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41 海水晒盐三(1 / 1)

加入书签

“各位,各位……”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满脸笑容的南宫宇智就带着李源泉、张自力等人走了出来。

作为盐场的负责人,李源泉也是笑着站立出来对着众人说道。

随着李源泉的话落下,众人也是立即安静下来,一个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面,静静的等待着李源泉的下文。

王竟一下子就看到了南宫宇智、张自力他们,脸上都挂着淡淡自信的笑意。

“诸位……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顶着酷暑来到我们盐场,参加我们盐场的代理商招标大会!”

李源泉声音洪亮,也是没有浪费时间的打算。

“想必很多朋友,都已经知道我们盐场的背景,盐场是商务部下属的国营盐场!”李源泉铿锵有力的,不断地介绍了下盐场的背景。

……

听到这里,很多原先弄不清楚状况的人顿时焕然大悟,接着也是纷纷点头!

盐这个买卖嘛,谁都想要去做,谁都想要插一手,因为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惊人了!

像现今整个华复大陆的盐,基本上都是被徽商和江南地区的大商人给垄断,少数一些山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什么的,产量低,远不能和江淮地区的盐相比。

而北方地区的商人,根本就很难插进盐的买卖之中!所以现今华复大陆满清官场之中,南方士林的力量就非常的庞大,想要插进盐的买卖当中,首先在官场上你要斗得过的南方人。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官办的盐场之中,大部分都集中于江淮地区,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也是这些地区的人先得利的原因!

而北直隶和山东虽然都靠海,但是因为这些地区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开发早,没有大量的森林和树木。都以煮盐为主的时代,开办的盐场的耗费太大,也就没有什么盐场。

所以北方的商人、士绅等等都很想插手盐的买卖,只是一直插手不进去!

“现在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这盐场的产量了?产量不行的话,如此多的人来分,能够分到手的就没多少……”王竟心中默默思索。

接着他看了看在场的60人,顿时就觉得竞争的压力依然很大,一个盐场的产盐量是非常有限的,人一多,能够分到的蛋糕就少呢!

不单单是王竟如此想,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想到,很快就有人站起身来说道:“不知道你们盐场的产量有多大啊?我们怎么多人,够不够分啊?”

“对,对,我们这多人过来……这盐场的盐要是少了,可是不够分啊!”

其他人一听,顿时也是跟着纷纷开口说道。

盐是巨额利润的生意,谁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即便是现在他们做的生意,只要有机会,大家都不会错过的……因为盐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的!是人都需要。

“关于这一点,我向大家保证!量大管足,我们盐场生产的盐,不仅产量大,且质量绝对是上等。”

“诸位,大家请先移步到盐场,我带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盐场,到时大家就不会担心盐的产量问题啦!”李源泉听到了所有人的问题,笑了笑说道。

众人一听,眼睛微微一亮,看这个样子,这盐场的规模应该非常大,竟然说量大管够,这产量肯定极大。

很快,在李源泉等人盐场主管的带领下,几十人就浩浩荡荡向着海边的盐田走去,连南宫宇智、张自力他们这些部长和军方高层,也都亲自给这些人带路。

几十人分成了6支小队,每一队有十来个人,在一个主管的带领下来到了盐田这里。

“大家请看,这就是我们盐场的盐田,我们盐场和华复大陆传统的盐场是不同,我们不煮盐,我们用的是晒盐法。”

李源泉带着一伙人来到了盐田这里,指了指眼前连绵不绝的盐田,笑着介绍道。

“晒盐?”

众人一听,顿时就一头雾水,现今华复大陆靠海的区域的制盐方法,都停留在煮盐上面。

现在李源泉说“晒盐法”,也是立即让人充满了好奇,这盐还能够晒出来?

“晒盐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大自然的“风吹日晒”,将海水之中的水分给晒干,自然就能够得到盐。”李源泉看出了大家疑惑,也是笑着解释道。

“李总监,这煮盐一天也都只能够煮3-4锅的量……这晒盐法,想要晒出盐来,而它所需要的时间,岂不是要十天半个月了?”

有人就笑着说道,话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对盐场的产量?表示怀疑,晒盐、晒盐确实是能够蒸发水分,但这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些。

“等下大家就知道了。”

李源泉笑了笑说道,接着带着身边的这伙人来到一处蒸发池这里,指了指眼前的池子说“这些池子是蒸发池,打开引水渠,海水就会随着波涛自然进入到蒸发池当中。”

“蒸发池当中的海水,经过几天大自然的风吹日晒之后,它的水分就会逐渐减少,然后我们就再将它引入到结晶池当中,也就是这片盐田当中。”

说完也是带着大家来到一处结晶池这里,这一处结晶池已经完成了结晶,里面的水分很少,下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盐层。

看到这里的时候,众人的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来,这晒盐法似乎好像有点不一样啊!这产量看起来很惊人的样子,眼前的一个池子当中,全部都是雪白、雪白的盐。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盐场产出的盐!”

李源泉很是自信的示意大家随便看,听到李源泉的话,旁边有盐工也是用铲子将雪白的盐铲了上来,众人一个个赶紧上进抓起一把盐仔细的看起来。

“好盐,绝对是上等的好盐。”

“颜色雪白,颗粒细腻,没有杂质和任何的苦涩味,这竟然是海盐晒出来的!”

