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喜悲交加(1 / 1)
今明儿还是三更,没甚大不了的,睡一觉就过去了。望书友常来看看,羊羊坚持!
====================================================
将做营才成立不到二十天,木栅栏木房子简易的很,只是个临时的场所。看实验人多,就放到露天场外。
风还在刮,吹斜了晕阳,把栅栏枝当哨子,叫得欢。
众人也在叫,叽叽喳喳围着试验的大木桶,发神经;木桶内的红糖水正被藏在暗盒子里的木炭吸收着色素,红红的糖水围着暗盒渐渐清淡,越近越清;但等全部变清还得有一会儿。
就听高德亮大叫:“真是邪气!倒见过道士神神秘秘的做法,石头还能变黄金,却也知道是假的。不然那穷道士还那般穷酸样。将军的法力颇大喽?”
此时七郎儿恰巧带着韩知古来到他们这里;知识分子嘛,可不像平常百姓那般迷信,点石成金?笑话,但红糖变雪糖呢?
阴阴阳阳的刘亚楼翻着白眼瞧七郎儿:“刘刺史就准备靠这些鬼把戏治理辽东不成?就是真的变成了,让辽东得了些许财力,但岂不是也是与民争利,尤违圣人爱民之道也!”这家伙说着拿起酒坛子倒了杯酒又端起酒杯喝了半口,接着道:“天下财富,就如这坛酒,你喝多的别人就得少喝,与民争利岂是治民之道?”
这套财富论,在中国古代传承很久,也是皇室压制商业制造的借口;使得中原纵然有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后人脸上贴金的四大发明,可最后的结果,到后来,中原无论理论还是生产技术都远落后于西方,甚至被这会的岛国蛮族撇下极远。
七郎儿拍着酒坛子,笑道:“天下财富,真的就是坛子里的酒般固定不变的?”
“难道不是?此乃有章可查也,圣人云……”刘亚楼赳赳气昂,引经据典颇为自得;旁边李德生频频点头称是。
七郎儿头疼,他最怕的就是人家抛经问典的;可这年代的文人名士张口闭嘴都是这套,无论何事,都要在前人经典中找出理由,那么牵强附会。
“请问刘先生,轩辕氏初得五谷耕种,中原人才不到百万,人们勉强温饱;到始皇帝一统中原,中原人近千万,皇室赋税年得百万,而到大唐天宝年间,中原人口六千万,皇室赋税年得两千万贯!请问,这天下财富真的就是一成不变的?”七郎儿不引经据典,偏拿数据说话。
“那是……”刘亚楼语塞,再能狡辩,再通五经也驳不了铁铮铮的事实数据。
七郎儿冷眼四瞧,肚内翻滚,他就是要一点一点的将前世的经验理论渗透到这个年代里,虽然他知道,这很难,所以才拼命地挣得辽东这片基业。这里远离中原文化的腐朽,他这套实用理论才会有可能实现。但这会儿百废待举,他的人才培养远没有头绪,靠的还是这帮腐朽文人,难呢!
但七郎儿还年轻,他不急,温水煮青蛙,慢慢来。
“比如说粮食,请问:现今亩产多少?”
刘亚楼答道:“上田亩产二百多斤,江南三百斤的也有,旱田也就百来斤罢了,这还得老天有眼。”刘亚楼肚内迷糊,天下田亩有数,出产就那么多,一旦天灾人祸,更是可怜……。
七郎儿大声道:“所谓粮产,不外几个因数,一是地好水足,二是粮种优劣,再就是肥料好坏;粮食虽天生地长,但只要将前面三个因数做好,就是旱田,亩产五六百斤甚至千斤都有可能!要想多出粮食,并不一定非得在大地里苦累,好的技艺研制好的耕种机械,好的肥料;使得工农并举,粮多民富,才是治国富民之道也!至于商业……。”
这时二明来到七郎儿身边,捅了他一下:“好了。”
哦,不觉就争论了半个时辰,试验到尾声了。
七郎儿带着众人来到一个大石头砌的水池子面前,池里面正是过滤出色素的白糖水,满池子冒着热气,原是池底下有地龙正烧着劈柴,这样蒸发干的快。
池里的糖水已经慢慢干固了,晶莹的结晶糖块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光,如一大块儿琥珀玉石凭空而来。
徐继业急的抓耳挠腮,看着七郎儿走近,忙问:“好了没?”
七郎儿瞧瞧池内,慢慢道:“还得有半个时辰正好,勿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咋样?那份协议看过了》”
徐继业忙到:“嘿嘿,不急,不急,不急行嘛!这心儿都要跳出来了,砰砰的难受极了。”
嗷,老哥心脏不好,又这身肥肉,够他受的:“老哥,等有功夫,小弟给你配副管心跳病的良药,虽治不了根,但发作时吃下立刻就好。”
徐继业失态,抱着七郎儿就亲:“我的祖宗啊,要有这良药,徐某日日给兄弟烧香磕头!”他心脏病发作的邪乎,一着急上火就来;有几次家人都以为他完蛋了。
嘿嘿,磕头就不必了,帮某把金州船厂建起来就好;当然,先弄几艘三五千料的大船也是真的。秋后,等诸事妥当后,某七郎儿该扬帆出海喽。
玻璃.望远镜.指南针.六分仪,船工训练……。嗨!烦人的事一大堆呀。
“将军,好外甥!”,“老弟老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