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事出反常必有妖(1 / 1)

加入书签

029、事出反常必有妖

朱元璋看着赵良,这小兔崽子不是确实让自己喜欢。

处理方法解决方案,都是一针见血,直疏要害。

朱元璋相信赵良说的没错,这些官员从上到下相互勾结起来。

官员上奏朝庭奏疏,怪不得全是讲困难,应该是客意隐瞒

已经没有一个人敢谏言,说明咱派出去的巡府、户部侍郎嫌疑最大。

朱元璋哪还有心情喝酒,赵良一番话已经骂醒了他。

朱元璋站起来,拍拍赵良的肩膀,笑着说:

“多亏先生的提醒,咱先回宫,下次再喝。”

赵良也站起来,有点尴尬的回道。

“陛下下次别带奏折,多带点好酒好肉,喝酒才痛快。”

哈哈哈…

朱元璋爽朗的笑声,随着朱元璋的脚步声慢慢消失…

赵良看着朱元璋离开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自言自语的。

“这朱元璋怎么像牛皮糖,粘上了就扯不清楚呢?”

……

朱元璋准备奏折放回乾清宫。

“哎…”

远远的看着宫门口有灯光映出来,朱元璋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

朱元璋知道朱标又在批阅奏折,这傻儿子怎么不像赵良。

多看看古人怎么治国理政,然后想办法改革一下多好啊!

踏踏踏…

朱元璋进入乾清宫,看着撑灯批阅奏折的朱杯。

朱元璋瞪了一眼刘宝,刘宝赶紧躬身挪了一把金檀木椅子放朱标对面。

“父皇谈的怎么样?”

朱标正准备站起来,朱元璋一脸疼爱的样子,伸手示意朱标坐。

朱元璋按看椅子扶手坐下来,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

“政由宁氏,祭则寡人!”

“这句话看似皇帝失去君权,不可理喻,标儿怎么看。”

朱元璋紧闭双唇,眯着眼睛等待朱标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朱标想了想,没有回答,却是反问朱元璋。

“父皇这没有错,如果一个君王有足够的魄力,肯定是这样好。”

“可以监督权臣尽心尽力的治理效能,反之就不可取。”

“权臣的权力太大,君王就难已驾弩,天下大乱悔之晚矣!”

朱标中规中矩的分析了,这个古人君相之争的弊端。

两眼深沉的看着朱元璋,觉得他问这个问题,有点不可思议。

这只要是君王,权臣权利太大,都会顾忌太多的…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摇了摇头闭上眼睛,没有说什么?

朱标和朱元璋已经相互非常了解,马上明白自已的回答朱元璋不满意。

朱标看朱元璋仰头靠椅子上,久久没有反应,忍不住问道。

“父皇还有更好的解释,难道认可这样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元璋睁开眼,双手扶着椅子坐直,直视着一脸疑惑的朱标,淡定的说道。

“标儿就没有想过,一个君王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权臣由一个人变成几个人。”

“这几个人都是能力出众之人,只批阅奏折,为君王出谋划策,而又相互制衡。”

朱标举起手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一脸兴奋的问道。

“这就是先生的内阁制,为君王分忧国政,而又没有实权抗衡君权。”

“嗯”

朱元璋点点头,若有所思的回应朱标一声。

朱标看父王还是没有满意的笑容,有点懵懵的问道。

“父皇还有顾虑,这个方法应该是无可挑剔,难道还有更好的?”

朱元璋点点头,把盯着朱标的眼神看向上方,缓缓的说道。

“如果有这样的贤臣,君王三十年不上朝,你说他儿子还能把控朝政吗?”

朱标彻底震惊了,两眼瞪得大大的,看着朱元璋小声问道。

“难道先生也没有办法解决吗?”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朱标,而是反问他。

“一个君王懒政,先生也无能为力,咱也不敢保证我们老朱家不会出这样的君王。”

“先生讲内阁制虽然好,肯定会有能力出众之人,也会权倾朝野。”

“标儿这样的结局,你会怎么办?”

朱标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感觉这有点弯弯绕绕。

这不又成了王权和相权的倾轧,又回到起跑线,这不白忙活一场。

“父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儿臣认为内阁的人不能权利过大。”

“君王不能太过依赖内阁,就可以解决这些弊大于利。”

“哎!”

朱元璋摇摇头叹息一声,收回眼光看向朱标正色道。

“先生认为我们大明还不具备条件,他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标儿这件事情,我们必须放一放。”

“儿臣一切听从父皇安排。”

朱标一脸尊重的回复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朱标就是太听话,有些思想束缚,对这些政事处理方法显得中规中矩的。

现在有赵良在,就可以慢慢用赵良的思维去激发朱标。

这样的朱标,才会更有建树。

朱元璋想到这里,又问朱标。

“标儿你对山西灾情有没有其它想法?”

朱标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元璋又拿这样的问题来考自己。

肯定是赵良又提出了更合理的建议,朱标这下用无辜的眼神看向朱元璋。

“父皇、先生找到解决灾情的方法啦!”

朱元璋这次没有否定了,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看向朱标点点头。

朱标迷茫了,父皇你咱越来越不厚道,知道了都不告诉我。

这不是折磨儿臣吗?

朱标有点不知所措,沉默一会儿,弱弱的说道。

“父皇你是知道的,儿臣已经尽心尽力的筹银子筹粮,督促大臣去监视赈灾粮食。”

“儿臣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朱元璋摇摇头,有点严肃地把赵良的想法,仔仔细细的告诉他。

朱标震惊的睁大眼睛,有点不可思议的问朱元璋。

“父皇这些人有这么胆大妄为吗?”

朱元璋没有说话,咬着牙一脸铁青,双手青筋暴涨地抓着椅子扶手。

朱标这个文雅的儒生,也一脸激动的涨红了脸,怒不可遏道。

“父皇这不摆明了喝朝庭的血,国库这么紧张都敢明目张胆,这就是作死。”

朱元璋一脸愠怒,眼射寒光,恶狠狠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

“查…从巡府督察开始查,不管牵涉到谁?”

“格杀勿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