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称臣纳贡的美化叫法(1 / 1)
突厥使臣进京已有数日。
民间吵着沸沸扬扬,朝堂之上则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接见事宜。
“众爱卿若没有异议,接见突厥使臣的晚宴,便安排在明日。”李二宣布道。
礼部尚书上前:“不知陛下对晚宴有何要求,是否有额外安排?”
“按往常规格便可,无需额外布置!”
“是!”
礼部尚书点头,却没有退下,犹豫了一下,“不知东方上仙是否会参加此次晚宴?”
“上仙向来不喜欢这类场合,朕又怎好意思扰其清闲?”李二摇头。
礼部尚书道:“微臣斗胆,建议陛下邀上仙一同参与,一来可以让蛮夷之人见识上仙的风采,扬国大唐国威,二来,长安城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文人,近来有不少对上仙颇有微言,微臣认为,刚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这些人闭嘴。”
李二眉头一皱:“是何微言?”
“这……”礼部尚书一滞。
“回禀陛下!”长孙无忌开口道,“臣也有所耳闻,起因源于孔圣人的一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一些文人学子借此理由抨击上仙,认为我大唐借助鬼神之力,不遵孔圣人教化。”
“竟有此事?”李二脸色沉了下来,“此前大旱,若非上仙出手,长安城不知有多少百姓罹难,上仙发明的土豆,更是拯救万民之物,这些人难道都眼瞎看不到?”
“天下学子文人众多,难免会有一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之人,加之上仙一向深居简出,除了那次施雨,便再未露过面,一些人渐渐遗忘上仙的功绩,也属正常。”
长孙无忌拱手道,“因此,臣也认为,以上仙的威仪,若能在晚宴上出现,必能让那些顽固不化之人哑口无言。”
李二沉吟了片刻:“也罢!朕便试试去邀请上仙!”
退朝之后,李二亲自赶往太师府,向东方月明表明的意思,并邀请他参加明日晚宴。
“突厥使团?”东方月明回忆了一下,发现历史上并没有这次使团来访的信息。
按照原本历史,明年十一月份,便是大唐进攻突厥的良机,而在此之前,突厥已经陷入内乱之中。
现在的时间点,突厥内乱应该已初见征兆,他们不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派使团来大唐是何意?
而且时间点也不对……
沉吟了片刻,他点头道:“既如此,明日晚宴,本仙准时到达!”
李二松了一口气:“多谢上仙体谅!”
……
接见突厥使团的晚宴如期举行。
尚书省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等朝中重臣悉数到场,除此之外,国子监祭酒、国子博士孔颖达等,同样在受邀之列。
此次宴会是以最高规格安排,足见大唐对突厥使团的重视程度。
这也是无奈之举。
弱国无外交,自古以来,便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大唐的国力若能强过突厥,此时形式就应该反过来。
李二虽有心改变这一现状,却也需要时间去积累,只能暂时委曲求全,麻痹突厥人的感知。
一场宾主尽欢过后,群臣已经饮至微醉。
李二端坐于正上方,看了一眼突厥使团的方向:
“朕与贵国颉利可汗相识已久,可惜上次匆匆一别,已一年有余未曾相见,每次回想起可汗风采,不免让人神往。”
哥舒哲起身道:“可汗亦是常在臣耳边提起陛下,对陛下的雄才伟略钦佩不已!每每提及,总遗憾于不能与陛下把酒言欢。”
“颉利可汗才是真英雄……”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阵后,李二放下酒杯:“不知贵使此次奉颉利可汗之命前来,所为何事?”
突厥使团来长安的这几日,他曾派官员去鸿胪寺试探过他们的口风,可惜几人对此极为警惕,不肯多说一句。
而文书之上,也只是模糊带过,并未提及具体事宜。
正是这种不正常的举动,让他觉得突厥使团这次到来,恐怕并不简单。
哥舒哲扫视了一眼众人,上前行了一礼,躬身道:“此次臣奉可汗之命,是为了与陛下谈论纳贡之事。”
此言一出,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针落可闻。
李二的笑容僵硬在脸上。
哥舒哲似乎反应过来,当即改口道:“臣一时口快失言,还望陛下恕罪!臣此次前来,是代表可汗与陛下商讨赠礼之事。”
自渭水之盟后,大唐与突厥之间每年互有赠礼。
这当然只是表面上的说法。
真实情况,却一直是大唐在向其纳贡,突厥则是象征性地回一些礼。
↑返回顶部↑