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干村(1 / 1)
掩烛乖巧的上前,在村长边上坐下,摆下算盘,将账簿摆好,掩烛瞧着动静,主动把纸墨笔砚接过来,加水研墨,摆好笔砚,等待时,商队将队伍赶到院外空地聚集,期间又几个老先生过来,这便是村里其他几个的有些学问的人。
“真是感谢教育啊。”
掩烛感叹一句,和几位先生都打了招呼相互认识,村长堂屋中聚了七八人,先前的姑娘和大娘往侧边坐着等待,其余便是村里说得上话的男人,其中最忙碌最闹腾的就是疤脸儿,所有的招呼都是他在做,指挥驼队排列,卸下那些珍贵货品,一一摆在院子里,随后又维持这秩序,把村民们笼到一边。
紫云看时,这些村民还是很服气,男人们一个个推着独轮车或者双轮板车,或是挑着扁担,女人么老人和孩子,多半则是布袋和背篓,似乎村长家门口特意留宽了一些,一条横路往两边延伸,而后岔开往其他方向排队,说是三千多人,但都只是占去了路的半边,一直往后排队,倒也瞧不真切规模。
“大家安静,安静,马上开始排今年的货,根福,灰溜子,乌丹,巴和木你们几个看好了,不要起哄,人人都有,按照每家先前的预定来,不要混乱。”
“保叔,郝连子,古斯,阿文,阿东,阿金,二倒,把秤杆子的时候仔细着点,足量发放,这可是今年最重要的粮货,都仔细着点!”
疤脸儿看来是有些威望的,点到名字的汉子按照安排,各自立定了位置,等候安排。
“粮货,我们村很缺粮食吗?”
“孩子,你告诉我漠原除了安凉府,哪里不缺粮食啊?”
老村长笑眯眯的,并没有直接回到,见掩烛的确不懂,便继续开口解释道,
“我们江干村算是好的,背靠胭脂山余脉,地水渗透,雪水融化,土地和草滩不缺,就是缺人,而且我们这里种出来的麦子很香,连安凉府那边的老爷们也十分钟爱。所以我们每年夏天收完麦子,就会和周围几个村合力找一支商队到安凉府去换些便宜的粮食。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换回来些便宜的薯果,还有油盐酱醋,布匹铁器,这可都是好东西啊。每年两次商队,这一次主要是换粮,下一次办年货。”
“原来是这样。”
“唉,说到底是人手不足,像你这样小伙子,别说老钱,就是我也恨不得把你留在家里当个儿子养,把你安排到月妮子那里,我也没别的意思,自从去年他们家老王出商队遇到马匪死了,家里连个像样的劳力都没有,虽然有我们这些邻里帮衬,可日子终究是清苦些。”
掩烛长舒一口气,这便是这个世界的无奈,一切都只是为了个活字,无论哪个王朝,都是如此。
“好了,开始吧。”
“开始分货咯!”
疤脸儿一声吆喝,一切开始,众人仿佛有了开心起来,太阳也已经照亮世界,看得出来,所有人都有些喜悦的在脸上。
“先分这些个帮忙汉子的吧,第一家,保叔,出麦子五担(五百斤),换薯果干十二担零五十斤,猪油一坛十斤,胡麻油一坛十斤,出银二两,换青布一匹,大翁一个,铁铲一把,铁锄一把,大铁锅一个,粗盐十斤,跑商酬劳现分羊腿一根,牛腿一根,余银一两七钱。”
保叔一家四口,两个十来岁的孩子,约莫四十多岁的俩夫妻,这么一大堆东西还着实有点难搬,几个汉子从商队货品中把东西找出,然后一一绑在了保叔家的板车上,众人搭了把手,把板车挪到了一边的空地上,两个孩子看着板车,老婆则用一个背篓,把那从驮马背上半个搭子五十斤的半担薯果背起来,往家里边一趟趟的搬回去。
掩烛猜想大概是娘们三个运不走这么多东西,只好在一边等待。
这些东西记录都要记下双份,村长说这是免得出错,记账做了双份。
“下一个,郝连子,出麦子十担,换薯果二十担,银三两六钱,购耕牛一头二十两,折本次跑商酬劳为三两五钱,缺银,,,”
“哦,额!缺银十二两九钱!”
村长一边念叨,一边瞧向了掩烛,掩烛忙不迭这么一问,脱口而出,随后连打几下算盘确认自己所说无误。
村长点点头,这年轻人脑子活,还不赖,笑了笑转头过去,
那边,郝连子家人涌上前来,取了个布包交上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