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皇甫嵩:这辅政大臣的名额,就真落到我头上来了?(1 / 1)

加入书签

不止马日禅。

甚至就连杨彪和吴子兰等人。

此刻都认为苏羽所说的另外一名辅政大臣,必然会是马日禅。

毕竟。

论资历和倚老卖老能力。

马日禅可谓是冠绝群雄。

然而,时间过去了足足一分钟。

苏羽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这一幕,看的马日禅心中顿时急了起来。

他不明白,苏羽到底还在等什么?

为何不赶紧公布啊!

一众朝臣眼中,也纷纷浮现疑惑之色。

在他们看来,这第二个辅政大臣的名额,肯定是要落在马日禅的头上。

人群之中。

只有朱儁,像是看小丑似的。

面带微笑地看着马日禅脸上的滑稽模样。

他心中笃定,第二个辅政大臣,必然会是皇甫嵩!

为何呢?

因为朱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早已是苏羽这边的人!

和皇甫嵩、卢植二人有本质性的区别。

朱儁虽然也是剿灭黄巾的三大名将之一。

但剿灭黄巾之后。

对于汉室朝廷的论功行赏。

朱儁可谓是哪哪都不满意。

平定黄巾的过程中,出工出力最大的,便是他和皇甫嵩二人。

最后却只得到了一些虚名。

手上的兵权,却被刘宏直接抹的一干二净。

最后,还将何进这个屠夫推出来。

将平定黄巾的功劳,归结于何进这个当朝大将军领导有方。

皇甫嵩对此,虽然也感到不满。

但他并不会因此产生怨念和仇恨。

朱儁可不一样!

论功行赏,该是他的东西,就应该是他的。

刘宏直接寒了他们这批功臣的心。

如此做法,自然不配再得到朱儁的效力。

之后,朝中局势变幻莫测。

刘宏病逝,所谓四大托孤重臣,现如今只剩苏羽一人。

朱儁能够敏锐地洞察到。

皇帝之位传到刘辩的手中,已经算是走到了尽头。

而苏羽,会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汉室朝廷的真正掌控者。

当然,这倒不是说朱儁直接不要名声,转头舔起了苏羽。

好说歹说,他也是汉臣。

但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想到刘宏这个让人寒心不已的皇帝。

朱儁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为了朱氏家族以后的兴旺,朱儁决定向苏羽靠拢。

反正他这一辈子,已经做到了名满天下的程度。

对于汉室朝廷,并没有愧疚。

反倒是刘宏愧疚于他。

主动向苏羽靠拢,这是站在时代风口上的选择,也是朱儁的为人处世之道。

让皇甫嵩担任辅政大臣,更是朱儁和苏羽商量过后的成果。

看到此刻马日禅像是跳梁小丑似的,伸长脖子到处张望,朱儁眼中不由浮现出丝丝厌恶。

当初平定黄巾之乱后。

正是朝堂上这些该死的文官。

对于武将们的升迁之道进行阻拦。

甚至,卢植还因为被诬陷,差点在狱中丢了性命。

虽然最终被救了出来,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本来还算硬朗的身体,怕是已经没多长时间可以活了。

一想到这些,朱儁心中对于袁家被诛之事,更加充满了快感。

没了袁家的大汉文官们,在苏羽手中,和提线木偶相比,没有任何区别。

马日禅脖子伸的都快酸了,却迟迟没有等到苏羽的公布。

就在他迫不及待想要站出来询问时。

朱儁突然开口说道:

“诸位,想必你们心里也有杆秤。”

“马日禅论资历确实是有的。”

“姑且先不谈这能力方面。”

“就算是资历,他也不是这朝堂之上,资历最深之人吧?”

“轰!”

听到朱儁所言,马日禅瞬间像是炸了毛的惊弓之鸟!

苏羽刚才话已经讲的那么明白了。

“资历深厚、品行高洁”,这不就是在说他马日禅吗?

至于“品行”这东西。

其实在座所有人也都差不多。

平常没事儿的时候。

一个个看起来也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

一个个看的比啥都重要!

因此,对于马日禅来说。

最重要的四个字,便是“资历深厚”。

可现在这朱儁,却堂而皇之地站出来,说他马日禅不是资历最深厚之人。

这特么的!

莫不是在找茬?

不过,就凭马日禅这小身板,铁定不是沙场宿将朱儁的对手。

他也就最多只敢在这儿向着朱儁瞪几眼。

皇甫嵩此时正站在朱儁身旁。

看到朱儁突然向马日禅发难,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惊讶。

按照他对老友的认识。

如果不涉及到自身利益,应当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啊!

这辅政大臣,难不成真像朱儁所言的那样……

皇甫嵩心中的想法才刚刚升起。

下一刻,仿佛像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想似的。

只见苏羽微微笑了笑,对众人开口说道:

“诸位,另一位辅政大臣,我认为皇甫嵩老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霎那间,宛若电光火石划过。

整个大殿之中。

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马日禅脸上的表情。

更是瞬间变得无比精彩!

像是滑稽的小丑,又像是因为演出翻车,而下不来台的老戏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