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纠结的易小川,兴奋的祖龙(1 / 1)
虽然高要和易小川此刻的心情都是震惊异常。
但目光对视的这两人。
心里想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
而心里更惊讶的。
显然是易小川。
听到了嬴政的话后。
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秦历史上的奸佞小人赵高,居然是自己?
怎么可能??
这个结果,让易小川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以至于,都忘了对嬴政的话做出回应。
高要吃惊的是。
这命运之力果然厉害。
本来高要以为。
历史已经在自己的影响下。
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没想到的是。
哪怕没有进宫做太监。
易小川还是受到了命运之力的影响。
改名成了赵高。
最扯的是。
易小川改名成赵高这个事情。
完全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
如果此刻的高要知道了嬴政隐瞒身份的真相的话。
高要就会知道。
命运之力比自己想象的,要更为神奇。
一边的贴身太监此刻都有些着急了。
这个小太监也太没有眼力了。
陛下赐名这种好事。
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下意识的。
这个太监就想提醒易小川谢恩。
毕竟,对于嬴政的话语做出回应。
这已经是这群太监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观念了。
但这个太监一想到高公子还在。
而此刻,自家陛下也没有露出怒容。
这个贴身太监也就明智的闭上了嘴。
没有开口斥责易小川。
给自家陛下身份保密。
是自家陛下着重强调过的事情。
这个贴身太监,可不敢违抗始皇帝的命令。
易小川在一旁,不停的喃喃自语。
“我是赵高??”
“我居然是赵高??”
易小川实在是结束不了这个结果。
在宫里的这段时间。
易小川已经受到了御膳房里面的太监,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
将始皇帝的权威看的无比重要。
所以。
在嬴政赐名之后。
易小川知道。
这个事情既然始皇帝已经说出了口。
那就是金口玉律,无可更改了。
以后。
赵高这个名字就将伴随自己的一生!
一旁的嬴政。
看到这两人的反应。
愣住了。
嬴政根本不知道。
自己给易小川起的这个叫赵高的名字。
到底在两人的内心里引起了多大的波澜。
嬴政此刻的内心里,只有疑惑。
这两人是怎么了?
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反应?
难道赵高这个名字,在两人的心目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十分不解的嬴政,直接开口问道。
“高公子,在下赐的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妥吗?”
高要没有就这个话题聊下去。
而是巧妙的转移了话题。
面前这人,真正感兴趣的就是治国之策。
只要自己把话题往这方面引。
就能轻易的把话题转移出去。
果然。
如高要所料。
一聊这个,嬴政就来了兴趣。
瞬间把两人对赵高这个名字产生了非常反应的事情。
忘在了脑后。
“公子上次说到,要外儒内法,令在下茅塞顿开。”
“只是,在下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想要问问公子。”
说到正事。
嬴政的注意力瞬间就集中了。
问了一个自己冥思苦想,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
因为。
虽然已经启用儒术的治国术。
但毕竟受到了法家那么多年的熏陶,思维受到了法家的限制。
嬴政怎么也想不出。
怎么能潜移默化的让民众们接受儒学的概念呢?
高要点了点头。
“请说。”
嬴政开口道:“如何才能推广儒学呢?”
高要淡淡一笑。
“当初在下学习文字、知识的时候,是我当时的先生,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地细心教导,一字一句的逐个解释。”
“可以说没有先生的教导,我是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学识的。”
高要回答的似是而非。
一旁的贴身太监没有理解过来。
一脸疑惑。
自家陛下问的是如何推广儒学。
公子你光说你当年学习的事情。
这两件事有什么相关吗?
这不是答非所问嘛。
而嬴政仿佛抓到了一丝灵感。
“公子的意思是,推广儒学,需要从学堂入手?”
高要点了点头。
“是的。”
“想要推光儒学,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大秦各地开办学院,由儒家的人在里面教学。”
嬴政一拍大腿。
已经明白了高要说的这个策略。
到底意味着什么。
“公子高论,此番计策下去,用不了几年,儒学的思想就能得到最快速的传播!”
这条策略施行下去。
想必那些儒家学子是十分高兴的。
有一天能在这大秦传播儒家的理念。
可以说是这些儒家学子梦寐以求的。
儒家众人,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振奋的儒家众人。
也会用心的,把他们自己学识传播下去。
法家众人,除了一些有识之士之外。
大部分人,都看不出来这个方略的意义。
因为。
这般方法,没有多年的积累。
是看不出成果的。
而像李斯,王绾这些有远见之人。
也会因为此刻手里的权力被淳于越分润了。
要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对付淳于越。
被牵扯了精力。
自然也就不会把精力放到开办的学堂之上。
而且。
这个事情还可以处理的更巧妙一些。
高要提出的是外儒内法。
既要用到儒家的治国术。
法家的这一套也是不会放下的。
想到这里。
高要开口道:“儒家的理念需要传播,法家的思想也不要放下,到时候让法家的人,也去讲课。”
开办学院之后。
自然不可能只让这些学子学习儒家的东西。
而是要让这些学子,对于儒家和法家的东西融会贯通。
这些学习到新观念的学子们。
自然不会像李斯等人这样。
潜意识里就对儒家抱有很深的敌意和抵触。
而会客观的思考。
这样,就能最快的达成高要外儒内法的理念。
而且这样,还能减轻法家众人,对于开办学堂的抵触之情。
在法家众人看来。
虽然这些学员是在学习儒学。
但是法家的东西,这些学子也在学习啊。
这,就是高要给出的万全之法。
当然,主要让这些学子学习的,还是儒家那一套天地君亲师的理念。
这些学子学习到之后。
又会自发的扩散出去。
这样。
就能达到利用儒家思想,教化万民的目的了。
“公子,真是思虑齐全啊。”
嬴政叹了口气。
更是认定。
自己隐藏身份的事情真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如果自己暴露了身份。
面前的高公子还敢不敢说出这些话呢?
嬴政认为大概率是不敢的。
现在这样多好。
每次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还时不时的能蹭蹭饭。
嬴政没有发现。
此刻的高要,已经在嬴政的心里。
已经变得十分的有份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