有识货的人一下子就点出来了这盐的优点,接着也是震惊不已。

海盐是什么样的,他们再清楚不过了,颜色偏黄、成团、成块,味道也是非常的苦涩、吃起来味道非常地差。

所以现今华复大陆满清那边,只要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都不会去买海盐,大家都会买山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最好的青盐那更大户人家的标配。

现在却是没有想到,这盐场晒出来的盐竟然颜色雪白、颗粒细腻,这盐的味道也是相当的纯正,根本就不像是海盐。

“哈哈,我们盐场出来的盐自然是最上等的盐,大家请跟我来。”

李源泉高兴的笑了起来,接着带着众人来到一处专门堆方盐的仓库,一座座小山一般的盐,随意堆放在一起!大家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盐,一个个都吃惊地,盯大了自己的眼睛。

“诸位,大家看到眼前的盐山了吗?”

“这仅仅只是我们盐场,这一小块区域一天的产盐量而已,我们盐场将这条海岸线上,几十公里的地区全部都建成了盐田,所以大家对于我们盐场的产盐量,应该有足够的信心了吧?”

“后面我们盐场的产盐量,还会暴增,所以大家就不要担心我们盐场的产量。”

“我们盐场不仅仅产量高,质量是最上等的,且我们盐场的盐价格,也将会是所有盐当中最便宜的!王国内的销售价格由商务部制定,海外的销售价格你们自行决定,商务部不干涉!你们与以前一样,只需要向我们报备所需数量,把货款通过南华王国中央银行把转移到南华盐业指定的帐户,拿着盐数量申请批复底单和银行开具货款转帐底单,到盐场提货处即可!海外盐的进货价格与王国内盐价格一样,王国内的盐只供国民购置不得外销,每次每天每人都数量限制,若有经销商胆敢外销,将面临5000-50万银元不等的高额罚款,或取消其南华王国海贸国营商品进货许可证和对外海贸许可证的资格!”

“如果有兴趣成为我们盐场经销商的朋友,大家都可以来详细的咨询下我们盐场的销售规章。”

盐山旁边,盐场的主管向过来的商人,不停地介绍着。

从开始到现在,王竟都无比的震撼!

他去华复大陆满清那边做生意,也是去过那边官办盐场里面看过的,简直可以用地狱来形容!

里面的煮盐户们几乎都是机器,衣着破烂、食不果腹,一天到晚都围着一个灶台在哪里煮盐,盐场的灶户穷苦无比!但是那些盐场管理的官吏们一个个都富的流油,做盐买卖的商人更是富可敌国。

原本他以为这盐场也是应该是数不清的灶台排列,伴随着滚滚的浓烟才能够煮出成山一般的盐出来。

可是谁知道在这?盐场竟然看不到任何的灶台,也看不到煮盐的人……他们竟然是晒盐,关键是这晒出来的盐产量如此之高,质量还都是最上等的。

眼前连成一片又一片的盐田,在他的眼里这哪里是盐田啊!这简直就是金田和银田,时时刻刻都在产出这白花花的银元啊!但这出盐的效率实在是太可怕了。

盐田建好,引海水进去,剩下就可以等着收钱了!连雇佣的人手都可以很少,不像华复大陆满清的盐场,都是煮盐的人在哪里,日夜不停的煮啊、煮啊……耗费人力,产量又低,关键是还消耗大量的柴火。

此时不单单王竟如此想,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眼前盐山都是如此想的,眼前成片成片的盐田,它就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参观完了盐田,众人再次回到了招待大厅这里,再也没有人怀疑这里的产量!产量如此恐怖,气温高、日照足,这后面的产量将不可估量,恐怕到那个时候,大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盐了。

“李总监,不知道你们这里的盐怎么卖?”

“是啊,是啊,这盐怎么卖?”

很快,李源泉带着长芦盐场的众主管,再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一出现,早就已经等不及的众人也是连忙开口问道。

“我们盐场的盐执行经销商制度,我想很多与我们做生意的朋友,对这个制度肯定不陌生,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向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经销商制度。”

李源泉看了看众人,笑了笑开始介绍起盐场的经销制度来,采取的销售制度和之前基本一样,但是首先就是保障王国内民众,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购买食盐,并且比之前更加严格,加大惩罚力度!国内采用统一售价,以成本价出售给广大的王国民众。

海外根据一个区域大小分别招几个经销商,经销商需要根据盐场这边提供的策略来销售,价格自行根据当地情况,拟定,但不能跨区域串货销售,若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他国政府干涉、武力胁迫等),可以提请王国政府或军队解决。

这个销售制度是后世很多企业都普遍采用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可以将经销商牢牢的绑定在自己的销售体系当中,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终端销售的价格,同样也是可以将盐场的利益最大化。

当初陆子锋他们就沟通过,盐场的盐不仅仅质量要好,还要能够在海外贸易之中赚到钱,王国内更是要比市场上的盐便宜。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对整个销售链有决策权,能够随时随地的调整盐的销售策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