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淳于越人麻了,祖龙的想法(1 / 1)
“参见陛下!”
一声声见礼。
在嬴政的耳边响起。
往常心情好的时候,嬴政倒是会理会一下。
只不过今天实在是没有心情。
众人视角里。
今天的陛下也是很奇怪。
已经很久没见。
陛下露出这般焦急的心情了。
仿佛就是有什么必要的事在陛下的面前等着一般。
于是。
众人行礼的姿势。
比平时更加标准。
声音也照平常更响亮。
嬴政没有理会这些。
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书案前。
匆匆的掏出竹简。
把自己今天听到的观点纪录下来。
太监在一旁看的都呆了。
之前嬴政和那公子交谈时候的表现,自己也不是没有看到。
只不过回来之后。
自家陛下还要把那年轻人说的东西,详细的纪录下来。
只能说,那年轻人比自己想象的,更有本事。
而且。
嬴政都没有让别人来代笔。
生怕说话声打断了回忆的节奏。
而是嬴政自己一遍默想,一遍纪录。
完事之后。
抬起竹简通读一遍。
嬴政又默默感慨了一下。
再一次感叹了一下那年轻人的才华。
一日之内。
也不知道是第几次发出了对这个年轻人的感慨。
这儒家的人才,寡人有啊。
“把淳于越给寡人叫来。”
纪录完事了。
嬴政开始了自己的安排。
既然要如那年轻人所说。
启用儒家。
那么淳于越这种儒家代表,就是绕不开的人物。
启用儒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要把这些已经熟悉儒家思想的人,都分散到该有的位置上去。
然后慢慢渗透。
让习惯了依照法家那套做事的秦人。
慢慢的习惯儒家的思想和做事的方法。
这样。
才能慢慢将儒家这一套铺开来。
而淳于越,就是那个自己指挥儒家的灵旗。
而且。
嬴政也想看看。
这淳于越的想法,能不能和自己碰到的那个年轻人说出来的东西,形成互补。
“淳于越,陛下召见,即刻跟我入宫!”
突然得到了陛下的召见。
淳于越并没有像太监预料的那样,兴奋的情绪。
而是小心翼翼地和传话的太监打听着。
诸如陛下此刻心情好不好之类的消息。
太监被问的不耐烦,催促道。
“哎呀我的淳大人,你就赶紧走吧,一会陛下该等着急了!”
淳于越虽说是秦朝儒家的代表人物。
但一来儒家的思想在秦朝并不是主流。
二来这淳于越平日里并不讨喜,做人也不圆滑,得罪了不少人。
这导致了嬴政平日里,并不太待见他。
所以。
别人被嬴政召见都是十分高兴。
只有淳于越,默默的想着这段时间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情,惹到陛下不高兴了。
此刻淳于越的心情,那叫一个忐忑不安、七上八下。
有时候被嬴政骂的大气不敢出的淳于越也会想着。
被嬴政遗忘了也好。
淳于越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因为这段时日。
他淳于越真的什么都没干啊。
可是陛下召见。
淳于越又不得不去。
只能心情忐忑的,跟着早已等的不耐烦的太监走了。
片刻之后。
“陛下,淳于越到了。”
贴身太监上来说道。
这人正是那个陪同着嬴政,出去散心的那个太监。
“让他进来。”
嬴政抬起头来。
眼里有一丝兴奋。
早知道儒家这般作用。
自己早就启用淳于越了。
何须等到此时。
既然那个年轻人能说出如此方法。
那么同样儒家出身的淳于越。
相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要自己依照淳于越的观点。
以那个年轻人提出的治国方略为框架,用淳于越的观点加以修饰。
自己就一定能创造出最完美的治国之策。
嬴政越想越兴奋。
“陛下。”
淳于越头埋的很低。
直到此时,淳于越的心情都十分的不平静。
“淳于越,起来吧,有些时日不见你了。”
嬴政说道。
嗯?
陛下心情不错?
淳于越抬起头来,就看到了嬴政微微带笑的脸庞。
要不是场合不对。
淳于越都恨不得痛哭流涕。
多少年了。
陛下终于对自己露出笑脸了。
尽管笑脸不是那么明显。
但是。
今天等待自己的一定是好事!
淳于越那颗心,一下子就放到了肚子里。
虽然还是不清楚陛下召集自己具体是要干些什么。
但一定不会是什么坏事!
这是陛下对自己为数不多的好脸色。
自己一定珍惜!
