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再赴罗布泊【解禁】(1 / 1)
解禁为新书拉票,希望大家支持。
这是一个没有天庭、没有地府、灵气匮乏的九州。
恰逢天地大劫,鬼气弥漫,生灵死之后灵魂沦为毫无意识的魔物和鬼物。
不过,朱重阳凭借独特的功法,却能将功德之气化为灵力,只要有功德,他的修为便能极快的增长。
于是乎,他在追求逍遥和长生的途中,越走越远……
新书[bookid=1538409,bookname=《仙界》],是小客2010年倾心力作,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以下是正文---------
古玄乐的原因是一号终于有可以交流的人了。在交流大会中,所有的人都是道修,虽然古玄获益良多,但一号的收获就少得可怜了。尽管有地藏王菩萨留下的典籍,但那些终究是死物,没有交流来得透彻。
至于说那和尚头顶光光,却是古玄养成的习惯。
当了大半年的和尚,古玄对佛教的发展有了一些了解,时不时的将所学与现实对照,验证学习所得,这戒疤就是其中一个。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只不过,这种近乎自残的规矩,在八十年代就被取缔了。
古玄见那老和尚头顶无戒疤,知道他出家在南朝梁代之前,至少有了一千五百岁,顿时恭敬了很多。【注:戒疤的起源时间有数种说法,这里取梁代。】
旁边人见到这个老和尚,纷纷行礼道:“见过荣枯法师!”
张三丰闻言浑身一震,急忙拜下去道:“弟子张三丰拜见荣枯大师。”古玄见状心中疑道:“弟子?难道大哥拜了这个和尚为师?”
荣枯大师托起张三丰,笑道:“玄玄子也在?才五百年,就到了金丹中期,好,很好。”出家人果然够淡定,五百年到金丹中期,面对这么快的修行速度,一点惊讶的语气都没有。
“也多亏大师当日的指点,否则我焉能有今日?”张三丰说道。五百年前,张三丰以武入道,步入先天境界后,遍历名山大川,寻求日后的修行大法。后来,在栖霞山偶然遇到了荣枯大师,经他指点后,知道了什么是修真,并理解了修真的基本思想。只是张三丰原本是道士,对佛家修行没有兴趣,便告别了荣枯大师,继续游历,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八公”的太极殿,并获得“太极经”。
因为在五百年前荣枯大师指点过张三丰,于是在他面前,张三丰自称弟子。
古玄见这么多修真者对荣枯大师如此尊敬,知道他很得人心,不由暗赞一声:“不愧为佛修,肯定好事做了很多。”
荣枯大师见到古玄后,说道:“刚才那句话是你说的?不错,深得我佛精意,很有慧根。”
“慧根?”古玄闻言微楞,心道,“该不会让我出家为僧吧?”只不过,这样的一个前辈,古玄不能失礼,当下道:“大师过奖了,晚辈曾当过大半年的和尚,读过一些佛门典籍,并非有慧根。”
荣枯大师微微摇头,笑道:“不,你不是和尚。”
“嗯?”古玄抬头疑惑的望着荣枯大师,说道:“那时我入了寺庙,剃了头发,整日吃斋念佛,怎么不算和尚?”
“那你皈依三宝了吗?”荣枯大师问道。
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
古玄道:“没有。”
“那就是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皈依三宝,就不能称其为和尚。”荣枯大师道,“皈依三宝,相当于学生到学校注册,唯有注册之后,有了学籍,自己才承认是学校的学生,否则只能算旁听者,是社会人士。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托、踌躇、迟疑。依然用刚才的例子,学生按时上课是责任,但旁听者就没有这个责任,遇到烦心事,他就会缺课,因为他没有负担。”
这句话说得古玄心中大汗,他当和尚是为了钱,而且也没把佛家的戒律放在心上,每次回家后,荤腥、烟酒不禁,就算是和尚,也只能成为酒肉和尚。
不过,这番道理说下来,古玄倒坚定了与他讨论佛修的信念。要知道,古玄手中拿的,可是地藏王菩萨的东西,任一个拿出来,都是极为珍贵,极具威力的。古玄要与人讨论,必然会将部分东西与之分享,若随便找一个人,日后品性不端,反会危害人间。
因此,如果一个和尚皈依了三宝,起码可信任度要大一些。加之众人对他评价,古玄确定荣枯大师是他要交流的对象。
念及此,古玄忙双手合十道:“大师教训得是。”
张三丰好不容易见到“恩师”,哪愿听古玄拉扯“三宝”?当下道:“大师,请问你到这里,可是需要什么东西?”
枯荣大师道:“我本意参与交流大会,但在徒步攀登昆仑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晚来了八天。今天刚来,便听到这位小友口出哲言,想来认识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