机强、内心更强,留在府里跟福晋或者是无忌斗,吃亏的可能会是自己的闺女和幺儿子。

老话早就说了,赤脚的不怕穿鞋的。

今天,眼看着将以莒出府另过的事情定下来,老太君觉着有些乏了。

自打老头子过世后,这些年日子舒坦、喜乐无忧,她很少如今日这般劳神。叮嘱了瑜儿几句后,在另外两位丫鬟搀扶下,缓步穿过大堂后面的通道,回到平日安歇的卧房去了。

福晋的脸色随着老太君的步伐,渐渐的沉下来,直到听不到老太君的脚步声时,彻底黑了下来,盯着我的眼神是不加掩饰的冷漠与憎恶。

瑜儿在一旁站着,福晋的目光令她这般见惯内宅诸事的人都有些心惊。

我装傻充愣,恍若未觉,对福晋行礼道:“太太,那孩儿先随瑜儿姑娘回房去了。”

福晋冷哼一声,斥道:“你这该死的小子,竟敢扰了老祖宗的清净,又在弹指间棒杀了我的下人,等这几天府中事情办完,看我怎么收拾你!”

她是福晋,是娘,至少也是后妈,老娘骂儿子,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估计这会儿就算老太君在场,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福晋还是老太君的亲生闺女,即便是有责备,也是做给外人看看的,要真是一心护着他这个沂王候选人,也就不会发生今天这些事。

我没有惊慌,没有怯意,只是面色平静沉默地站着。

瑜儿分寸拿捏的真好,看看这尴尬场面,上前微笑道:“太太,老祖宗吩咐奴婢给小少爷找个卧房休息,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没有的话,奴婢就带着他,还有些事要跟他交代一下...”

福晋自沂王归西,自己主事王府后,脾气愈发骄横霸道,府中下人畏之如虎,唯恐说错一句话便惹来一顿训斥或挨一通棍棒。纵如此,福晋可以教训旁个,却要对瑜儿略为器重,只因这个丫鬟是自己母亲最看重的人,若是离了她,恐怕老母亲连觉都睡不安稳。另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自己的幺弟无忌,一直都暗恋着瑜儿,多次向她提及要纳瑜儿为妾,她一直都在盘算着如何开口提这档子事儿。

见瑜儿开口,福晋便摆摆手,最后瞪了我一眼:“既然老祖宗说了,那后日你老老实实地去正门迎客,再敢胡来,看老娘绝不饶你...”

言语之间,竟无丝毫母子情谊。

这些话,让我听来,句句都如刀子刮肉,身上疼,心头怒。

老子在全家村,哪怕日子过得清苦些,也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呵斥辱骂,只是眼下没有抗争的本钱和能力,只能委曲求全。

怪不得余妈妈再三交代,入了沂王府,吃得苦中苦。

斥完我,福晋转头又缓和了下语气,柔和着对瑜儿道:“瑜儿,老祖宗和我,都很看重你,你明天好好调教调教与莒,让他莫在惹事。”

瑜儿笑答:“太太放心,瑜儿自当尽力!”

福晋端着身子,出了大堂...

福晋一走,我整个人瞬间就轻松许多,紧跟在瑜儿身后,从耳房出来,穿过一段通道,便见到一座精致的小院。

一路上,瑜儿虽是引着我走在前面,似对环境烂熟于心,几乎不用看路面,哪里有台阶、哪里该转弯,分毫不差,偶尔还回头,不住地打量着我的神色:“小少爷,您在管事婆面前,怎地真的就撞到石头上,不疼吗?”

我见她神态可掬,眼神里满是疑问,笑道:“瑜儿姑娘,我今日使得这招叫黄牛撞墙,之前放牛时,常见牛儿发起倔来,就如此自残,这叫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瑜儿见我目光澄净,面色从容,听完我的比喻,抿嘴微笑:“小少爷,这也就是您,府里没有哪个人能这么爷们!”

我接着呵呵笑了起来:“我看哪,这沂王府,阴盛阳衰,除了舅姥爷,就没有省男主人了吧?”

瑜儿接道:“严格来说,舅姥爷不算,他顶多是客...只是自己把自己当主人罢了...”

瑜儿说到这儿,我立马就能领会,她对舅姥爷的那份厌恶。

至少在对付舅姥爷上,自己在沂王府里有了统一战线。

“姑娘,小心。”

前面转弯处有个不小的台阶,我本能的叫出声提醒道。

瑜儿俏脸瞬间就泛起潮红,她本就生得好看,那双杏眼宛若秋水无尘,温柔可亲,虽无妖艳魅惑之态,却如和煦春风,令人心生亲近之感。

瑜儿不敢再回头瞧,只轻声说道:“小少爷,论理,奴婢是担不起这一声姑娘呢。”

确实,府内只有小霜和小雪可以被称为姑娘。

我抱之淡淡一笑,悄声道:“那,那我就叫你小姐姐吧。”

我估摸着她应该有二十岁,难得府里有这位对自己有善意又说话很有分量的丫鬟,而且深得老太君首肯,我哪会介意顺杆爬。

瑜儿一个劲摇头:“老祖宗那边好说,若让太太知道,又会责罚你,还是直接唤我名字就行。”

我赶紧点头:“嗯,有人的时候就叫你瑜儿,没人的时候便叫你小姐姐。”

瑜儿没有再纠正这个议题,径直带我到了卧房,简单交代下房间情况,便将话锋一转:“小少爷,老祖宗让我将净慈寺那边的宅子情况告诉你。”

我一听这可是关乎我以后生活的大事、正事,便没有再调侃,正色道:“好的,我洗耳恭听。”

瑜儿缓缓道:“净慈寺的宅子是老祖宗当年给太太带过来的嫁妆,位于南山脚下,临近里西湖,那里风水可好了,宅子周边有约两千亩的坡地,都在老祖宗名下,并未纳入沂王府公产。宅子附近有五十多户,二百余人丁,都是老实本分的佃户,租着坡地种茶维持生计,他们都是本分的农户。待小少爷过去后,老祖宗会将庄子和良田过到你名下,以后那些佃户也都由你管着。”

我感觉自己跟听说书似的,在全家村,舅舅也算是小土豪了,家里有四十来亩荒地,即是在龙王镇,拥个百来亩良田的就能算得上是地主老爷了。

乖乖,二千多亩西湖边的坡地,那是相当得牛逼,那五十多户二百多口租地种茶的佃户,虽是需要定时交租,但必须善意对待,需考虑一个合适的人选去管理。

想到这一点,我自顾自噗呲一笑,因为我脑袋瓜子一下子闪现出那天挂着鼻涕的胖墩,这个人,来当管家,不,专管佃户,应不二人选。

瑜儿看我在傻笑,不解问道:“小少爷,可是有什么不妥?”

我继续微笑道:“并无不妥,只是有件事想请教一下小姐姐。”

瑜儿心中一暖,柔声道:“请说。”

我假装很认真地问:“等我出府分开过后,还可以回来探望小姐姐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