淳于越在心中告诫自己。
然后起身。
“谢陛下。”
嬴政直接问道;“如果寡人用儒家治理国家,你有什么建议?”
这......
这不是在梦里吧。
淳于越惊了。
心情蓦然一下激动了起来。
曾几何时。
淳于越做梦都想劝谏嬴政。
启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天下。
法家,墨家,儒家......
试问哪一派的代表人物。
不希望掌权者用自己的思想,来指导国家的进程?
只要一旦启用。
这天下读书人。
莫不是以自己为尊,青史留名,也不再话下了。
而淳于越,也已经谏过无数次。
可让淳于越失望的是。
陛下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现在陛下居然主动问起了。
说明什么?
说明儒家的思想已经被陛下接纳了。
此刻淳于越无比自豪。
儒家,从今天起。
要在他淳于越的手上发扬光大了。
以后的史书上。
记载儒家人物。
只怕他淳于越的名字,肯定会名列儒家典籍的前列。
那既然这样,自己今天一定要让陛下下定决心。
把儒家的思想。
彻彻底底的传递到陛下的脑子里.
“陛下圣明!”
淳于越激动万分。
把自己以前说过的,那些儒家的治国方针。
重新整理一遍,讲述了数来。
可淳于越没注意到的是。
听着淳于越每多说一句。
嬴政那原本喜悦的心情,就肉眼可见的消失下去一分。
别说是嬴政了,就连旁边站着的贴身太监。
都默默的摇了摇头。
听到那个公子说出来的东西之后。
现在再听着淳于越的观点。
就像是先吃饱了美味的佳肴。
然后又有人端上来了一盘,让人一眼望去彻底不感兴趣的家常菜。
对比是在是太明显了。
就连他这个不太懂治国之事的太监。
都能听出来这两者之间的差别。
无论是立意,还是手段方式。
差距都明显的很。
而且。
那位公子虽然说的道理很深奥。
可讲述的方式深入浅出,直白无比。
连自己都能听的十分明白。
可淳于越呢。
讲的倒是晦涩懵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淳于越有学问一般。
可是说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是纸上谈兵,华而不实。
看来,这淳于越又要被骂了。
太监心里暗笑。
这边的嬴政也摇了摇头。
原来。
自己不启用这淳于越,是有道理的。
寡人就说,如果有这么好的理念和方法。
自己以前怎么会不拿出来用的。
现在知道了。
不是儒家的问题。
是淳于越的问题。
嬴政也有些奇怪。
源自于同一个理念和传承。
怎么理解出来的东西,天差地远?
淳于越讲出来的东西。
自己以前不感兴趣,看来不是自己的问题。
“停。”
嬴政开口。
打断了淳于越的喋喋不休。
嗯?
怎么个情况。
陛下怎么又不高兴了?
激动不已的淳于越终于注意到了嬴政脸上神色不善。
闭上了嘴。
嬴政决定引导一下淳于越。
因为嬴政觉得。
如果这淳于越如果接触到了那年轻人的理念。
想必以淳于越浸润儒家多年的造诣。
也能学会一些东西吧。
嬴政也无奈。
真正能拿出关键性东西的,那个年轻人。
自己又不敢暴露身份,免得把别人吓跑了。
当然,吓跑了嬴政也能找出来。
可是。
嬴政要的是理念和想法。
把别人吓的不敢说了怎么办?
自己手下的儒家,还真就全是淳于越这样的不堪大用的人。
现在嬴政只期望。
淳于越能从那个年轻人的建议中。
学到别人的东西。
能学多少学多少吧。
“今日寡人认识一人,他和寡人说了,儒家治理天下的方法。”
听到这里,淳于越眉头挤在了一起。
这陛下。
不知道儒家正统传承在自己身上吗?
为何还要提到另一个人?
怕是陛下被哪个别有用心之人,给骗了呀。
没有理会淳于越的揪心。
嬴政继续说道:“这治理天下之法,当用天地君亲师。”
淳于越眨了眨眼。
天地君亲师这个儒家的概念自己自然是明白的。
只不过不明白陛下提出这个的意思是什么?
看着淳于越的脸上的疑惑。
嬴政恨铁不成钢。
儒家的东西,你淳于越从小玩到大,到现在你都明白不了吗?
“他还和寡人说,百姓如水,江山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麻了。
淳于越已经麻了。
PS:还有没有人看啊,这两天鲜花评价票啥都没有,我越写越没底气,要是还有人看的话,送点鲜花啥的,一朵两朵都可以,让我知道有人在看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