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文和乱天下(1 / 1)
果然如项敖、曹操所料,孙坚整顿好兵马,准备发兵长安。
在得知项敖、曹操心思之后,孙坚大喜。三人商量片刻,打算兵分三路,追击董卓,顺道在洛阳搜罗搜罗,看能否寻得幸存之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孙坚仍是负责难路兵马,打算过白马、金门,直逼京兆上雒;曹操领兵作为中路,沿黄河,发兵华阴、邓县;至于项敖,兵马最多,可分兵防范河东白波,主力沿黄河以南,掠过河东,攻入左冯翎。
洛阳大火当晚,防守洛阳的数万羽林军及西园兵马也被董卓当作牺牲品,准备让未尽数臣服自己的两部兵马殉葬洛阳皇城。却不想两部兵马精锐非凡,硬生生在如此大火中逃出了不少。好巧不巧的是,逃出的羽林军与西园兵马为避免被联军误以为是忠于董卓的兵马屠杀,两万余人打算分散逃往河东,或潜伏,或投奔白波。
丢失战马的羽林军及西园兵马脚程当然比不过项敖精锐,在河东治所一带安邑被项敖碰了个正着。理所当然的,项敖以朝廷镇国公名分赦免了众人助纣为虐的罪行,让众人戴罪立功,跟随项敖前往讨伐董卓。如此一来,让原本不过两万兵马的项敖,势力大涨,瞬间涨为四万余的精锐大军。
五万大军何等精锐?三千‘羽杀’,两千‘义从’,洛阳逃亡而出的五千羽林军,一万西园精锐,五千丹阳精兵,再加上万余河内招募的及袁绍‘赠与’的精兵,项敖几乎有信心敢与董卓一战。如此错觉,并非项敖自大,而是孟津、洛阳的对战之中,项敖并不觉得所谓的西凉铁骑与并州铁骑有何可怕。
项敖并非圣人,有如此错觉也是必然。只是任何人都未曾想到,项敖的轻视,让刚刚收拢的五千羽林军几乎全军覆没。
确实如项敖等人所料,此时的弘农郡河北县一带,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影。董卓所分的三批百姓之中,最后跟随董卓同时转移的最多,将近五十万人。再加上数万西凉、并州兵马,如同蝗虫一般,将路过之地践踏得寸草不生,不论是杂草,甚至农作。
“太师,陛下已安然抵达长安。朝中大臣也在第二批转移之中,已至戏亭,再过数日便可赶到长安。”李儒将斥候传来的情报细细禀报给董卓。
董卓听罢,一直隔在心口的巨石终于落下,语气轻松不少说道:“辛苦文优!洛阳方向斥候来报,乱军大部已经瓦解。只剩下孙坚、曹操及项敖还未死心,分三路追击本太师。”
“哼!匹夫之勇,莽夫之能!”李儒冷哼,一脸不屑。
贾诩在旁轻声一笑道:“雍候切莫轻视追击的三人。联军分离,诸侯并起之势已成。雍候以为,谁能在如此境地之下夺得逐鹿中原更多资本?”
已被董卓上奏刘协,封为雍县候的李儒笃定答道:“当是袁氏兄弟袁绍、袁术尔!”
瞧见李儒一脸的笃定,贾诩确实不是想有心打击,无奈说道:“袁绍、袁术皆有四世三公之名。然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即便有如斗的野心及底蕴,也无惧也。袁术勇而无断,嫉妒袁绍,难有作为。再反观曹操、孙坚、项敖三人,对太师死缠烂打,仿佛在向天下人证明,只有他们才是一心向汉。”
“雍候以为,此三人可得人心否?”
李儒眉头紧皱,心中细细讨来,反问道:“得人心又如何?袁绍、袁术二人振臂一呼,必定有无数世家蜂拥而至,不论人才与钱财,唾手可得。”
“当今天下能人无数,雍候以为多少世家能够投效二袁?曹操虽是宦官之后,但入朝以来,所作所为,何人不服?孙坚如今只能偏隅长沙之地,但其表现出来的勇武,或许在荆州能与刘表斗上一斗。至于项敖,诩更不用多说,有地有人。”
“当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之时,稍有才能之辈看不出各大诸侯优劣?”
“文和先生所言,太师毫无胜算?”李儒细细想来,觉得贾诩所言极有道理,但李儒怎么会让贾诩在董卓之前耀武扬威?董卓闻言,脸色不悦的看向贾诩。
贾诩略显轻蔑的看了眼李儒,轻笑道:“若太师毫无胜算,雍候以为诩为何而来?求死乎?”
“如今看来,对太师而言,此三人最具威胁。如此,吾等需在三人追击太师之时,挫其锐气,让项敖等人失威于天下,遏制三人发展。若是能够将三人除掉,皆大欢喜。”
原本不悦的董卓听罢贾诩分析之后,一脸欣慰的看向贾诩问道:“那文和以为本太师应当如何?”
“仍是诩之前所言,太师手中最为重要的筹码,仍是陛下。”贾诩自信说道:“如今大多诸侯已去,联军名存实亡,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局便可行也!”
“既然袁绍有野心,太师可上奏朝廷,封袁绍为冀州刺史,冀州牧仍是韩馥,封陶谦的徐州牧,太师以为三人将会如何争斗?封孙坚为荆州刺史,让其于荆州牧刘表争斗,再封袁术为南阳太守,让荆州乱上加乱!至于北海孔融,更好解决,青州不是仍有极多黄巾么?太师可命人寻到黄巾首领,册封其为青州刺史,与黄巾为敌的孔融结局当会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