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法家和儒家的摩擦(1 / 1)
理解到这个事情的本质之后。
在场所有的官员。
都沉默了下来。
如果这个事情,只是那个淳于越一厢情愿。
那么这些人,自然又无数的办法让自己的陛下不要听取淳于越的这个提议。
可现在。
这些人发现。
其实真正想要把事情推动下去的人。
是自己的陛下。
这样的话。
如果在场的这些人,没有办法说出让嬴政认可的话语。
那么。
只怕广修学院这件事情就真的,要推行下去了。
李斯等人。
此刻眉头紧皱。
当自己等人,要对抗的人,赫然从淳于越变成了自家的陛下。
本来踌躇满志的众人,现在也没有了任何把握。
嬴政在这些人心中的份量,可是说是重中之重了。
而且。
这些人在淳于越刚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
对淳于越的人身攻击。
可不算少。
这些人不知道。
诋毁淳于越的话语,是否已经引起了自家陛下的不满。
但法家众人。
还是把期待的目光。
投向了李斯和王绾等人。
李斯知道这个时候。
自己确实应该站出来,用一个合理的理由说服陛下。
不说是放弃淳于越的这个提议。
至少。
拖缓一下,让文武百官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也好啊。
不然今天的朝会一过。
这件事情真的就这么推行下去的话。
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此刻李斯身上背负的。
不仅是法家众人的期盼。
还有在列的贵族和世家门阀的希望。
除了李斯。
中立派别的这些官员。
这些时候也在思考。
有没有什么能用的信息。
此刻中立派系的人,也将眼神递给了李斯。
平日里。
这两个会因为利益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的两个派系。
在这一刻,居然达成了一致。
虽说法家治国多年。
法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且法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比较大。
也正因为如此。
那些无派系人员。
为了抵抗法家的倾轧。
自发的自成一派。
组成现在的中立派系。
而很多,没有加入法家的这些贵族和勋贵。
也在暗暗中给了中立派系,不少的支持。
对于这些贵族和勋贵来说。
法家一家独大,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
中立派系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下来。
竟然也成了朝堂之中一股不小的力量。
虽说还比不上法家的权倾朝野。
也是大秦朝堂之上,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往日里。
法家的权势倾天,没少欺负还没有组成中立派系的这些官员。
后来在法家的压迫之下。
中立派系自发组成。
这种情况下。
和法家的各种摩擦自不会少。
但。
今日的情况。
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为了淳于越的一个提议。
法家和中立派系。
竟然联手起来。
当然。
这不光是淳于越的提议。
如果只是淳于越的提议。
这时候。
这些人只会是愤怒。
愤怒于淳于越不知道天高地厚。
但是。
在知道了这件事的幕后推手是高坐在众人之上的嬴政之后。
众人的心中。
已经是惶恐占据了多数了。
李斯心中哼了一声。
这中立派平日里总和自己代表的法家作对。
这个时候,就知道哑火了?
还一脸期盼的看着自己。
等着自己来拖延时间。
高坐在众人之上的嬴政。
目光深邃。
在场众人的反应。
已经被嬴政默默看在了眼中。
嬴政暗中摇了摇头。
怎么这些人,就没有一个能让自己省心的呢。
这时。
嬴政看到。
一个法家派系的官员。
悄悄的在李斯的耳边说了一句什么。
然后李斯的脸上。
马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端坐着的嬴政,一脸了然的神色。
仿佛什么都知道了似的。
旁边的贴身太监。
此刻也看到了这满朝文武的表现。
然而这个太监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这些事情。
说到底并不会和这个太监发生什么联系。
只要自己听从了陛下的话。
就够了。
而且。
自家的陛下,为众人可能提出的问题。
都已经寻求到了答案。
如果说下面这些人。
真的说出了能让嬴政认可的话语。
还超出了那个高公子的考虑范围。
那还真的算是这群官员厉害了。
这个太监偷偷看了一眼自己陛下的表现。
猛然发现。
此刻陛下的表情。
和之前高公子听到陛下问题时。
那成竹在胸的神色,何其相似。
而且。
现在淳于越出任了御史,这满朝文武就这么吃惊。
如果有一天高公子出现在了这朝堂之上。
可能你们这些人,都招架不住了吧。
太监心中暗笑一声。
带着一种我知人不知的心理优越感。
继续看下去。
之前满脸惊喜的李斯。
收敛了一下自己的表情。
然后冲着刚才对自己耳语的那名官员。
暗暗点头。
那名官员深吸一口气。
走了出来。
“陛下,臣启奏。”
看到了李斯的表情。
嬴政有些微微的失望。
此刻脑海中浮现的,是当初那个满脸昂扬斗志,说自己要为天下万民谋生路的年轻的李斯。
此刻的李斯。
虽然比起当年,有了更成熟和思想,和处理事情更圆滑的手段。
但嬴政,此刻突然,有点怀念当初那个。
即使被自己拒绝,也不依不饶要自己答应,自己为百姓谋利而提出的各种请求的李斯。
时间,过的真快啊。
嬴政的眼中,出现了一瞬间的恍惚。
然后醒转过来,对着那个官员,开口道。
“讲。”
“陛下,在各地建立学院,那将耗资巨大,目前国库之中,并没有那么多钱。”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之后。
眼睛都亮了起来。
是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呢。
这些年,因为陛下沉迷于炼丹和东巡,所耗甚巨。
如今国库之中,虽然还有些钱。
但已然不多。
整个大秦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是在太多了。
不可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做这件事的。
贴身太监一听这话。
内心就暗暗笑了起来。
因为这太监知道。
实际自己陛下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而放任这些人在这里质询淳于越的提议。
也只是为了让这些人心服口服。
陛下的意图可不止是仅仅修学院,推广儒学而已。
陛下的安排。
是要让整个大秦,在很多方面。
开启改革的步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