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实验水稻,当得起圣贤之名(1 / 1)
原本,朱元璋是并不想和自己的三儿子朱棡来讨论什么国家大事。
因为他觉得,三儿子有些贪玩,不务正业。
可是这几天,朱棡正在一次一次的,改变了他的看法。
现在朱棡问起,朱元璋也很乐意说。
他的把奏折微微一旋,转到了朱棡的角度,说道:“你且看看吧,还不是军粮的事。”
“哎!这年头,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啊!只是……苦了百姓了。”
朱元璋的样子说不清楚是失落,还是感慨。
朱棡拿起奏折来,又仔细的看了看。
上面分析的一切,都有道理。
北元之地,十分演员,不只是军粮的运送是个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产量。
若是将足够的粮草运送至北元,那么老百姓,就势必要饿肚子了。
可若不这样,又怎么打仗?
这一场战斗,表面看上去,是大明在和北元打。
但是实际上,却是对大明的一次考验。
放下奏折,朱棡问道:“老爹,是担心粮食产量问题,对吧?”
“是啊!粮草,才是打仗的根本。”
朱棡从一旁搬了把椅子,坐在老朱对面,说道:“这个事情,我倒是有个办法解决,不知老爹愿不愿意听。”
朱元璋无奈道:“粮草问题,满朝文武都没办法,你能如何?”
朱元璋可不相信,朱棡能够解决粮草的问题。
在他看来,此刻的朱棡,无疑就是在安慰自己罢了。
然而,朱棡却高深莫测的一笑,道:“老爹,我说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你看看这个。”
说着,朱棡从怀里取出了杂交水稻,放在桌案上。
“不就是水稻?这有什么可……”
朱元璋说道一半,他的话音突然顿住了,整个人呆在原地。
他将颤抖的手,缓缓伸向桌子上那一株杂交水稻。
“这……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他颤抖的拿起稻穗,整个人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一株水稻上,竟有十几个稻穗?且如此饱满?这是仙术吗?”
在这个时代,水稻的产量并不高。
人们也都想尽办法,提升水稻产量,但却徒劳无功。
而现在,朱棡拿出的这一株水稻,简直刷新了朱元璋的世界观。
“棡儿。”朱元璋有些口干舌燥:“这,这水稻是那里来的?”
对粮食的执念,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要深。
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当年老朱能吃上一口饱饭,也不会参加起义,脑袋别再裤腰带上了。
朱元璋的反应,早在朱棡的预料之中。
毕竟眼前的这一株水稻,根本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这,是一位老先生当初送给我的。”
朱元璋连忙问道:“那老先生如今在何处?朕要……”
“老爹,算了吧。”朱棡叹了口气:“那老先生,如今已在天堂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愣了良久,才感叹道:“可惜啊,可惜!”
朱棡见到朱元璋失落,便说不到:“老爹,你在可惜没有办法弄到更多的水稻了?”
“只是其一。”朱元璋沉声说道:“老先生的所作所为,造福天下,当得起圣贤二字,如今驾鹤归天,怎能不令人同悲?”
朱棡暗暗点头,朱元璋说的,他也认同。
“老爹,老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但,他临走之前,曾送了我十斤种子!”
“十斤!”朱元璋腾的一下站起了身。
他不会不明白,这十斤种子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但这种子真的有效果,那便再也不用为军粮之事发愁。
大明上下,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百姓忍受饥饿之苦。
饿肚子的滋味,朱元璋比谁都清楚。
“不错,就是十斤,若老爹需要,我可差人送来。”
“需要,当然需要!你怎么不早拿出来?”朱元璋连连点头。
朱棡解释道:“老爹,牛刀可不能用来杀鸡啊!”
朱元璋点头,他知道朱棡的意思是,好东西,要留到最后。
不由得,朱元璋的指尖微微有些颤抖。
这种子,可是代表着大明的希望啊!
不过,马上朱元璋就冷静了下来。
虽然,年前这株水稻的产量异常之高,但是谁又能确定,他是不是一株特殊的存在。
若是将希望全部寄托与种子上,成功了,大可无忧。
但若种子的产量出现了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一念至此,朱元璋说道:“棡儿,你回去之后,且差人送来种子。”
“待找块田地,实验一番,若能成功,则大举推广。”
这倒不是朱元璋信不过朱棡,而是作为皇帝,面对关乎整个大明之事,一定要谨慎。
朱棡自然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当下答应到:“好,回头我便差人送来。”
“好好好!好啊!”朱元璋开心的连连点头,捧着手中的水稻,眼睛都不舍得挪开一下。
似乎,在这一株水稻中,他看到了无尽的光明。
而与此同时,系统的声音,也在朱棡的脑海之中回荡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